春节临近,各类糖果、糕点、腌制品等进入消费高峰期。质监部门近段时间针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检查行动。根据质监部门昨日公布的数据,市内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的糖果、糕点、腌肉等节日食品抽检合格率已经达到100%。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除了各类正规厂家生产的糖果、腌肉食品外,市场上还存在不少小作坊生产的散装糖果、腌制品,这些现做现卖的食品,监管起来仍有一定难度。
“获证”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质监部门工作人员来到一家位于桂磨路上的食品加工企业进行突击检查。质监人员认真地检查了企业生产许可证、添加剂仓库、成品仓库等诸多涉及食品安全的项目。
据了解,在早前该企业食品抽检中企业被抽检产品已全部检验合格;在昨天的突击复查中,该企业生产流水线也同样符合食品生产安全规范。
质监局食品科乐副科长告诉记者,当日的检查只是近段时间质监食品安全检查的其中一环。早在两个月前,质监部门就对市内糖果、糕点和腌肉等节日食品的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
截至昨日,桂林全部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此类食品生产企业都接受了食品抽检,其抽检合格率为100%。
正规产品可以上网核查
乐副科长指出,这些“获证”产品的外包装上都会印有“QS”标志,并且附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网站核查真假的。
市民只要登陆“国家质检总局”的门户网站,在首页上点击“食品监管”选项,根据网页提示输入该产品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就能查询该产品的相关信息。
乐副科长说:“如生产许可证号和生产厂家的相关信息与实际购买的产品情况相符,那么该产品就属于正规商品,市民可以放心购买。”
“小作坊食品”暂未纳入检查
不过,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在市场上除了各种有“QS”标志、生产证号的包装食品外,还有不少餐馆、小作坊自己制作的腊肉、板鸭等腌制品。质监局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各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尚未纳入本次节前检查。这与小作坊数量众多,没有备案和流动性较大有着直接关系。
工作人员介绍,去年12月,广西对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小摊贩、现做现卖食品的监管做了分工,但涉及到交叉问题,具体实施,还需协调。目前,针对小作坊的具体监管方案还在修订中,相信不久可以出台。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