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ara在中国家庭贴“福”过年
对中国传统舞狮老外兴趣盎然

WILL和伙伴们很有兴趣地学着饺子的几种不同包法

按照中国风俗,老外跟着中国家庭去烧香祈福(覃璐提供)

中国传统舞狮最吸引老外
春节,一批老外特地留在桂林,融入到了桂林百姓的家庭、大街小巷和乡村,感受中国的“年味”……
中国的春节,春节的中国元素,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越来越让世界着迷、让外国人关注。2010年的虎年春节,一批老外特地留在了桂林,体验中国的春节,感受中国的文化。
中国年,在这些老外的眼中,有浓浓的“中国味”。
中国年,很温暖
除夕夜,瑞典姑娘Sarah和她的伙伴们,在阳朔乐得法式西餐厅,参加了一场热闹的除夕Party(聚会)。这场由阳朔县旅游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筹办的“乐在西街过大年”团圆饭,已是阳朔近年来除夕夜的保留“节目”。他们特地摆了几桌年夜饭,宴请在西街过年的外国朋友。
“除夕团圆饭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顿饭。很多远游他乡的游子在这一天都要赶回家,与家人团聚。阳朔西街作为‘地球村’,每年春节都有很多老外慕名而来,今年在阳朔过年的外国人比往年更多。我们希望以这个活动,让更多的老外感受到中国年的魅力……”阳朔县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说。
当天晚上,阳朔的民族舞蹈、中国原汁原味的二胡古筝弹奏、老外的吉他弹唱等轮番上演,气氛热烈,其乐融融。
竹筒肉、欢喜、扣肉等阳朔风味的年夜菜一道道端上来,老外就打起了“筷子战”,然后将“战利品”乐滋滋地放进嘴里品尝。看得出来,他们似乎对中国的饺子情有独钟,一碟水饺刚上桌没多久,几乎每桌都只看到了空盘子。Sarah对这餐团圆饭上的菜肴赞不绝口:“很丰盛!太好吃了!”她说,她很喜欢中国菜,一看到好吃的就猛吃,以至于吃了之后要经常运动。
而在两个星期之前,Sarah等人还不会用筷子。她说,她来中国,是想找一份外教的工作,“我很喜欢当老师,很喜欢中国”。与Sarah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她好几个朋友。他们来到中国,从学用筷子开始,通过中国菜、中国的春节、中国的虎年等,多方位地了解中国,被中国文化的魅力深深感动。Sarah在晚会上抽奖抽中了一个吉祥虎,她开心极了,捧着“小老虎”拍了好多张照片,她对记者说:“中国春节太有意思了。你们的年用动物来表示,很有趣!我们只有月份用鱼、狮子之类的表示。你们的新年有点像我们的圣诞节,但感觉又是不一样的。大家聚集在一起,很温暖,烟花鞭炮,还有红包,感觉到处都是红色,很有特点……”
在中国家庭里过大年
在国际志愿者组织GREENWAY桂林营地的秦老师安排下,一些外国朋友进入中国家庭,全方位地感受桂林普通家庭的春节生活。
Sandara在桂林朋友思迪的家中感受到了一份中国家庭的浓浓亲情和浓厚的中国年元素。在思迪的协助下,Sandara第一次贴了中国的对联和倒“福”字,也因此明白了中国人为什么要把“福”倒着贴。思迪的妈妈按中国的风俗,给她打了一个装有压岁钱的红包。这让她很好奇,因为在她的国家,圣诞节会送礼物,但是从来没有把钱放进红包里送出去。Sandara收到了红包,也不忘用红包装了些本国的货币,送给朋友作“回礼”。
除夕夜的团圆餐,同样让在桂林家庭过年的Linea和Kelly感到新奇。Linea说:“中国人过年的那种大家庭的气氛很让我羡慕。”他们来到的这个桂林家庭,在吃年夜饭之前,还会按照传统进行家祭。他们也入乡随俗,给“老祖宗”上了香,祈求一年的吉祥。“中国人的家族很大,过年聚在一起,很热闹……”
年夜饭之后的“春晚”,如今已成了中国特色,这也让老外觉得“与众不同”。
Kelly说:“我们英国的电视台,在圣诞期间也会放跟圣诞有关的节目,但不像中国这样,几乎所有人都坐在电视机前看晚会节目,真的很特别!”虽然Kelly对大部分节目看不懂,但对杂技和魔术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而老外的到访,也让几个桂林家庭过着一个不一样的春节。原来习以为常的过年习俗,这时都成了展示给外国朋友的文化。接待了两个外国朋友的璐璐一家,领着外国朋友去看灯笼、观夜景,到西山公园赏花,到动物园看熊猫,到中心广场看舞狮,还在家煎了年糕、糍粑,打了油茶……璐璐说:“我跟他们聊天时,他们说是因为中国日益强大了,受到世界的关注,所以想来了解中国,感受中国的文化,也为日后方便跟中国打交道作准备吧!所以我们也想尽可能地把中国文化的魅力展现给他们。”
短短几天的相聚,让老外与桂林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虽然还有些沟通上的困难,还有文化上的碰撞,但在这红红的中国年,浓浓的喜庆气氛已成了最好的传播纽带。
“土”色乡村感受“土”味年
在国际志愿者组织GREENWAY的基地———恭城凤岩村,村民们过年的方式更让外国朋友们感觉到了“年味”的乡土气息。
村里的小孩都穿上了红衣服,家家贴起了对联,挂起了灯笼,一堆堆的人围坐在火炉边烤火、聊天……
大年初三那天,凤岩村还在村里的篮球场举办了新春篮球赛,并邀请了舞狮队来表演。锣鼓敲起来,狮子舞起来,村民们围在四周,浓厚的乡村春节的喜庆气氛立时渲染开来。老外拿着相机不停地“咔嚓”,不时被舞狮中的精彩动作引得哈哈大笑。
WILL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学生,他自学汉语才四个月已能标准地说出不少中国话。“我喜欢中国。中国很好!”他这次来到中国感受春节,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感兴趣。
干净的乡间小道、简朴的青砖土墙,挂满了灯笼、堆满了柴火的农家小院,都让WILL感觉“Verynice(很好)”。在村民的家里,老外还学着打起了正宗的恭城油茶。对于这个加入了姜、蒜、油,还要放入米花等配料的“茶”,很多国人都不一定喝得惯,但老外似乎还挺受用,一些老外喝了一碗又一碗。WILL也喜欢油茶,加了好几次茶,他还亲自上阵擂了几番。
感受了南方的春节,秦老师一家还在家包起了饺子,让这些外国朋友“南北通吃”。WILL对包饺子也很感兴趣,虽说是个大男孩,但学起这厨艺,丝毫不逊色,一学就会。他和伙伴们很有兴趣地学着饺子的几种不同包法,还时不时被自己的“杰作”逗得大笑。
秦老师说,老外对中国春节的印象最深的还是“美食”。不过中国的食品太丰富了,让她在翻译时经常犯难,比如春节吃的年糕、粑粑等,只能说是“用米做的糕”。
老外在这个春节,也特地学了几句春节的吉利话:“新年豪(好)!”“共(恭)喜发财!”
中国的春节,已经融入了世界的音调!
电话:0773--2891333 2897666 2897777 8008793388(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网址: http://www.citsg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