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这是各地都面临的重大课题。素有“桂北粮仓”之称的桂林,依托科技推广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稳稳地守住粮食生产这条农业经济乃至国计民生的“生命线”。目前,桂林超级稻在全区种植总面积第一,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第一,平均亩产第一。这“三个全区第一”,也将“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推上了今年桂林市科技创新一等奖的领奖台。 桂林电视台记者 蒋沛玲:“我现在是在临桂县超级稻的千亩示范片,大家可以看到,现在这个水稻已经齐穗了,长势是非常地好。这是我们桂林农业推广部门近年来,成功引进试验示范的一个超级稻的品种。” 桂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蒋德赏:“现在我们看的这个品种,是我们农业推广站通过两年的试验示范以后筛选出一个超级稻品种,叫做淦(gan)鑫203。” 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需要改良改进,特别是农业科技的推广,更加需要克服“水土不服”,超级稻的种植也是如此。在示范种植之初,许多超级稻品种并不适合桂北地区生长,出现成穗率和结实率低等种种问题。而淦鑫203,就是桂林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过反复试种栽培筛选的优质品种,目前已经成为桂北地区农民朋友种植早稻的优选。农技部门还因地制宜地科学测算各个超级稻品种的抛栽密度、穗肥配比等数据供农友参考。农业科技的全程护航,使得超级稻在桂林的产量稳步提升,去年,桂林超级稻试验田已经在广西率先突破亩产900公斤大关。 桂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站长 蒋德赏:“这个项目通过两年的实施以后,我们的平均亩产亩增(增量)是61.69公斤。” 今年,桂林超级稻种植面积已经突破230万亩,占到全市水稻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强,覆盖全市各个县区,品种也涵盖早稻和晚稻,普通稻田的平均亩产量也将达到500公斤。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