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联系我们
 
首 页
桂林会议
桂林酒店
桂林景点
桂林新闻
桂林机票
联系我们
 
  桂林中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热线400 689 1766我们以诚信、专业、热忱、创新为宗旨,真诚为您服务。  
 
关键字
线路类型
价格不超过
途径景点
热门搜索:阳朔 印象刘三姐 三山两洞 桂林会议旅游
桂林一日游 龙胜梯田
桂林酒店
[其它]
¥250
[其它]
¥250
[桂林]
¥160
[其它]
¥250
[其它]
¥250
[桂林]
¥370
[桂林]
¥560
[桂林]
¥850
[其它]
¥380
[其它]
¥316
[其它]
¥560
[其它]
¥680
[其它]
¥530
桂林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新闻 >> 桂林旅游会议:"候鸟"们一年一度的艰难迁徙  
桂林旅游会议:"候鸟"们一年一度的艰难迁徙    
作者:唐艳兰 沈青 李凯 陆汝安  日期:2012-01-10 11:43:29  关键字:桂林会议桂林会议公司
 


8日,旅客排成长龙准备检票进站。


8日,旅客们准备登车。 


8日,桂林火车站的站台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米粉。    

    火车站台上,焦虑的人群拼命伸长脖子,攥着皱巴巴的车票,挤上一趟拥挤的列车,踏上奔波却不得不走的旅程。

    这样的场景,我们都不陌生。城市和乡村之间,每年都进行着如此候鸟式的大迁徙,一年一度,潮汐轮回。

    2012年1月8日,五年来最早的春运拉开了帷幕。

    一如既往,车票的供不应求仍然继续,一票难求的叹息仍在持续,春节回家难的苦衷仍在延续。

    车票的烦恼

    1月6日下午,距离春运开始还有30多个小时。

    寒风中,湖南打工者石仁利和妻子站在桂林火车站售票大厅外斗嘴,气鼓鼓看着对方的他们,谁也不记得身份证搁哪了。

    翻了半个小时行李,两人终于在一件衬衫口袋里找到了。对他们而言,这张认证公民资格的证件,也许从来没有如此重要过。

    两天前,铁路部门宣布,火车站开始实施车票实名制,购买火车票,一定要凭有效身份证件。于是,没有身份证,就意味着没有车票,回不了家。

    石仁利对记者说,他与妻子在八里街一家小纸厂做工人,来桂林打工半年多,他们用身份证的机会少之又少。

    没签过正式的劳动合同,没办过信用卡、会员卡;也从没住过宾馆、坐过飞机。他俩印象中,身份证派得上用场的两次,第一次是在大河乡租间160元的房子,第二次是在银行开户往家里汇钱。

    眼看要到夜晚了,石仁利揣着两张身份证,挤进了售票大厅。这几天,春运最紧张时段的车票开始预售。石仁利眼前有十来条售票通道,但密密麻麻全排满了人。不过他很淡定,“这不算什么,我排过更长的队。”

    他说,前几年他在广州碰上春运,排了三小时队,却眼睁睁看着“黄牛”夹在前面抢票。轮到他时,连站票都卖光了。

    所以打工这几年,每次春运,他索性就从黄牛手中买高价票回家。不过今年不同,他从身边的工友口中得到一条让人振奋的消息,实名制实施,黄牛没了,票应该好买。

    但让他措手不及的是,今年这票,仍然不好买。他排进购买车票的队伍一个多小时才发现,他要买的座票,在大屏幕上渐渐变成了零。

    “票就那么多,一票仍然难求。不同的是以前售票处‘求’不到,还可以‘求’黄牛,但今年有实名制,连黄牛都难‘求见’。”石仁利无奈得直摇头。

    他前面排着一位江西小伙,叫李志。从排队处到窗口不到50米的距离,他挪了整整一个小时。

    李志今年春节想带刚生完孩子的妻子回家。此前通过电话预订,只能订到站票,这对妻子与襁褓中的孩子,都不是个好消息。

    12月30日那天,他来过一次售票厅,面对2000人的排队队伍,他放弃了。不过今天,当他又一次挪到了售票窗口前时,发现连站票都卖光了。来排队买票却无功而返的人不在少数,但聚集到车站的人流却只增不减。

    几百米外的车站临时身份证办理点前,关于身份证和车票的故事也不断。

    这个为实名制购票后遗失或损坏了身份证的乘客办理乘车手续的服务窗口,解释工作远多于办证业务。

    经营快餐店的一家四口,因其中两人没有身份证,一家人不得不兵分两路回家;一个常年跑运输的司机,无暇订票,托朋友代买,到火车站后才发现身份证信息不符,上不了车。

    上车的困惑

    对买到票的乘客来说,要等到真正上了车,才能踏实下来。

    1月8日零点43分,从南宁驶往南昌的1558次列车拉响汽笛,驶出站台,桂林火车站的春运拉开了帷幕。

    挤上车的乘客很多,一些学生模样的孩子,吃力地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挤到门口,恨不得把自己变小塞进车厢。

    一位十八九岁的姑娘小梅放好行李,在拥挤的过道里铺了张报纸,蜷缩在同学脚边。她和三个同学一起上车,但只有三张座票,一张站票。

    “先坐在过道里,累了就和有座的换一换。”半个小时前,记者与她在候车室里聊了一会。

    小梅是旅专的大一学生,第一年碰上春运。“父母特别担心,半个小时来两个电话,怕我挤不上车。”小梅说。

    聊到买票,小梅说:“刚开始也来排队,可是买不着,后来老师和学校帮买的。记者了解到,目前桂林的一些中专、职校都已经放假,几所大学也将在一周内陆续放假,返家的学生将越来越多。

    此时的汽车总站,刚刚发完最后的车辆。几个小时后,这里的春运工作也开始了。

    天刚蒙蒙亮,来自邕宁一个偏僻山村的刘运合在汽车总站登上了开往南宁的大客车。

    紧紧捂着自己的小包,仔细打量着周围的旅客,座位上的刘运合很警觉。他到桂林做工程两年多了,这回是头一次回邕宁看孩子和老婆,他千遍万遍地叮嘱自己,可不能出什么岔子。

    “实话跟你讲,我辛辛苦苦一年,就想过年给老婆和孩子带点钱,能回去把房子装修好,让他们娘俩过上好日子。”刘运合有自己的盘算。

    6时半,客车准点出发,刘运合闭上眼睛,一定是在想着和老婆孩子见面的场景。

    在春运这个节骨眼上,小梅和刘运合该是幸运的。对于那些还在等待踏上归家旅途的人来说,春运给他们带来的紧张和烦躁,无处不在。

    下午3时,桂林客运总站候车室里,到处是匆匆的步伐和沉重的行李包。孩子们的哭闹夹杂着卖报人的吆喝,但似乎很少有人顾及。客车出发和检票的消息,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年近五旬的张东华挤在汹涌的归乡人潮中,他说在外面忙活了一年,终于要回家清闲几天。

    张东华的车得等到晚上,他却早早来到了车站候车室,坐立不安。揉成一团的报纸看了又看,车票拿出来对了又对,他觉得,这每一秒都是煎熬。

    “真怕赶不上,老早就来了,错过了就买不到(票)了,见不着儿子了。”张东华说,“再说,租的房也退了,没地方可去了,就盼回家。”

    张东华来自湖北,在桂林是个木匠,他的两个儿子在广东打工,估计近期也要回家过年。回家就能和家人团员,这样的念头,深藏在春运的多数归家者心中。

    他还说起自己一个小老乡碰上春运的经历,这人也在桂林打工。“说是老买不着票,后来好不容易买到票了,一到车站太挤了,钱包被小偷偷了,车票也没了。就前几天,怪可怜的。”

    小梅、刘运合、张东华代表了不同的职业,在今年春运里,他们也正是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的典型例子。

    记者从我市2012年春运部署工作会议中了解到,今年的春运,由于特殊的时间原因,这三股客流将高度叠加,成为了春运主要的服务对象。

    超负荷的运能

    春运汹涌的人潮,让春运的保障者们时刻紧绷着神经。这一绷,就是40天。

    虽然才1月8日9时零2分,但是这天,汽车总站的安检员梁龙生已经工作了3个多小时。他的主要任务是监看一台x光安检仪,通过这里出发的每一个行李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不过盯屏幕时间长了,他总会不自觉地搓着布满血丝的眼睛。

    梁龙生说,在此拦截的违禁物品主要是油漆、打火机气罐和管制刀具。这几天,安检员拦下了14瓶易燃易爆品、一把西瓜刀……

    班长郭志强说,跟春运的其他岗位相比来说,这里不是最辛苦的。

    春运期间,火车站、汽车站售票厅里的每一位售票人员都处于“说票”的状态。“到什么地方,有哪几趟车,哪一趟有票,有什么票,……翻来覆去,就这几句话,一说一天。”郭志强说。

    火车站的售票员平均每天都要说2000-3000句话,又不能随便喝水,好多人嗓子都说哑了。

    “我们每天都拿金嗓子喉宝当饭吃,否则嗓子根本受不了,中午饭都没办法往下咽。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很大,每年忙完春运就像脱了一层皮。”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售票员对记者说。

    负责火车站及其附近地区治安的民警们,担子也越来越重。

    一到春运,车站民警们就习以为常地没有休息的日子,他们都习惯了一路小跑去完成任务。

    有时,一天工作要20多个小时,“总觉得一天24个小时好像42个小时。”民警小刘说。

    此外,今年春运实行的实名制,使铁路部门不仅增加了售、检、验票的人员投入,而且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今年春运试行实名制,火车站工作人员将比往年更紧张。22个售票窗口需要售票员,检票口需要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需要的工作人员是之前的2倍,临时客车的增加也需要人手。

    而为实施实名制,工作人员在售、检、验火车票的三个环节上,更增加了输入、核对、验证身份证的工作量。

    除了人,投入春运的每一台机器,每一台车辆,也都在竭尽全力甚至超能力地运转。

    1月5日,2012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宣布,2012年春运从1月8日起至2月16日结束,共计40天。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在会上表示,今年春运期间客流量将达31.58亿人次,同比增长9.1%,已超过了运能的支撑,各种运能需要超能力发挥。另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市春运期间的铁路、公路、航空客运量,将超过1000万人次,比去年增长了7%。

    如此千万人的大迁徙,才刚刚拉开序幕。

    在15日至除夕前以及春节后,春运将迎来客流高峰,届时,桂林将迎来真正的考验。

    待解的春运难题

    春运年年“考”,但结果都很痛苦。

    在群众的眼中,今年的回家路,车票仍然难买,车厢依然拥挤……路上依然充满了艰难和苦涩。

    面对春运,政府同样耗费了大量精力。每一年春运来临之前,有关部门预先部署,增开临客,加大运力,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客流。

    但这些努力收效有限,各种顽疾仍然存在。每年春运,依然是各级政府尤其是交通、铁路部门最繁忙、神经最紧绷的时候。

    春运运需与运力的矛盾,似乎是关键因素。解决一票难求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实名制,而是如何提高运力。

    的确,春运的紧张与运力短缺不无关系——— 需求不断增长,需求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基础设施与运输能力不够。

    以春运最为紧张的铁路运输为例,中国现有占世界铁路总里程6%的7.2万公里,但和土地一样,却要完成世界铁路近1/5的工作量。

    在这样的运输压力下,铁路、公路再加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航空都快马加鞭地追赶,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努力带来的效果,都被逐年增加的客流量冲抵了。

    就桂林来看,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以及湘桂和贵广两条高铁的建设,虽然能在今后一定程度上改善交通的运载能力,但要满足春运这样的需求,谁也没有把握。

    而从社会的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春运紧张又仅非供需失衡这么简单。解决了运力,并非春运的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待解的,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矛盾。

    返乡的打工者是春运的最主要对象。对他们来说,春运就是他们漂泊生涯的一部分。

    农民工杨力已经买了回玉林的汽车票,“一年就回一次,还回得灰头土脸的,没劲。”他打算在桂林再打几年工,攒够钱,在老家买辆车,自己跑运输。

    “谁都不想离乡背井,不想每年站十几个小时回家。”他说,打工的这座城市,永远不会是他们的家。

    “这说明,春运难题表面上是对交通运能的挑战,实质上却折射出中国农村发展不足的问题。”政协委员覃丽青表示。

    20年来,春运中的返乡潮来来回回,这些返乡者不顾一切地回家,过年后不顾一切地又回到城市。这是因为多数城市没有足够的能力吸纳他们,没能给他们成为市民的机会。

    “毕竟他们要想留在城市生活,还有不少藩篱,最迫切需要跨越的包括户籍、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住房。”她和记者探讨道。

    但正是这些阻碍,使得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当地社会,从而,他们不得不每年候鸟般地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来回奔走,造就了年复一年的“痛苦”春运。

春,本来是一个充满了生机的字。提到春,我们总是联想到春天、春意盎然、春风得意、春宵一刻值千金这样一些让人感到温暖、积极的字眼。

    可是提到春运,随之而来的联想就不是那么愉快了。排队的煎熬、车票的难买、旅途的折磨人……总之,每一个对于春运有切身体会的人,恐怕都有一箩筐关于春运的痛苦故事。

    关于春运困局的探讨和反思,已经太多太多;有关部门缓解春运困局的努力,也一直没有停歇。但是,这些努力,能真正促进春运的好转吗?

    我们在肯定有关部门的努力的同时,也清醒地、无奈地认识到,春运之难,早已超越了技术层面。期望依靠铁道、交通、民航等相关几个部门的努力,或者期望依靠技术上的改进,就能一劳永逸解决春运的难题,终究不过是乌托邦的愿望。

    那么,春运困局何时才有解局的一天?春运何时才能像春天一般温暖?我们不妨大胆来憧憬这一天到来的景象———

    那一天,已经不再有所谓的农民工。所有在城市里就业的人们,他们都只有一个名字叫公民,他们同享一样的国民待遇。他们选择在或不在这个城市生存,只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内心意愿,而不是因为户籍、教育、养老、医疗、居住等等人为的门槛。这样,到了春运的时候,就不会有这么多身在城市籍在农村的农民工,不得不离开完全不属于自己的城市,涌上火车、汽车,千里迢迢地回到乡下过年。

    那一天,包括铁路在内的所有交通设施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包括铁路在内的所有交通运输市场,已经实现了充分的市场竞争。因为有了充分的市场竞争,才会有更好的运输服务。谁的服务更好,谁更方便,人们就更愿意选择它。那时候,不再有所谓的“某老大”,即使有,也应该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不是行政垄断的规定。

    但愿,这一天的到来不要太久。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上一个:桂林会议案例一罐液化气6天都送不到 换气站把市民逼"怒"了
下一个:桂林会议交通桂林321国道机场路圆盘段堵车近5公里
 
 
 
 
友情连接:
广西国旅南宁会议 北海中旅北海会议 桂林火车票 桂林旅游 桂林会议公司 桂林国旅假期 桂林会议网 桂林网站建设
桂林机票酒店预订网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邮政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支付宝 信天游
 
首 页
|
桂林旅游
|
桂林旅游酒店
|
桂林会议
|
桂林旅游景点
|
桂林旅游新闻
|
联系我们
 
旅游许可证: L-GX-100273
网站备案号: 桂ICP备2021002601号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9145030055470159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