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速60公里的“失控”客车冲入避险车道后安全停稳。 记者张鲲 摄
“嘭!停住了!”昨日,一辆“刹车失灵”的大巴快速冲下山坡后,稳稳停在了磨盘山码头门口的一条黄色车道内。
客车的车头丝毫没有变形,连挡风玻璃也没有破碎。司机坐在驾驶室内,脸上还带着笑容。“我没事,刚刚车子的时速达到了60公里,驾驶室里的撞击感不是很强,效果很好。”
这条黄色车道,是我市首条刹车失灵避险车道。记者在现场看到,该车道位于磨盘山码头进港大门前,正好是一处长下坡的坡底。在车道的前20多米处,铺了厚厚的鹅卵石,后20多米则是用废旧轮胎和泡沫板叠加在一起的碰撞缓冲区。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样,失控车辆从山坡上冲下来后,只要进入这个避险车道,车轮很快陷入这些卵石中,速度会迅速减缓。碰撞缓冲区则可以使车辆完全停稳,同时泡沫吸收了大量的冲力,车上的乘客安全可以得到保障。”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对避险车道原理作了讲解。经工作人员测量,客车在避险车道内滑行的距离约28米,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专家验收组的肯定。
磨盘山码头由于受地形影响,进出港公路弯多、坡陡,曾被列为市级重点督办的重特大安全隐患之一。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首条避险车道的成功修建,将为我市日后如何增强公路的安保功能提供良好借鉴。桂林山区公路众多,如何让广大司机在这些公路上行驶得更安全,他们正在思考。
链接
避险车道是指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避险车道主要由引道、制动车道、服务车道及辅助设施(路侧护栏、防撞设施、施救锚栓、呼救电话、照明)等组成,有上坡道型、水平坡道型、下坡道型和砂堆型四种,我市目前投入使用的是水平坡道型。
目前,避险车道在全国已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山区公路。其中,广西境内公路修建的第一个避险车道——— 河池保平避险车道,从2006年4月投入使用到今年4月的5年时间里,总共进入车辆194车次,581人获救。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