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互联网专线接入价格情况的反垄断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12月2日下午同时发布声明称,两公司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发改委提交了整改方案和中止调查的申请,并将认真对有关问题进行整改。电信巨头“服软”,反垄断调查会否止步呢? 两公司声明均称,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配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调查工作,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对有关价格行为进行了全面自查,通过自查发现,在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专线接入业务方面,价格管理不到位、价格差异较大。 在声明中,两家公司表示将下调宽带资费水平。中国电信表示,五年内公众用户上网单位带宽价格下降35%左右。中国联通则表示,公司将进一步下调公众用户上网单位带宽资费水平,并立即着手实施。 一家公司承诺五年资费下调35%,一家公司只答应下调,但完全没提及下调幅度及时间。对此,广大市民并不买账,也纷纷提出质疑。北京白领朱自熹说:“资费到底下调多少合适,35%是不是合理的,需要企业向社会公开成本利润;此前因垄断给用户造成的损失怎么弥补,需要一个交代。如果降价后垄断局面不改,谁又能保证今后不再出现价格虚高?” 此次反垄断调查曝光之后,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广东等多地电信部门纷纷推出了宽带免费提速计划,广州提出网速翻番目标,北京联通提出2M用户直接升至8M、甚至10M,上海百万家庭宽带网速免费提升数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阚凯力指出,若能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者,降价的幅度要比垄断企业承诺的大得多,这种降价提速承诺无非是垄断企业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讨价还价。 几乎一天有20个小时挂在网上的网虫杨飞告诉记者:“现在最担心的是两企业承诺降价提速,提出中止反垄断调查申请后,相关部门就真的止步了,他们的整改方案缺乏具体细节,在消除垄断方面表述模糊,恐最后无法实现,最终受伤的还是消费者。”杨飞的担心不无道理。一直以来,在垄断之下,中国的宽带用户不得不承担昂贵的上网费用。根据2011年7月第28次调查报告来看,中国家庭电脑宽带上网网民规模已达3.9亿。 如此体量庞大的宽带用户群,并未撬动国内“坚挺”的宽带资费。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我国宽带价格的绝对值不高,但与同等资费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提供给用户的接入速度不行,中国平均每兆宽带的资费较高,而且相对人均收入来讲也偏高。”阚凯力也表示,要打破垄断就必须引入竞争,可增加国家互联网骨干网运营商的数量到4个,广电和中国移动具有现成的遍及全国的骨干网络,最有可能拿到另外两张国家互联网骨干运营商“牌照”。只有消除垄断,3.9亿网民的权益才能受到根本保护。
新华网评论到,尽管电信、联通已承诺降价,但公众并不买账。这样的声明不能改变垄断的事实,更不能因为企业“服软”就中止反垄断调查,目前电信、联通对宽带上网领域双寡头垄断的局面必须打破,通过适当引入竞争,促使国内上网资费降至合理水平。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