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青年艺术家到三民坡采风时留下墨宝
昨日下午,记者前往三民坡探访时看到,三民坡这个小小的村落,也开始沾上一点儿“文艺气息”了:三民坡农民油画班已经正式开班,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像模像样学起了油画。
自本报报道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办三民坡村民想创建文化艺术村的消息,并向社会征集文化艺术界志愿者后,本报的倡议引来不少文艺界人士向三民坡抛出了“橄榄枝”,并于10月23日由本报组织一同前往三民坡进行考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商议后,志愿者们的设想开始一一实施。
亮点一:村里开起了油画班
怎样让这个小小的村落,真正体现文化艺术的氛围呢?在这个问题上,热心的读者都谈过各自的设想。广西艺术学院的李清老师等人认为,村民自己动手创作,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东西。这一富有创意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聚彩画创始人、画家王民生成为这个想法的第一个实施者:王民生提出,利用他的绘画特长,为村民免费开设油画培训班,让村民有一技之长,大胆绘画自己熟悉的家园。经王民生积极准备,11月5日,三民坡村民油画班成功开班。据了解,村民得知开设油画班的消息后,十分踊跃,理事长黄强不得不控制学员的人数,尽管如此,第一期村民油画班还是吸引了20多位村民前来听课,其中有70岁的老人,也有五六岁的孩子。王民生说,第一次接触绘画,而且是西洋油画,村民感觉十分好奇,但是他们都愿意用画笔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感。
昨日,记者在三民坡黄氏宗祠内看到,第一期村民学员的油画作品都悬挂于此,看上去结构略显粗糙,配色也有不当之处,但是各种淳朴、无修饰的油画摆在一起,让人感悟到一种美感。黄强说,这个村民油画班目前每周六、周日在三民坡开设,村里的村民都可以参加。考虑到很多年轻的村民都到市区工作,但又有参与的热情,他们也在市区开设了一个夜间的培训班,方便在外工作的村民可以前去培训。不仅如此,村里理事会还给村民下了个任务:不论画得怎么样,每周都要交出作品,就算结业也要定期交“作业”。“这样一来,今后我们就可以给咱们的村民办一个自己的画展了。”黄强说。
亮点二:村民动手在外墙绘壮锦
在10月23日的考察中,广西艺术学院几位老师提出,将壮锦用壁画或彩绘的形式在村舍的外墙上绘出来,这一想法也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因为村里人喜欢纺织,村民黄泽源有壮锦纺织技术,把这种壮族传统风格用壁画的形式体现出来,也是一个吸引人眼球的好办法。
为此,李清老师等人积极为村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效果图。李清老师说,他的专长并不在此,但是他可以为村民做一些简单的指导,引导村民自己动手创作。近日,李清老师将初步设计的效果图,与村民进行沟通,并做了一些调整,大家比较认可以青灰色调做底色,以壮锦元素做图案基调的方案,并准备于今日在村民房屋的外墙上绘出来。
平地黄理事会会长黄强说,村民们都积极响应这个方案,他们自己联系了工程队搭建脚手架,需要的颜料也基本做了预算,想到是自己动手来完成一个作品,村民们非常激动。而对于壮锦的设计稿,大家都十分慎重,一再商议,由原来以亮色底作为基调、繁杂花色作为图案装饰的方案,改为青灰色底,这样能较好融合古屋的风格,又能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黄强说,这个方案还会与广西艺术学院的老师们进行沟通,大家认可后择日开工。
亮点三:志愿者想为三民坡建网站
为了帮助三民坡创建文化艺术村,本报征集文化艺术志愿者活动吸引了不少文艺界的志愿者,还引来了相关行业的热心人士,大家纷纷联系三民坡村民,为他们出谋划策或贡献自己的力量。南宁市一家网站的工作人员小李近日找到三民坡理事会,表示他可以为三民坡建立一个官方网站,今后可以借此网站吸引众多的文艺界人士,发表感想、更新信息。目前,这个网站正在筹建当中。
从云南昆明赶来南宁考察,然后又匆忙返程的云南艺术学院研究生徐玮曼经多次联系,取得了三民坡的地形图及规划图,表示要用自己的专长为三民坡做一个总体规划。小徐说,尽管路途遥远不便往来,但她还是很乐意利用自己的专长为三民坡的村民做点事。平地黄理事会会长黄强说,看到各界人士的热心帮助,三民坡村民参与创建文化艺术村的热情不断提高,愿意为建设自己的家园尽一份力。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