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济宁在“十大杰出人物”评选中,收取“一元一票”的投票费,被网友质疑相关部门联合圈钱。当地评选组委会则回应称“收费主要是为了保证投票的公平和公正,防止一些网络投票公司的刷票行为”。 据《南方日报》报道,近日,由山东省济宁市经信委、国资委等联合主办的济宁市“十一五”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正在进行。活动提供的手机短信、固定电话、网络等三种投票方式均要收取每票1元的费用。组委会工作人员称,“收费主要是为了保证投票的公平和公正,防止一些网络投票公司刷票,这也是国内的通用做法”。据工作人员透露,投票结果在评选计分中占60%的权重。 传统的手机短信、固定电话投票之外,此次活动推出的“在线投票”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虚拟币投票,“支持全国所有银行卡投票,方便快捷,即时投票成功,1元每票”;另一种是移动手机充值卡投票。其中,虚拟币投票一次最多可以投9999票,移动手机充值卡投票最多可投500票。 对于这次活动,济宁的经信委、国资委、广电局三部门是联合下发了红头文件,而评选的又是地方“十大杰出人物”,可见,无论从发起方的背景,还是从评选的内容看,这一活动都被涂抹上浓浓的政府色彩。主办方济宁广播电视台和济宁新闻网,却将参与方式全部设定在均要收费的短信、固话和在线投票上,且与移动、联通、电信等中间运营商有着明确的分成协定,又使得这一活动带有了极强的逐利性。 这样的“上不封顶”的投票程序设置,恐怕距离预期的“防止刷票行为”相去甚远——如果不是关系切身利益,谁会轻易为虚拟的网络投票一掷千金?当网络投票意味着付出不菲的经济代价,此中成本似乎注定只有参评者来承担。
中国青年报的文章评论到:评选活动之所以乱象丛生,与这一活动政商不分的模糊面目密不可分。尽管主办方一再表示,政府没有为活动投入一分钱,以佐证其收费的正当性、合理性,但是,政府的红头文件算不算投入?三个部门的潜在资源和影响力算不算投入?凡此种种,均可视为非资本的政府投入。一旦政府部门出面张罗,评选活动自然顺风顺水,既有了评选的必要性,也有了收费的正当性。至于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乱收费行为,可以理解成是具体经办方未经授权的自行其是,也可以理解成部门默许之下的利益合谋行为。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受到伤害的只能是公共利益。
新京报的文章评论到:如此“钱多者当选”的评选,不仅伤害政府部门的形象,对那些确实为济宁发展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也是一种伤害。好好的杰出人物评选,被当地有关部门搞成了涉嫌圈钱的游戏,真是匪夷所思。按说,地方政府部门本应想方设法保障社会公平和评选活动的严肃性,却做出了与身份严重背离的事。按照这样的评选规则,选出的十大人物非但不会赢得民众认可,不具备道德示范效应,反而成了网民眼中“公开贿选”的恶例。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