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表彰的新闻工作者合影。记者黄雷 摄
11月8日,即将来临之际,昨天,桂林“百姓大舞台”走进正在进行新村改造的秀峰区甲山街道办事处鲁家村,在村口脚手架、起重机下的建筑工地上搭建起了舞台,隆重举办“桂林百姓大舞台·走进鲁家村——— 桂林市庆祝第12个中国记者节表彰暨文艺演出”,奉献出一场编辑、记者与市民村民朋友“零距离”接触的文艺演出,并表彰全市新闻战线37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先进个人。
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部长陈丽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书明,市政协副主席刘明昱来到百姓大舞台现场,深情慰问常年奋战在采编一线的编辑、记者们,与编辑、记者和市民朋友们共庆记者节。
一直以来,我市广大新闻工作者辛勤工作在采编一线,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桂林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陈丽华在致辞中向广大新闻工作者表示感谢,并受刘君书记和李志刚市长的委托,代表市四家班子领导对全市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慰问。
此次“桂林百姓大舞台·走进鲁家村——— 桂林市庆祝第12个中国记者节表彰暨文艺演出”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秀峰区委、区政府特别承办,桂林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多家单位协办。演出不仅集中了市属各媒体、驻桂媒体的编辑、记者们参加,还吸引了众多市民朋友、文艺团体以及村民们的支持和参与,纷纷带来了自己的拿手节目,登上“百姓大舞台”,与编辑、记者们一起联欢。
昨天上午,平日用笔墨和镜头记录百姓生活的记者们走上了舞台,用精彩的文艺表演展现自己多才多艺的一面:桂林日报社一线记者们的表演唱《记者歌》,用直白和幽默的语言,讲述了媒体人的酸甜苦辣,展示出桂林日报社报人的真性情和执著的责任感,博得现场阵阵掌声;而桂林电视台和桂林电台的主持人也现场扯起了“板路”,与观众们互动,让现场观众看到了主持人能说会道的另一面……
“记者就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鲁家村村民阳大德用最朴实的形容来表达对记者工作的尊敬。“记者工作很辛苦,他们反映百姓心声,也让我们了解社会。”阳大德对记者们的感激之情还远不止于此,他告诉记者,现在鲁家村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新农村建设,正是因为记者们的报道,才让他们村的新变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等鲁家新村建好了,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阳大德的感受是记者们走基层活动的一个缩影。自今年8月以来,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起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市委宣传部的部署下,桂林市各媒体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地投入到活动当中,走进学校厂矿、走进田间地头、走进普通百姓的家中、走进平凡人的生活,开栏目、做专题,把笔和镜头全方位地对准老百姓,用大量版面、时段和真心真情,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全社会赢得热烈的反响和广泛的好评,其中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昨天的百姓大舞台现场,37名桂林市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媒体代表们还向鲁家新村建设改造工程的建设工人送去了慰问品。
文艺演出结束后,市领导还与媒体记者们一起走进鲁家新村建设工地,考察鲁家新村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并慰问村民和建设工人。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