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九日,桂林市消防支队及市政府应急办、环保、气象等部门在羊角山油库举行火灾扑救联合演练。
 今年6月15日凌晨,临桂金山市场临时摊位突发大火,过火面积约410平方米,过火摊位51个。由于起火的摊位为简易彩钢棚类型,摊位堆积货物较多,救火持续了3个多小时。
近日,记者从桂林市召开的全市集中排查火灾隐患暨“清剿火患”动员部署会上获悉,2011年前三个季度全市共发生火灾209起,死13人,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752万余元。
相比去年同期,火灾次数上升120%,死亡人数上升1200%,受伤人数上升100%,财产损失上升41.24%。
据市消防支队相关专家介绍,今年火灾数据升高,有天气干燥少雨的原因,也有与往年不一样的火灾统计办法方面的因素。
但每一个数据背后,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火灾现场在提醒我们,预防火灾,任重道远。
数据:火灾次数比去年翻番
记者将桂林市今年1-9月火灾情况与2010年同期火灾情况进行了综合比较。
2010年1-9月,桂林市发生火灾95起,象山区和阳朔县火灾次数均为12起,其他各城区、县火灾次数都为个位数。
今年同期,火灾次数比去年翻了一番,其中象山区从12起增至44起、叠彩区从8起增至31起、灵川县从7起增至22起、兴安县从4起增至17起、全州县从6起增至15起、秀峰区从5起增至14起,只有龙胜从去年的9起降至4起。
去年同期,全市火灾死亡人数为1人,今年为13人,死亡人数上升达1200%。
芳华路某市场的那场火灾至今让人叹惜不已。今年6月24日凌晨4点多,市场内9栋4号、7号楼发生火灾,4号楼内的一家四口全部遇难,这家的女儿刚参加完高考,到桂林没几天。经查明,起火原因为9栋4号楼一层一办公桌下方的排插故障引起。
今年1月1日,荔浦县荔城镇五十米街一摩托车修理店发生火灾,一对母子倒在了楼梯的台阶上,窒息而亡,孩子只有6岁。起火原因是放置在店内的一辆摩托车下方的线路搭铁打火,引燃了周围可燃物。
今年6月20日凌晨4时17分,胜利路西一里一居民家中一位九旬老人因为在床头吸烟烧着了床上被褥,引发火灾,老人被烧死在床上。
今年6月4日凌晨5时11分,荔浦县荔城镇一居民家中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六旬老人和3岁幼儿窒息而亡……
市消防支队有关专家介绍,从造成火灾的原因来看,电气故障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今年1至9月份,全市发生电气火灾101起,占火灾总数的48.3%;用火不慎造成火灾36起,占火灾总数的17.2%;吸烟、玩火引发火灾各5起,各占火灾总数的2.4%;放火、自燃造成火灾各9起,各占火灾总数的4.3%;生产作业酿成火灾7起,占火灾总数的3.3%;还有7起火灾原因仍在调查中。
从起火场所上看,住宅、宿舍居多。据了解,在住宅、宿舍发生的火灾有94起,占了火灾总数的45%;商业场所发生的火灾24起,占火灾总数的11.5%;物资仓储场所等出现的火灾只有19起,仅占全市火灾总数的9.1%。
原因:各种因素综合所致
市消防支队防火处相关专家介绍,今年火灾数据升高有多种原因。
首先与今年来统计方法变更有关,看似惊人的火灾数据中,有相当部分其实是损失非常轻微的小火灾,如一些垃圾堆起火也被统计在内。
今年气温高,干旱少雨,桂林一直在“喊渴”。如今年7月的降雨量减少的情况最为突出。在永福县、荔浦县,7月降雨量均打破了当月的历史最少记录。在市区,7月份降雨天数为5天,其中有两天的降雨量仅为0.1毫米。市区整个7月的降雨量总和为76.4毫米,不足去年同期降雨量的三分之一。天干物燥,这样的气候因素对火灾的高发带来一定影响。
“但最大的原因,还是现在用电频率的增加,使电气火灾变得越来越多。”
市消防支队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在电气火灾中,有两点最需要重视,一个是排插质量,一个是用电习惯。
“排插故障在电气火灾中占了很大比例。一些市民为了图便宜,选用质量差的排插,那些排插做工不结实,内部接触不好,外壳阻燃能力差,易形成火灾隐患;另外,人们平时不良用电习惯也是电气火灾高发原因之一,像电视、电脑等非长期充电的电器用完不拔插头,也埋下安全隐患。”
“那为什么住宅、宿舍等场所比单位、企业发生的火灾次数要多呢?”记者问。
专家说,这里面有个管理的问题。在单位和工厂有人监管,消防部门也隔三差五地监督检查,单位人员的消防意识也强一些,平时也会注意消防安全问题。而对普通百姓来说,都是各管各家,不会有人时时在旁督促,消防部门也不可能进别人家去检查,因此居民消防意识稍微淡薄些,就很容易埋下各类消防隐患。
“最典型的要算‘三合一’一类场所。”专家说,所谓“三合一”,就是集住宅、生产、仓储于一体的场所,“下面是商铺,堆货物和做生意,上面搭个梯子住人,货物、易燃物越堆越多,但相应的消防设施没有增加,进出的人数增加了,但安全出口、楼梯没有增加。很多‘三合一’场所就一个楼梯,下面一旦起火,浓烟充满楼梯,下面就是火源,烟火交加,想从楼梯冲下去就像往火坑里跳,但又没其他出口,最后就在浓烟中倒下。”
像桂林“6·24”火灾就是这样,商铺向外扩建搭了个棚,店内又隔成上下两层用于堆放货物,一个楼梯通向二楼住宅,通道内都挤放着杂物,其间还拦了多道铁门,如此自造的“壁垒”,如何逃生?
专家说,这类“三合一”场所在一些批发市场和沿街铺面比较常见,其在消防安全上有着先天的缺陷,不少是自建私房改建成商铺,不向消防部门报建,也没有相应消防设施,建成后或出售或出租,业主不明确,消防责任人也难落实,一旦发现消防隐患也不知找谁来管理。要整改也比较难,需要各家各户自己掏钱建公共消防设施。但很多商铺经营者就有种侥幸心理,反正火还没烧到头上,有钱赚先赚了先,对建公共消防设施不以为意。
瓶颈:现有消防力量应对难
随着近年来桂林城市的扩展,消防任务的日益加重与现有消防力量逐渐难成正比。
就拿临桂县来说,经过几年的发展,鲁山、秧塘等多个工业园区落户临桂,一批高楼大厦也拔地而起,这样的发展速度渐渐让临桂消防部队感到吃力。
临桂消防大队相关负责人说,随着新区的迅速发展,无论是灭火还是防火的任务都加重了。现在,临桂消防站只有3辆消防车,其中一辆已超期服役,仍在救援路上奔波;消防战士现有32名,人员非常紧张。“现在救援的地域范围比以前大了一半,人和车还是原来那么多,肯定会吃紧。”
在桂林五城区中,以前雁山区是没有消防站的,辖区内起火都需要象山区瓦窑消防中队赶赴救援,常出现“远水难救近火”的情况。而近年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陆续迁入雁山区,使雁山区成了人员密集之地,这里的消防安全任务也日益加重。
市消防支队相关专家介绍,目前,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的防火也是桂林消防的一根软肋。
按市消防部门2010年年底统计,桂林当时保有高层建筑227栋,其中城区200栋、县城27栋,50米以上63栋。城区当时最高的建筑是市公安局刑侦大楼(24层93米)、丰裕大酒店(18层72米)以及新豪庭(20层68米)。而桂林消防部队目前应对高层火灾的消防车只有两辆,一辆为22米登高车,一辆为32米高喷登高车,理论上说,能扑救80米左右的高层建筑火灾,但救援时受消火栓供水水压和其他因素影响,一般都很难达到理论值。
“桂林高层建筑火灾虽不多见,但一旦发生,救援难度将相当大。现在,我们只能对高层建筑防火加强监管,尽量防患于未然。”
对策:全民消防才是正途
针对桂林1至9月的火灾发生情况,桂林市组织公安、发改委、工信委、消防等相关部门,在进入10月后,就深入排查全市各单位火灾隐患,采取行政、法律等手段,全面整治较大火灾隐患,遏制较大以上亡人火灾,杜绝发生重大特大火灾。
据了解,桂林消防部门从7月起已经展开防火清剿行动,今年第三季度的火灾发生率相较之前已经有所下降。从10月11日至18日,桂林消防部门派出12个检查组集中对全市开展“白加黑”、“网格化”、“地毯式”的火灾隐患排查清剿行动。截至18日,已检查单位2089家次,发现火灾隐患1146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868份,督促整改火灾隐患958处。同时,临时查封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32家,责令“三停”33家,处罚55家。
而另一方面,为缓解桂林消防资源紧缺的问题,市政府及消防部门已经在积极设法解决。
临桂县消防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将帮助在临桂增设一个消防站,市消防支队的特勤二站也将建在临桂,使临桂消防站增加到3个。
市消防支队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雁山区消防站也已经准备投入使用,届时雁山区将告别没有消防站的历史。
秀峰区虽然没有消防站,但现在秀峰消防大队与特勤大队合在一处,由特勤大队担负起秀峰区内火灾救援任务。
另外,针对桂林应对高层建筑火灾这根软肋,市政府已拨下500万元用于采购消防登高车,“目前资金已到位,正在采购一辆54米的消防登高车,估计不久就能服役”。
市消防支队相关专家说,整个社会的消防安全,光靠消防部门的努力是不行的。比如说城中村的安全防火,村民自建房不用向消防部门报建,消防设施、通道建设不够,留下安全隐患。这种情况下,安全防火还要靠村委会、街道办来监督执行。
不仅是城中村,社会各层面的消防安全,都应有全社会共同监督,而对每一个社会公民来说,学习消防安全知识,也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据了解,今年7月份,由中宣部、公安部、教育部等8个部门联合颁布了《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对家庭、社区、学校、农村、人员密集场所、单位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目的就是让社会各单位和群众都参与到全民消防中来。这样的全民消防安全宣传和教育,对于前三季度火灾形势并不乐观的桂林来说尤为重要。
短评 你,会用灭火器吗?
陆汝安
因为采写报道的关系,我曾经有幸和一位老消防人深谈过。
我还记得他谈起公众消防意识淡薄时那种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也还记得他用一种近乎打赌的语气跟我说———
“我敢说,在桂林随便挑出一栋居民楼,会正确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居民,不会超过10%!”
我从这位老消防人严肃的表情,读出了他内心深深的悲哀。这是消防人的悲哀,也是我们的的悲哀。
谁都知道生命可贵,谁都知道烈焰无情,谁都不会认为消防安全不重要。但是只要火灾没发生在自己头上,很多人还是习惯于把消防安全当作是政府和单位操心的事情,至少是物业、居委会操心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是很多的火灾隐患,其实就埋藏在不经意的疏忽中:离家忘记拔插头,楼道的灭火器丢了没人理,消火栓锈蚀了没人修,等等。都说魔鬼藏在细节中,火灾也是藏在细节中的魔鬼。
于是,本不该发生的火灾发生了,本可及时扑灭的小火成了大火,本可避免的伤亡酿成了悲剧,悔之晚矣。
国人的消防意识和发达国家比差距有多大?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在发达国家,每10起火灾就有6到7起在小火状态被居民自发扑灭;而在我国,只有2到3起。而且,中国人灭火的手段很原始,用桶、用盆。
为什么不用灭火器?为什么不用消火栓?也许没有,也许坏了。也许,是不懂用。等到懂用的消防员赶来,火已经大了。
没错,保证消防安全,政府和消防专业队伍是主导,是主力。但如果没有公众消防意识的普及和成熟,没有老百姓的群防群策,即使配备再多的消防人员,即使配备再高科技的救火设施,那也很难达到最佳的防火效果。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该问问自己:“我,懂得使用灭火器吗?”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