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里不少人家都像老胡家一样,建有宽敞舒适的木楼。
 在政府扶持下,竹鼠养殖成了老胡家的致富新项目。
 胡左才老人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古代文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千古流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梦想中的世外桃源。
9月15日,记者来到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泥塘村渡江屯——— 一个隐于山间的小村落,发现这里俨然如梦想中的世外桃源。
绿油油的竹林和杉树林在秋日暖阳照耀下,分外青翠。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青草芳香,落叶纷纷。村里静静地,不时从树林里传出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将记者从神往中唤醒。
村民胡左才一家就住在这个村里。多年来,胡左才一家依靠种植杉树、竹子,开办农家小店等,荷包一天比一天鼓,盖起了两栋3层木楼,前有田地,后靠树林,环境好不惬意。
如今,在政府助农增收政策的扶持下,老胡家又被选为竹鼠养殖示范点之一。看着家里20对长相可爱的竹鼠和它们产下的幼崽,老胡一家对未来的憧憬更加美好。
小村屯的生活好惬意
渡江屯距龙胜温泉景区仅2.5公里。9月15日,记者乘车从龙胜县城出发,沿着龙资(龙胜至资源)公路一路前行没多久,在一座渡江大桥头下了车。因为从桥头通往渡江屯的公路正在修建,当地政府计划将这里原来不到2米宽的村道,拓宽成一条可供客车行驶、约10米宽的公路。
记者踏着碎石,从轰鸣的挖掘机旁走过,步行一公里,便来到了环境清幽的渡江屯。村口的文化综合木楼颇有民族特色,还有一座正在建的木质民族戏楼,工匠们正敲敲打打地安装雕花的窗框。这些设施是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而建的,让大家在农闲时有娱乐的场所。
记者来到胡左才老人家时,他和老伴正坐在自家木楼二楼堂屋的摇椅上休憩。从堂屋宽阔的走廊向外望去,只见满眼的绿色,这是屯里23户村民种植的杉树和竹子。
满山翠绿的林子,有70多亩是老胡一家分到的,老胡的大儿子胡文峰和二儿子胡建军正在林子里忙活。他们还有5亩田地,种着水稻、红薯、玉米。望着田里金黄饱满的稻谷,老胡蹲在田埂上对记者说:“下个月就要收割了,到时候两个儿子和儿媳妇有得忙。我们咧,在屋里帮他们煮煮饭,带带孩子,不用操心什么!收回来的大米、红薯和玉米自己留点,送点给县城的亲戚朋友。现在自己种的东西,城里人好喜欢的!”老胡满心欢喜地说着。
胡文峰和胡建军两兄弟早年曾在温泉景区开过餐馆,攒下一些钱。因为父母年岁大了,家里大片树林和田地要有年轻劳动力耕作。兄弟俩一商量,将餐馆转让,回家陪在父母身边,管好那片林子。
渡江屯的居民以瑶族为主,不过胡左才一家却是汉族,他说村里汉族人少,笑称自己才是村里的“少数”民族。他们和村里的瑶胞有事互相帮忙,相处十分和睦。
家里有个“绿色银行”
中午时分,泥塘村民委员会主任刘心平从乡里开完会回到渡江屯。刘主任指着眼前翠绿的树林说:“你看我们这里满山都是树吧,我们这森林覆盖率有95%以上呢!目前全屯有800亩成材林,2010年又新造了400亩树林。林业产业是我们全屯的主导产业,全屯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村里家家户户都和老胡家一样,盖起了几层的大木楼。”
老胡家的70多亩树林,大部分是杉树。老胡告诉记者,最早种下的杉树快满“30岁”了,蛮值钱的。
每天一早,老胡一家起床后,便点燃沼气灶做早饭,打点油茶喝,很方便。现在村民照明、洗澡、做饭,基本上都用沼气池产生的能源,沼气入户率有84%,再也看不到烧柴时的烟熏火燎,既环保又卫生。
吃过早饭,胡文峰、胡建军和他们的媳妇,便带着锄头镰刀到自家树林忙活。
“我们主要是把树林里的杂草割掉,再修剪下树枝。”胡文峰弯下腰开始割草,辛劳的汗水滴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们这里条件好,适合种杉树和竹子。一家人生活在山里,卖木材赚的钱除去日常开支,还能存下一点!”胡文峰说着,露出满足的笑容。
家里有余粮,银行有存款,孩子听话,老人健康,这就是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最朴实的愿望。
老胡家目前存款虽然不多,但全家的生活基本上不会动用存款,因为树林就是他们家的“绿色银行”。小孩要开学了、家里要购置大物件了,兄弟俩就去林子里砍几棵成材的杉树,联系老板来收购,或是运到村道上、龙资公路上去卖,每方能卖400元至1000元不等,手中的木材转眼成了钞票。
当然,兄弟俩在砍树之后,又马上补种新树苗。如此,“绿色银行”才能生生不息。
好日子还在后头
大约在2008年,老胡一家盖起了两座大木楼。每座面积有540平方米。“用我们自己的木材,购买其他材料加上请施工师傅的费用,两套房子总共花了大概30万吧!宽敞透亮,前面有田有水,后面有山有树,这样的环境,是花钱都买不来的哦!”惬意的生活让老胡喜上眉梢。
但老胡一家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状况。他们希望靠着勤劳的双手,打开通往更加富裕的大门。
2009年,龙胜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全县深入农村开展秋冬季助农增收大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有一个是“短平快养殖产业项目”。在渡江屯23户村民中,老胡家和另一户村民率先“试水”,报名选择养殖竹鼠。
养竹鼠周期短、发展平稳(风险低)、产生效益快,出栏后可就近销往温泉景区各饭店,络绎不绝的游客让老胡他们不愁销路。最重要的是,因为这是政府助农增收项目,老胡家目前试养的20对竹鼠苗,每对购买价将近400元,县政府补贴200元,乡政府补贴100元,养殖户需承担的只有不足100元。“政府帮我们农民找了路子,还有补贴,我们更要发狠搞养殖才行。”
胡建军还记得2010年下半年去领竹鼠苗时的情景:“县里的新农办、畜牧局和乡政府都派了人,开着车,陪我们去一家养殖厂拿竹鼠苗,然后送我们回渡江屯,这样的好事去哪找啊!”
每天喂些嫩竹子和五谷杂粮,胡建军看着这20对竹鼠苗长成了大竹鼠,圆嘟嘟的,现在又下了9只幼崽,心里那个美啊!
“我们还在慢慢摸索养殖经验,争取把竹鼠越养越好,数量越来越多。按现在市场价70元/斤来算,一只3斤的竹鼠可 卖 到210元,50只就有1万元!”眼看 就 有一笔新的收益,胡建军脸上满是笑容。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