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看到湖面上有漂浮物,龚有苟都会很尽心地去打捞。
 中午,龚有苟在景区终于可以趴一会了。
小小竹排湖中游,婆娑树枝两岸生。你一定会觉得这场景有诗意吧。在两江四湖,就有人天天重复着这样的“美差”,他们就是两江四湖的水上保洁员——— “捞渣人”。今年50岁的龚有苟就是“两江四湖”景区8个水上清洁工中的一位。
上周五,记者有幸跟龚有苟在榕、杉湖上“漂”了一整天。
早上7点半,记者准时与龚有苟在湖边碰头。当天像往常一样,要打捞湖面的漂浮物。“上午的打捞是最繁重的。”龚有苟说,因为头晚总是有许多落叶枯枝被吹进湖里。果然,划不了几米远又停下,老龚伸出长长的捞网把浮在水面的漂浮物网进网兜,放到排上的塑料筐里。塑料筐满了,他就集中运到湖旁的垃圾池中。捞“渣”这事并不轻松。有时候,这头刚捞完那头又有落叶飘下。龚有苟每天都得绕着两个湖面转几趟。“基本上每天都要倒个5、6筐落叶,最多的一次一天倒了将近20筐。”龚有苟说。
如果说早上还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到了中午就是“蒸桑拿”了,难怪龚有苟说要顶着“两个太阳”,一个是天上的太阳,另一个是水里的太阳。天上的太阳晒人,水里的太阳刺眼,两个“太阳”都不是省油的灯。春、冬季呢?春天几乎天天披雨衣,除非雨下得特别大才会上岸避雨。桂林冬天的风本来就大,湖面上的风就更大,竹排不听使唤,稍有恍惚,人可能就被刮到湖里。
龚有苟主业是捞“渣”,“副业”是捞“宝”。平常只要得知游客的东西如手机、电池、眼镜等掉到了湖里,他就会立刻赶过去义务帮游客打捞。2009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下午,龚有苟划竹排途经桂林图书馆榕湖分部,突然听到附近传来救命声。原来是一名来自湖北30多岁的女游客游玩时不慎掉进了湖里。当时还没有电动竹排,于是他迅速跳上岸跑到出事地点,又跳进湖里把女游客救了上来。10年里,龚有苟一共救了8位落水者。朋友调侃道,你不但捞“渣”还捞人。
迄今快捞了10年“渣”的龚有苟意犹未尽:“虽然月收入只有1000元,但能让游客天天领略到湖光美景,我再捞10年也值。”
辛苦了,“捞渣人”。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