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七星、芦笛、滨江等市内景区,作为桂林国际旅游名城的载体,既是传播公共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桂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这些景区、景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文明城活动,提高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通过这个国际化的窗口,将桂林的文明形象传播到四面八方。
园容绿化让“黄土不露天”
景区园容基础设施管护是景区创文明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象山、七星、芦笛、滨江景区加大力度做好园容工作,对景区内的亭、台、楼、榭、山道栏杆、公共休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垃圾桶、温馨提示牌、指路标识牌等基础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翻新或更换。
在七星景区,景区工作人员对广受市民、游客喜爱的杜鹃苑进行了改造,调整植物布局,丰富植物品种,为广大游客和市民营造出更加怡人的游览空间。最近,景区又新种植了各类苗木7万多株,清理死树、枯树30株,并对绿化带、草坪进行补种,扩大绿色覆盖率,力争做到“黄土不露天”,让市民、游客眼中处处都是完美景致。
“5分钟”保洁制获游客称赞
“太干净了,真想不到人流量这么大的景区,地面几乎是一尘不染的,桂林不愧是旅游名城。”9月2日,来自南京的游客王女士站在骆驼山下拍照留恋,她对这里干净整洁的景区环境印象极为深刻。
保持清洁的景区环境并不简单。尤其是今年7、8月,我市迎来大量游客,各景区每天都是人头攒动,给保洁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在七星景区工作了3年多的保洁员李小梅告诉记者,现在整个景区的保洁员有70多人,不管是风雨天、高温天,大家都铆足全力做清扫。开展创城工作以来,每位保洁员坚持“5分钟”保洁制,即个人对所负责的区域要在每5分钟进行一次巡查,任何烟头、纸屑等垃圾都不能出现在景区路面上。李小梅说,“工作在景区里,多了一份责任感。因为太多的游客来来往往,我们把卫生打扫好了,游客对桂林的文明印象也就好了,这是心里话。”
整治“老大难”营造文明旅游环境
景区周围长期形成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例如照相摊点非法经营,竹排烧烤无证经营,野马拉客,小摊贩占道经营,尾随兜售等现象,成为了景区创城的难点。象山、七星等景区今年以来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加快了难点问题的整治步伐。
象山景区通过组织景区导游、环卫工人等队伍,利用导游词、LED屏幕、宣传板报、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游客、市民进行创城宣传,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文明劝导行动。今年至今,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劝阻游客、市民不文明行为1000余例,营造了浓厚的“创城”氛围。此外,景区内还涌现了优质服务先进典型和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30余件,热心、耐心化解游客无理打骂事件50余例,形成“齐创城,共维护”的良好氛围。
同时,七星、芦笛、滨江等景区为确保景区周边文明旅游环境,联合公安、城管等外部力量就景区周边“野马”拉客猖獗、小摊贩占道经营、尾随兜售现象严重的情况,对周边“野马”、小摊贩加强整治。今年创城以来,成功配合公安抓捕野马拉客人员4人,行窃2人,驱赶行窃人员20余人,驱赶摊贩100余人,景区周边文明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