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把保护环境作为该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在经济发展中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清山,使该县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熊红珍是资源县资源镇大合村的一位普通农民,看着即将成熟的两季红提,别提她心里有多高兴了。据熊红珍自己介绍,以前全家是靠山上的竹木和种点粮食为生,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如今种了7亩两季红提,每年的收入超过10万元。 【同期声】资源县资源镇大合村 村民 熊红珍:“现在的红提生长是可以然后每年的收入还可以吧,比以前要好很多。” 熊红珍发展红提种植发家致富,在资源县不是个例。为了保护生态,资源县加大森林采伐监管力度,为解决封山育林之后农民的增收问题,资源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西红柿、红提、猕猴桃、茶叶为主的生态农业体系已基本形成,西红柿、红提等已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同期声】资源县农业局副局长 邓光臻:“一个是保育山林、山青水秀。第二块呢。就是把资金和劳力投入到我们这个低海拔的这些残次林的改造和我们这些旱地的林种改造,主要是发展水果链。” 资源县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本着既要青山绿水,又要经济发展的理念,审时度势,大胆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发展总思路,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为主的生态经济,正在逐步显现其优势。据不完全统计,随着红提、西红柿这两大亿元产业的迅速崛起,森林砍伐量逐年锐减,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则进一步提升了生态保护的质量和档次。资源县还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不变,做好招商项目的筛选工作,将“招商引资”变为“招商选资”。该县紧紧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以竹制品加工、农产品矿产品深加工、宝石加工和新能源为主的工业格局已基本形成。另外,该县还建立了林业生态保护基金,建立电价、旅游反哺林业机制,使生态保护实现长效管理,生态经济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同期声】中共资源县委员会 书记 文飞:“我们之所以将生态立县,作为资源县“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提醒和指导全县的各项工作。始终不能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 “十二五”时期,我县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不达标的企业不给落户,不利于生态环境的项目我们坚决遏制。”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