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桂林终于迎来了一场豪雨。
“桂林下雨了,呵呵,显得更美了。”昨天清晨6点34分,网友“E婧QoQ”更新了自己的新浪微博。到傍晚7点,类似的微博在新浪网上出现了81条。
对于已经60多天没有一场豪雨的桂林来说,这场久违的雨引起了桂林市民极大关注。当雨点在屋檐边噼里啪啦作响的时候,不少人都惊喜地跑到窗边确认雨情。有网友说,这是“梅花”刮到了桂林;也有读者把这场及时雨,“归功”于晚报昨天的报道《盼盼盼 盼下雨》。
其实,本次降雨主要是受偏南气流影响形成,而气象部门及时实施人工降雨,也让这场雨下得更透了一些。
一场带来丰收的及时雨
昨天下午3点左右,大雨光临全州县城,这让永岁乡滕家湾蒋蔚一家备感兴奋。
说起这场大雨,蒋蔚满是喜悦。
蒋蔚家有5亩多水田,3.5亩旱地,刚刚插上不久的晚稻,因为缺水,尾部已经有些发黄发焦。水渠里仅有的一点细流,被村民们不断分流到各家的田里,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灌溉的需要。
历来“靠天吃饭”的旱地上,一道道开裂的口子无言地表达着对雨水的渴盼。蒋蔚说,处在半山腰的辣椒地,不少辣椒树已经枯了根。半山腰的水渠根本没水,要挑水的话,只能走3里多路到村子里打井水用。看着自家6分旱地里面枯了将近三分之一的花生苗,蒋蔚更是心疼,“七月半就可以扯花生了,结果之前没有水,好多都长得不饱满。有些根巴枯了,花生都埋在了地里。”
下雨了,蒋蔚特地去田地里走了一遍。最让他开心的是,昨天一家人刚把一片一亩多的红薯地锄了一遍,锄地后就下雨,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蒋蔚对记者说:“下雨后,村里的人好像都精神了好多。这场及时雨,给大家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一场贵如汽油的凉雨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下雨,每天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私家车主秦先生很能体会其中的苦处,因为即使是在行驶中摇下车窗,扑面而来的热风也足以让他难耐。因此每次发动汽车后,秦先生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车上的空调,并且停车前再也不会关上。
长时间无雨,让秦先生很是“无语”。因为他每开车跑100公里,就要因为开空调而多消耗1到2升油,两个月下来,比平时多花了200多元的油钱。
昨天几阵雨间歇下下来,秦先生车上的温度计显示,室外温度不到30℃。雨水带来的凉爽,让秦先生终于可以关上空调,打开车窗,享受车外吹进来的凉风。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我现在可深刻理解这句话了。”中午时分,行驶在中山中路上的秦先生,任凭夹杂在风里的雨滴往车里灌,即使车上物件被打湿,他也舍不得把车窗关上。
有些地方下的是“混合雨”
根据市气象部门数据显示,从9日20时到10日16时,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短时阵雨,局部有大到暴雨。其中,荔浦县蒲芦瑶族乡,临桂县五通镇、中庸乡,灵川青狮潭水库,兴安猫儿山以及资源县两水苗族乡等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暴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大暴雨。
据市气象部门监测数据显示,青狮潭水库和猫儿山的降雨量超过了90毫米,桂林大埠站的降雨量也达45.9毫米。这场降雨,使得很多地方的旱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据市气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本次降雨主要是受偏南气流影响而形成。随后气象部门根据有利于降水的形势和云层,又在永福、兴安等地进行了人工降雨作业。因此,桂林部分地区降下的雨既有自然降雨,也有人工降雨,是“混合雨”。
由于今年“立秋”时下了零星小雨,俗话中称为“漏秋”,一漏就要漏18天。不少市民说,看来这场雨要下18天啦。不过市气象台分析说,今明两天我市将维持类似昨天的天气,阴天有短时阵雨;到13日,受副热带高压天气影响,晴天将再度回归。
链接 人工降雨对人体和自然无影响
下雨有人工降雨的成分,一些市民担心,人工降雨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好的影响,会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气象专家说,人工降雨不是随随便便就降的,它是一门科学。首先,作业要有适合的云层出现时,才能实现降雨,主要目的是增加雨量,为局部地区缓解旱情。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让积雨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掉落下来。一般采用高炮人工增雨的形式,将含有碘化银的炮弹打入有大量积雨云的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使得水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降落下来变成雨。
人工降雨是一个物理影响天气的过程,碘化银由炮弹输送到高空,总的投入量其实很少,打到空中就会扩散为肉眼难以看见的小颗粒,最终散布于地空的碘化银含量很低,因而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问题,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大家不必担心。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