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侵华日军的打扮,手握“三八大盖”押着“花姑娘”,还一脸的笑容……这不是在拍电影,而是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一景区重现的“鬼子进村”场景,在这个集体参与的旅游项目中,游客有的扮鬼子,有的扮汉奸,还有人扮“花姑娘”。“创意挺好,可这说得过去吗?”对于该旅游项目拿国耻来取乐的行为,不少网友非常愤慨。 据《广州日报》报道,丛林深处冒出一队“日本兵”,三轮军用摩托车为首,队伍中有被押解着的中国“花姑娘”,“日本兵”脸上还露出魔鬼般的笑容……这幕在网上流传的场景并非电影画面,而是抗日革命根据地安徽黄山谭家桥镇一个旅游景区推出的娱乐项目。而这个“不好玩”的旅游项目竟由官方开发,网友质疑后由官方辩解,并声称这一项目是按照领导的意思,经镇政府同意后由当地一家公司开发,且有“让游客了解这段历史,具有教育意义”这一非同寻常的“初衷”。 谭家桥镇副镇长谭哲承认,被网友谴责的娱乐项目是7月30日的一次“恶搞行为”,发生在黄山北麓的普仁滩景区,镇政府主管接到群众批评后,已经第一时间勒令景区暂停这一项目。据悉,黄山区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已责令普仁滩景区不得在正式审查通过之前上演“红色主题”的实景表演。 而更让网民无法接受的是,方正县竟然斥资70万为日本“满洲开拓团”逝者立了块碑。碑挺豪华,琉璃结构,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日本开拓团民中的亡者名字。被侵略者为侵略者立碑,还立在自己的土地上,显得出格、突兀,也就有了“方正式碑剧“一说。据说,这是方正县打造“东北旅日侨乡”形象的手段之一。
山西晚报的文章评论到:日本军国主义对同胞犯下的滔天罪行,可谓罄竹难书,是整个中华民族难以磨灭的记忆和痛感,是国殇更是国耻。让游客扮作“鬼子”抢“花姑娘”,无疑是拿国耻当乐子,教育者自身恬不知耻,谈何“国耻教育”?年轻人又如何能够从中了解这段历史?,以“国耻教育”之名消费国耻,“鬼子进村抢花姑娘”的闹剧正是耻感沦丧的表现。无论是参加这个项目的游客,还是旅游部门,如此项目无疑是那段血泪史无法承受之重。
新华每日电讯的文章评论到:“展示历史,警示法西斯主义罪恶,展现中华民族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无疑是对的。但方正县的表态让人觉得矫情。方正县选择的这条标榜让人尊重历史和了解历史的道路,结果呢,以这样的方式,我们记住了历史,但我们不知道该以什么情感来缅怀这段历史,是不是仅仅只是经济发展的道具,。也许方正县领导表达的都很崇高,也很含蓄,不是单纯地为GDP。谁都知道这是美化,事实是,他们想要的,就只是经济发展,虽然前面还要加上“卑微的”三个字。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hy.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