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暗访时,小店里有近二十人正在制作“金丝彩画”。
最近,桂林不少高校的信息栏上,出现了这样一则“招工信息”:“兼职制作金丝工艺画,包教包会,每月能赚2000元”。
记者采访时发现,应聘该职,应聘者只要先交120元“材料、工具”费,就能100%录用,完成10幅彩画后,不但退还100元钱,还能获得丰厚的报酬。
如此让应聘者“稳赚不赔”的招工广告,吸引了不少想打暑期工的学生。
然而这则广告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诱饵:免费培训 月入2000元
小周,来自灌阳的准大学生,高考后,他就和另一位同学来到桂林找暑期工做。
两人在桂林理工大学里看到了贴在信息栏上的一则“惠美工艺”工作室的招聘广告。广告上写着:“免费培训、包教包会,每月赚2000元”。
小周心想:“我们都是刚进入社会,能学东西还赚钱,真的再好不过了。”
于是,两人找到了这间工作室。老板告诉两人,工作室主营一种特殊的“金丝彩画”。工人只需要用胶水将金色的铝丝在玻璃上贴出装饰图案,再用颜料着色就行,每完成一幅作品就能获得25元到50元不等的佣金。
老板让小周两人分别试做了一幅简单的“脸谱彩画”,两人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老板满脸堆笑,不停地夸小周两人做得好,“小伙子做得挺快嘛,多练习会更快,以后每天都做一两幅,一个月下来就能赚上3000元!”
设陷:先交“材料费”才能签约
接着,老板拿出一张“招聘协议”要和两人签约。协议规定:“应聘者开始工作前,要先行缴纳材料费、工具费共计120元,等应聘者完成10幅成品后,如数退还100元材料费”。
听说要先交钱,小周两人犹豫起来。这时,老板笑着说:“店里经营的是小本生意,交钱只是一个保障,这笔钱等你们完成10幅成品后,还是要退给你们的。”
老板的话让两人放了心。可拿到工具、材料时,小周两人傻了眼。所谓的“工具”,只是一把普通的剪刀和油画用刮刀;“材料”也只是502胶水、浆糊、水粉颜料和一卷金色的铝线。
小周说:“这些东西在一般文具店里都能买到,价格不会超过20元,可他却收了我们120元。”
遭遇:“我们想不到完成10幅画这么难”
两人虽然觉得冤枉,但是毕竟已经签了约,所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就指望着早点完成10幅作品,拿回押在老板手里的押金。
可实际上,在小周两人交费后,第一幅作品“荷花彩画”就让两人吃不消,足足花了4天时间才勉强完成。可在验收时,老板看也没看一眼,就说“图案颜色不均匀”要两人返工。
两人对此有些愤愤不平,只听老板大声说:“我把技术全部教给你们了,要是再做不好、浪费材料,你们辞职也行,不过根据协议你们的钱是不退的。”
两人无奈,只能又花了4天时间,将“荷花彩画”重做了一遍,可等到成品验收时,结果还是一样“不合格”。
花了整整8天,小周两人一幅“合格”的成品都没有做出来,两人无奈地给晚报打来求助电话:“这样下去,交的钱就要‘打水漂’了!”
暗访:不少人押金打了水漂
7月11日上午,记者以应聘者的身份,对这间工作室进行暗访:穿过上边村曲曲折折的小巷,这间工作室隐藏在一户村民家一楼。从房东处了解到,在出租这间工作室给老板前,因为房屋比较偏僻、进出也曲折,一直很难租出去,可老板却是一眼相中,一租就是近2年。
上午10点,记者看到在工作室里上班的有近20人,多为附近高校来打暑期工的大学生,也有附近的一些闲在家里的女居民。店里弥散着一股刺鼻的胶水味,特别闷热,连个电扇都没有。工人们围坐在简陋的木桌椅旁,不停地加工彩画,墙壁上挂着几幅制作精美的样品,但看不到任何营业执照等证件。
店里还不断有人来应聘,记者也参与其中。
整个应聘过程相当简单,老板会先教如何做“脸谱彩画”。因为图案简单,记者不到15分钟就完成了,其余应聘者也悉数通过。老板取出一张与小周手中相同的协议,大伙只要交120元就能100%被录取。
这时,一位在“工作室”工作、来自全州的大姐悄悄告诉记者:“你不要来做了,刚开始做的‘脸谱’很简单,但是到了后面,作品越来越难,店主验收十分苛刻。我做了10多天,连一幅画都没完成,一分钱没拿到,其余人的情况也差不多。我早就不想做了,可这是我来桂林的第一份工作,交了钱我又舍不得。”大姐说着说着眼睛都红了。
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粟同学,也是工作室里的工人,她说:“我的‘荷花’做了六七天,已经剩到最后一个花瓣了,可给老板验收时,却让我全部拆掉重做。我刚解释了几句,他就破口大骂:‘你做就做,不做就滚。’”
另一位唐同学说:“工作室里,几乎每天都有坚持不下去、不要押金就离开的人,可对此店主一点也不在乎,依旧不停地招新人。”附近村民也说:“这间工作室从2009年就在这里了,里面的工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几乎没有人能长期做下去的。”
查处:工作室涉嫌多项违规
暗访后,记者立即将情况向辖区工商、劳动保障两部门进行了反映。劳动保障部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根据《劳动者权益保障法》相关规定,劳动工具、材料的花费,由企业承担。招聘企业不能以任何形式收取劳动者金钱、物品作为抵押。
上午11时许,记者与七星区劳动保障部门执法人员一起来到该工作室。看到有执法人员来,店里的20多名工人一起围在执法队员面前大吐苦水,都要求老板能退还押金。
这时,工作室里四位本想交钱的学生,也长舒一口气说:“多亏你们及时赶来,要不我们也受骗了!”
据老板交代,工作室自2009年开业至今已营业近2年,一直未取得营业执照,属于无证经营。可即使是这样,老板面对执法队员仍然“振振有词”,不愿意退还早前收取的“材料费”。
对此,辖区工商、劳动保障部门均表示,将进一步调查、严肃处理此事,一定还劳动者一个公道。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