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联系我们
 
首 页
桂林会议
桂林酒店
桂林景点
桂林新闻
桂林机票
联系我们
 
  桂林中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热线400 689 1766我们以诚信、专业、热忱、创新为宗旨,真诚为您服务。  
 
关键字
线路类型
价格不超过
途径景点
热门搜索:阳朔 印象刘三姐 三山两洞 桂林会议旅游
桂林一日游 龙胜梯田
桂林酒店
[其它]
¥250
[其它]
¥250
[桂林]
¥160
[其它]
¥250
[其它]
¥250
[桂林]
¥370
[桂林]
¥560
[桂林]
¥850
[其它]
¥380
[其它]
¥316
[其它]
¥560
[其它]
¥680
[其它]
¥530
桂林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新闻 >> 桂林会议旅游新闻:世卫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结束  
桂林会议旅游新闻:世卫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结束    
作者:新华网刘国远  日期:2010-08-11 9:12:34  关键字:桂林会议桂林旅游
 

 

 

 

 

新华网日内瓦8月10日电(记者 刘国远)世界卫生组织10日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已经结束,甲型H1N1病毒的传播基本上接近尾声。

在世卫组织于瑞士日内瓦和中国香港等地同步举行的电话记者会上,身在香港的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世界目前已不再处于流感大流行6级,即警戒级别的最高级状态,“我们正步入后流感大流行阶段”。

陈冯富珍说,她是根据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的建议作上述宣布的。她说,紧急委员会的15名国际专家当天早些时候举行电话会议,对当前全球甲型流感形势以及部分目前正经历流感流行的国家情况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上述建议。

陈冯富珍还说,进入后流感大流行阶段并不意味着甲型流感病毒已彻底消失。经验表明,这种病毒今后表现将与季节性流感病毒类似,未来几年内会继续存在。

世卫组织当天还发表声明说,虽然目前甲型流感的危险大大降低,但各国卫生当局仍需继续保持警惕,特别是在大流行结束不久这段时间内,因为此时病毒的动向仍具有非常高的不可预测性。

世卫组织预计,甲型流感病例和地区性暴发仍可能继续出现。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甲型H1N1病毒可能会继续对较年轻人群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在流感大流行时期被确认为高风险的群体(如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仍将面临很高的感染风险,但相关病例可能会有所减少。

世卫组织还说,接种疫苗仍是减少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种重要手段。该组织强烈建议各国卫生当局继续给高风险群体接种甲型流感疫苗。

甲型流感去年4月首先在北美暴发,随后迅速蔓延。世卫组织去年6月把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级6级。

据世卫组织最新数据,全球有214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甲型流感确诊病例,出现至少18449个死亡病例。

更多桂林会议旅游新闻请登录http://www.citsgl.com

甲型H1N1流感简介

百科名片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目录[隐藏]

基本概述
  1. 定义
  2. 综述
  3. 疫情
症状
病理
  1. 传播途径
  2. 病毒特征
  3. 流感病毒类型
治疗
  1. 抗甲流首选药物
  2. 诊疗方案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鸡尾酒”预防方案
  1. 综述
  2. 生活起居预防
  3. 中药烟熏预防
  4. 药膳预防
  5. 口服药物预防
  6.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
  7. 甲型H1N1流感疫苗
  8.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预防方案
  9. 金花清感方
  10. 普通人群药盒小处方
预防 
  1.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2. 出入境人员须知
  3. 公众活动注意事项
  4.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事项
  5. 正确洗手方法
  6. 正确使用口罩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
  1. 相关方案内容
  2. 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药物
保健
  1. 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与普通流感的异同
  2. 甲型H1N1流感与普通流感的具体区别
  3. 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八个错误认识
  4. 揭秘甲型H1N1流感疫苗“副作用”之谜
  5. 流感家庭护理



  

基本概述

定义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早期被称为猪流感。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最明显症状是,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如果个体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加上自身免疫力低的话,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好是一个重量级的导火线,患者一旦感染,会直接引发很多并发症,甚至于危及生命。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的。只要积极作好预防,也是比较安全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 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综述

  

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这一词语。
  世界卫生组织已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代替“猪流感”来指代当前疫情,我国卫生部公告中则将这一疾病称为“甲型H1N1流感”。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维中5月1日时告诉媒体,“甲型”[1]即“A型”,我国这一名称与国际的名称其实是一回事,只是按国内中文表述的惯例称为“甲型”。
  导致这次墨西哥美国等发生疫情的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甲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经过了半年多的时间,H1N1已经可以传染给猪等动物。 世卫组织宣布从4月30日起,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而非“猪流感”来指代当前疫情。世卫组织发言人汤普森[2]说,之所以更改当前疫情的叫法,是因为“猪流感”一词容易误导消费者,认为吃猪肉会传染,农业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就此表达关切。

疫情

  从4月27日起,国际卫生组织将H1N1流感病毒从3级升到4级警报,2日后又升级至5级警报。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已决定,警戒级别由5级提升至6级最高级别。
  甲型H1N1流感最初发现于2009年3月,在墨西哥暴发的“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2009年3月18日开始,墨西哥陆续发现人类感染、死亡病例。
  2009年5月2日加拿大联邦卫生官员在渥太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加西部艾伯塔省一猪场的猪身上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猪受这种新病毒感染。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12月30日公布的最新疫情通报,截至2009年12月27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2220人死亡,一周内新增死亡人数704人。其中美洲地区死亡人数最多。[3]
  据中国卫生部通报,截至2010年1月10日,中国内地已有12476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5](不包括临床诊断病例),其中744例死亡[6][7]除海南外,所有省区都报告了死亡病例。疫情正继续向农村蔓延、社区扩散。数据分析提示,慢性基础病患者、肥胖人群和妊娠妇女易成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患者。目前全人群的整体免疫保护水平仍较低,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尚未建立[8]。卫生部建议,慢性病患者、肥胖者、孕妇、婴幼儿和老人,要尽量在本地过节,避免春运高峰期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旅行,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以预防甲型H1N1流感。
  截至2010年1月10日中国香港共有56例死亡病例报告。
  截至2009年10月18日中国澳门有2例死亡病例报告。
  截至日前中国台湾共有38例死亡病例报告。
  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
  中国卫生部于5月11日上午确诊了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
  四川省卫生厅厅长颜丙约11日上午通报说:“5月10日下午,四川省卫生厅报告四川省人民医院发现一例发热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初步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此后,患者已被转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其就诊过程中的十五名医护人员作为密切接触者也已采取医学观察措施。
  据介绍,患者目前体温正常,病情已有恢复,精神状态良好。包某某到成都后,与

其父亲、女友、出租车司机三人有过接触,目前三人均被转送到成都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经专家会诊、紧急防治,目前情况稳定。
  患者包某某,男,三十岁,此前在美国某大学学习。患者于5月7日由美国圣路易斯经圣保罗到日本东京,5月8日从东京乘NW029航班于5月9日凌晨一时三十分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并于同日十时五十分乘川航3U8882航班从北京起飞,于十三时十七分抵达成都。
  患者5月9日在北京至成都航程中自觉有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在成都下机后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5月10日上午,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两次复核检测,初步诊断患者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5月10日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接到疑似患者标本,连夜开展实验室检测。11日早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对该疑似患者咽拭子标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症状

  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潜伏期时长1~7天。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8℃,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病理

传播途径

  甲型H1N1流感的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感染,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通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因此,尽量不要与他人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共餐等。如果接触带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物品,而后又触碰自己的鼻子和口腔,也会受到感染。感染者有可能在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小孩的传染性会久一些。

病毒特征

  甲型H1N1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其遗传物质为RN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 nm~120 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

H1N1

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 和M2蛋白。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 呈螺旋状对称, 直径为10nm。甲型H1N1病毒为单股负链RNA 病毒,基因组约为13.6 kb,由大小不等的8 个独立片段组成。尽管不同亚型之间可以组成很多种流感病毒血清型,但是可造成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血清型主要有H1N1、H1N2 和H3N2。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医学测试显示,目前主流抗病毒药物对这种毒株有效。美国疾控机构的照片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阴性反应。

流感病毒类型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对于这些亚型的不同命名,来自于H和N的不同。
  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
  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种甲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
  造成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可分别称之为人H1N1和猪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猪H1N1病毒的关系最为密切。

治疗

抗甲流首选药物

  根据国家卫生部和世卫组织的推荐,抗甲流首选西药是达菲乐感清,中成药是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
  达菲的生产厂家是瑞士罗氏,目前已国产化,中国有两家企业引进仿制;乐感清的生产厂家是英国葛兰素史克,目前还没有国产化。连花清瘟胶囊的生产厂家是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虽然11月有报道一些国家发生甲流病毒变异,个别患者出现对达菲的耐药性,但绝大多数患者仍然有效。不过,达菲在临床上对青少年会产生副作用。

诊疗方案

  中国网10月13日讯 记者从卫生部获悉,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由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牵头,并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相关专家,结合我国甲型H1N1流感实际诊疗经验,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地区甲型H1N1流感相关资料,对《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进行了修订、完善,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2009年7月10日印发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卫发明电〔2009)123号)同时废止。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鸡尾酒”预防方案

综述

  2009年3月日本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感染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死亡。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丰富的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经验,对时行感冒(流感)疗效是肯定的。在总结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本预防方案。

生活起居预防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二)“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

H1N1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中药烟熏预防

  中国古人对付流感,有种种经验。其中香药熏治最为盛行,是几千年来的主流疗法。且通过多项试验表明,贯众、安息、苍术、艾叶等中药有防病、预防瘟疫的作用,空气杀菌率为93%以上。汉代的张仲景就用苍术连同猪蹄甲一起焚烧,据说能避一切恶气。
  为此我们走访了成都华藏香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华藏香堂》是国内纯天然香品贸易平台,就避疫除晦、净化空气的香品, 华藏香堂权威推荐了以下家用熏香:
  1.藏宝避瘟散
  此香药是古格藏香坊根据西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理论和配方制作,具有清除瘟疫疾病、传染病及其他疾病颇具疗效。为了让大家能预防疾病瘟疫,<古格藏香坊>将配方拿出向全世界公布。
  2.除晦辟邪熏香
  本熏香是如是香坊依参照传统中医学理论及相关典籍的记载,结合藏药的功用,以诸檀等纯阳刚烈的香料为骨芳香辟秽,用清热解毒法、以毒攻毒法之方式调和诸中药藏药制成。预防、谴除疫病效果极佳。
  3.烧熏辟疫大鹏香
  本藏香取材于《四部医典》藏医熏治养生理论,采用各味上等名贵药材,通过烧熏达到预防并治疗疫病等效。
  4、月光宝鹏香
  本熏香源自山南藏香工坊,其香气味凛冽、肃杀辟晦功效显着。适于家居日常普熏,预防时疫、驱除流感、清除污秽,净化空气等功效。
  5.中药贯众、安息、苍术、艾叶等。
  方法:点燃熏闻即可。或制成香囊,随身携带,除瘴避秽。

药膳预防

  1.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2.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3.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4.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5.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6.鲜鱼腥草30—60g,蒜汁加醋凉拌;
  7.鲜败酱草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8.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9.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10.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口服药物预防

  (一)成人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适用人群: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功能:解毒清热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3.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功能:清热宣肺
  适应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4.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功能:健脾化湿
  适应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
  煎服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在流行期间可连服用3—5剂。
  (二)儿童
  藿香6g、苏叶6g、银花10g、生山楂10g
  功能:清热消滞
  适应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三)服用中药预防感冒需要注意事项:
  1.老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用量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3.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
  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6.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

  本诊疗方案是在7月10日第二版诊疗方案基础上,依据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甲型H1N1流感诊疗经验修订而成。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疾病规律仍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四)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H1N1

下列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1.妊娠期妇女;
  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
  (一)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
  3.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抗体检查: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阴影。
  四、诊断
  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一)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发病前7天内与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密切接触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
  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一步检测病毒亚型。
  对上述3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二)临床诊断病例。
  仅限于以下情况作出临床诊断: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甲型H1N1流感暴发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诊断病例可安排病原学检查。
  (三)确诊病例。

1(H1N1)HA1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
  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五、重症与危重病例
  (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
  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二)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感染中毒性休克;
  3.多脏器功能不全;
  4.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六、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一)疑似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单独隔离。住院病例须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二)临床诊断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单独隔离。住院病例须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三)确诊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进行隔离。住院病例可多人同室。
  七、住院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及当地医疗资源状况,按照重症优先的原则安排住院治疗。
  (一)优先收治重症与危重病例入院。对危重病例,根据当地医疗设施条件,及时转入具备防控条件的重症医学科(ICU)治疗。
  (二)不具备重症与危重病例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要及时将病例转运到具备条件的医院;病情不适宜转诊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就地进行积极救治。
  (三)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较易成为重症病例,宜安排住院诊治。如实施居家隔离治疗,应密切监测病情,一旦出现病情恶化须及时安排住院诊治。
  (四)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
  八、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二)抗病毒治疗。
  研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

H1N1

mivir)、扎那米韦(zanamivir)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对于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病情趋于自限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无需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对于发病时即病情严重、发病后病情呈动态恶化的病例,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抗病毒治疗。开始给药时间应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以内(以36小时内为最佳)。对于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不一定等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即可开始抗病毒治疗。孕妇在出现流感样症状之后,宜尽早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
  奥司他韦:成人用量为75mg b.i.d.,疗程为5天。对于危重或重症病例,奥司他韦剂量可酌情加至150mg b.i.d.。对于病情迁延病例,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 b.i.d.;体重15-23kg者,予45mg b.i.d.;体重23-40kg者,予60mg b.i.d.;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 b.i.d.。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混悬液。
  扎那米韦: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成人用量为10mg吸入 b.i.d.,疗程为5天。7岁及以上儿童用法同成人。
  九、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3天,其他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情况稳定,可以出院。
  2.因基础疾病或合并症较重,需较长时间住院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转为阴性后,可从隔离病房转至相应病房做进一步治疗。
  社区防控甲流不妨补点维C(预防甲型H1N1流感)
  随着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继续扩散和第二代病例的出现,公众对于甲流的关注度大为提高,社区居民如何防控?营养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副主任蔡美琴教授近日建议,市民可在流感季节适当补充维生素C
  目前市面上的维生素C补充剂种类繁多,经常让消费者挑花了眼。若想要达到增强抵抗力的目的,应服用较大剂量的维C来保证效果。“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所达到的保健目的也不尽相同。小剂量维C(60毫克至100毫克)是营养剂量,用于平衡人体每日营养需求;而较大剂量维C(500毫克至1000毫克,如力度伸)才是能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免疫剂量。”

甲型H1N1流感疫苗

  [9] 2009年6月8日,科研人员在进行毒株种子批的制备工作。当日,来自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NYMCX-179A,从美国运抵北京,并经过通关、检验检疫等手续后,送抵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已经完成疫苗临床研究工作的北京科兴当晚启动了毒株种子批的制备工作

,这标志着甲型 H1N1流感疫苗的批量生产正式启动,并有望于7月底生产出首批疫苗。但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出之前,一定要做好消毒。
  2009年9月8日甲型流感疫苗接种方案2009年9月8日,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方案的原则已经确立:要首先保护最为易感和脆弱的人群,特别是中学生;有基础性疾病的人;一线的公共服务人员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预防方案

  1.漱饮方
  【药物组成】 金银花6克、大青叶6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
  2.老年预防方
  【药物组成】 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
  3.孕妇预防方
  【药物组成】 白术6克、黄芩6克、苏叶3克、银花6克
  4.儿童预防方
  【药物组成】 芦根10克、桑叶5克、豆豉5克、银花5克
  5 高危人群预防
  1.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

金花清感方

  经过北京顶级中西医专家6个月的紧张研发,世界上首个专门针对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有效方剂“金花清感方”正式面世。
  专家们按照中医理论,参考《伤寒论》、《瘟疫论》等中医经典古籍的百余张古方治疗疫病经验,结合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呼吸道传染病的统计分析资料,以具有2000多年治疗发热性传染病历史经验的“麻杏石甘汤”和具有200多年治疗温热疫病历史经验的“银翘散”为基础方,集中数十位中医专家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经验,通过全面的临床研究实践,优选出了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二个有效方剂,随后从通过辨证论治的反复筛选,最终形成了目前的“金花清感方”。

普通人群药盒小处方

  1. 二白汤: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2. 姜枣薄荷饮:薄荷3克,生姜3克,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去核,与薄荷
  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3. 桑叶菊花水:桑叶3克,菊花3克,芦根10克。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4. 山楂萝卜饮:生山楂15克,白萝卜15克煮汤,温饮。
  5. 绿豆60克,生甘草6克(布包),生薏米20克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6. 金莲花3~5朵泡茶喝。
  7. 限鱼腥草,鲜败酱草开水焯后,新马齿苋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不好意思,我只是想试一下

预防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专家提醒,预防甲型H1N1流感要做到以下10点: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做饭时生熟要分开,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7)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并尽快就医,不要上班或上学,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8)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
  (9)由于此次流行的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人用疫苗已开始生产,人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
  (10)普通家庭还可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

出入境人员须知

  [10]1、以下人员不应出外旅游:
  (1)有任何不适,尤其是发热;
  (2)在过去十天内,曾经与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有紧密接触,即曾照顾患者、与患者同住、或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体液人员。
  2、出境人员需做到
  (1)旅游前,需预备以下几项物品:
  一般应急用品如:纸巾、口罩等,以备不时之需。
  含65~95%酒精的消毒剂,以便在没有洗手设备的情况下,清洁及消毒双手。
  当地中国领事馆联络电话。
  (2)旅程中
  A.检疫
  与检疫及卫生人员合作,完成必须的出入境程序及检疫措施。切勿乱抛垃圾和随地吐痰。
  垃圾应放在废屑箱内。如需吐痰,应用纸巾包好,然后弃置于废屑箱内。
  B.勤洗手
  经常保持双手清洁,如厕后、进食前、处理食物前及触摸过公共对象后都应用洗手液洗手。避免触摸眼睛、鼻及口,如需触摸,应先洗手。如没有洗手设备,可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洗手。
  C.备用纸巾/手帕
  带用纸巾/手帕。打喷嚏及咳嗽时应用纸巾/手帕掩着口鼻。
  D.备用私人用品
  不要共享毛巾及私人用品,以免传播疾病。
  E.备用口罩
  可带备口罩,以便自己/同团人员有呼吸系统病症时戴上。
  F.公筷及公匙
  吃饭时应使用公筷及公匙,不应与人共享饭盒及饮品。

H1N1线

G.健康生活
  旅游期间继续实践健康生活模式,及保持身体清洁,不要吸烟。
  H.如有不适
  如有不适,尤其是发热,应通知酒店及领队/导游或相关人员;病者及其照顾者应立刻戴上口罩;尽快安排医生诊治;留在酒店房间/房间休息及暂时终止行程,直至痊愈。旅客若被当地医生怀疑或证实染上甲型H1N1流感,需留在当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同行人员如无必要,应减少与病者接触,并遵照当地医生指示,严格遵守个人卫生措施。同行人员需配合当地卫生及检疫部门的指示,安排余下行程和所须的检疫措施。
  (3)旅程后
  回国2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3、入境人员需做到:
  (1)从疫区归国入境时,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说明。
  (2)从疫区归国2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公众活动注意事项

  [11]公众可采取何种措施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果生病了,请留在家中,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
  (7)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参与公众活动时,要预防甲型H1N1流感及其它传染病,建议公众注意:
  1、参与活动前:
  如有不适,尤其是发烧及/或有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就不应前往活动,应尽早找医生诊治。 双手应经常保持清洁,接触公用对象或设施后应洗手。应随身带备手帕或纸巾。
  2、参与活动期间: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盖口鼻,其后并立刻用洗手液洗手,以免飞沫传播细菌。在触摸眼睛、口或鼻前、进食前及如厕后都应洗手。用洗手液洗手,其后用纸巾或烘干设备弄干双手。如没有洗手设施,则使用含65~95%酒精的洗手液消毒双手。不要随地吐痰或乱抛垃圾,痰涎应用纸巾包好,弃置垃圾桶内。垃圾亦应弃置进垃圾桶内,不应吸烟。
  3、参与活动后:
  保持双手清洁。回家后,应洗澡及洗头,清除身体上的污垢及细菌。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事项

  1、在未出现本地感染流感病例之前:
  (1)保持车厢/船舱清洁
  不要在车厢/船舱内饮食。不要吸烟。 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抛垃圾。请将垃圾放入设于车站/月台/大堂的垃圾箱。如需呕吐,应使用呕吐袋。
  (2)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及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如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发烧,应及早求医。
  (3)佩戴口罩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宜戴上口罩,尤其:有呼吸道感染征状或发烧的人员;需照顾有呼吸道感染或发烧病者的人员。
  2、在出现本地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之后:
  除上述措施外,还需:
  (1)保持车厢/船舱/机舱空气流通
  如车窗/船窗属开关式,应适量打开车窗/船窗,确保车厢/船舱内空气流通。
  (2)要求协助
  若疑是患上甲型H1N1流感,请使用救护车前往医院;若身在车站或码头,或已乘坐在车厢/船舱内,可要求司机或运输机构工作人员协助召唤救护车或水警,前往医院就诊。
  注[1]:紧密接触指曾经照顾患者,与患者共同居住,或曾经直接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注[2]:社交接触是指普通的会面,即是未曾照顾患者,并非与患者共同居住,及未曾直接接触过患者的分泌物或体液。

正确洗手方法

  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首要条件。用洗手液彻底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均可保持手部卫生。
  1、什么时候应洗手?
  (1)在接触眼、鼻及口前
  (2)进食及处理食物前
  (3)入厕后
  (4)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
  (5)触摸过公共对象,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
  (6)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污染的物件后
  (7)探访医院及饲养场的前后
  (8)接触动物或家禽后
  一般情况下,当双手有明显污垢或可能被体液沾污例如如厕后或更换尿片后,打喷嚏及咳嗽后,应用洗手液(肥皂)及清水洗手。如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含70-80%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
  2、正确洗手步骤:
  用洗手液洗手, 程序如下:
  (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3)最少用二十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时切勿冲水。
  (4)洗擦后才用流动的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5)用干净毛巾或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将双手吹干。
  (6)双手洗干净后,不要直接触摸水龙头,可用抹手纸包裹着水龙头,才把水龙头关上;或泼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3、注意:
  (1)切勿与别人共享毛巾或纸巾。
  (2)擦过手的纸巾用后应妥善弃置。
  (3)个人用的抹手毛巾应放置妥当,并应每日至少彻底清洗一次,如能预备多于一条毛巾作经常替换,则更为理想。
  4、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程序如下:
  把足够份量的酒精搓手液倒于掌心,然后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各处至少20 秒直至双手干透。
  洗手、手消毒的重要性:
  引:预防甲型H1N1(猪流感)十问十答 10.有何预防措施?
  美国疾控中心代理主任理查德·贝塞尔说,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该掩住口、鼻;由于流感病毒往往可以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上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类为日常用品消毒。
  一: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第一要务是勤洗手
  中国及美国等国家疾病预防中心推荐使用含有酒精的手部消毒液来加强预防感染。专家特别强调,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及正确的手部消毒,才能真正有效地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二:<流感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技术方案>,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三:<卫生部:甲型H1N1, 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手: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AHD2000手和皮肤消毒液醇类复方消毒液

正确使用口罩

  佩戴外科口罩要注意的事项(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1、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1)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上;
  (2)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3)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4)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2、佩戴口罩后,避免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手。
  3、脱下口罩时,应尽量避免触摸口罩向外部分,因为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4、脱下口罩后,放入胶袋或纸袋内包好,再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弃置。
  5、外科口罩应最少每天更换,口罩如有破损或弄污,应立即更换。
  室内预防
  1、尽可能使室内空气流通;
  2、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身体不适;
  3、有儿童和老年人的家庭,应注意其居室的整洁、尽可能每天进行固定的居室保洁;
  4、家中已有甲流患者或流感患者,应主动隔离并每天固定在其居室内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二次或以上,可用消毒剂包括化学消毒剂和生物消毒剂两种,如84消毒液、酒精、天惊消毒剂等。
  5、有宠物的家庭,应定期改善宠物卫生状况,及时清理宠物脱落毛屑、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机会;
  6、流感患者和甲流患者尽可能与家中宠物减少接触,避免宠物皮毛及分泌物刺激呼吸系统并发气管炎、哮喘等,加重病情。
  7、定期清洗被褥、地毯等纤维含量大的家居用品、饰品,避免病菌在其中存留,并通过扬灰等途径进入机体,使人体免疫机能下降,给甲流病毒以可乘之机。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

相关方案内容

  为早期发现、报告和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例,长期监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变化趋势,卫生部日前制定并公布了 《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
  监测方案指出,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病例的监测主要适用于我国出现输入性的散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及输入病例导致我国出现本土的有限传播,但尚未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
  根据监测方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时,应当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监测方案指出,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条件下,应尽快将病例转运至当地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病例报告后,应尽快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病人的病情进展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深入,收集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程记录、医嘱单、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随时将更新的调查结果和资料上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监测方案还详细介绍了病例标本的采集、检测、上送以及病例的排查、订正、检测结果报告和反馈等方面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9年 第8号
  经国务院批准,现公告如下:
  一、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特此公告。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十日

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药物

  预防甲型h1n1流感药物一:针对儿童预防甲型h1n1流感药物有:扎那米韦、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小儿感冒口服液、小柴胡颗粒、板蓝根颗粒等这些药物都能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流感病毒感染。
  预防甲型h1n1流感药物二:对于成年人预防甲型h1n1流感药物主要是抗病毒类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抗病毒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胶囊、病毒灵、病毒唑。
  其实真正要做到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入侵,主要还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对于孕妇和小孩吃中药或西药来预防流感病毒的入侵还不如选择像维生素C、西洋参林芝口服液、大蒜油(康力士大蒜油软胶囊、生命力大蒜精油)、奥诺康鳕鱼甘油丸等来增强自身免疫力,免疫力强了自然就不容易感染甲流病毒,而我们还避免了服用中药或西药。对于感染或没感染的都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哪些人不能打甲流疫苗?
  
卫生部明确指出,以下七类人群,禁止接种使用甲流疫苗:
  [12] 1、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
  3、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
  4、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严重、中等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
  6、年龄小于3岁者;
  7、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此外,我国目前尚未将孕妇列为接种对象。对于哺乳期妇女,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该疫苗。
  [13]
  甲型H1N1流感疫苗有哪些不良反应
  裂解疫苗的成分无感染性,不会引起甲型H1N1流感。
  局部不良反应:常见疼痛;偶见红、肿、瘙痒。
  全身不良反应:常见发热、疲劳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偶见咽喉疼痛、肌肉疼痛、咳嗽、腹痛、关节疼痛、活动异常(活动减少/增多)、口干、食欲不振、腹泻、过敏、胸闷。
  [14]

保健

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与普通流感的异同

  

甲型H1N1流感 普通流感 禽流感
传播途径 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禽、猫、狗等动物,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 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
症状 体温突然高热超过(>39°C),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普通人流感与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相似。 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
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冠状病毒 甲型H5N1流感病毒
潜伏期 新型HINI病毒可能在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 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2天。 人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死亡率 甲型H1N1流感死亡率不到1%。 可以致死,但死亡率较低。 人患禽流感死亡率超过60%。
易感人群 甲型H1N1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0岁至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 老年人,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等慢性病的四类人群最易感染,以及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员,儿童。 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的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其属于易感人群。
防治疫苗 中国已研制可预防的疫苗,已对易感人群开始接种. 已研制出可预防流感的疫苗,接种时间多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 目前尚无适合人群大规模接种的预防禽流感的疫苗,但各国正在积极研制中。

甲型H1N1流感与普通流感的具体区别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身体疼痛、喉痛、头痛、发冷、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而甲流和普通流感的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3-6小时内会急速发高烧(37.8度以上) 高烧会持续3-4天,且会急速的全身性肌肉酸痛,严重的全身性肌肉酸痛、关节疼痛,而普通流感则是逐渐发烧及全身性肌肉酸痛,轻微的全身性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偶会发高烧;第二,约80%以上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会有严重的头痛,而普通的流感则是轻微的头痛;第三,甲型H1N1流感流涕比较少见,但多有咳嗽及喉咙痛,普通的流感则多有流鼻涕及咳嗽;第四,甲型H1N1流感几乎没有打喷嚏(较不常见),而普通流感会打喷嚏,除此之外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大多数的人会有发烧恶寒,持续会有严重的疲劳感与虚弱,并且会有严重的胸部压迫感,而扁桃腺不会肿,普通的甲流只是偶会有恶寒,轻微的疲劳感,无胸部压迫感,而扁桃腺会肿。
  其实除了这些症状的判断是否感染甲流的办法最简单的就是看接触没接触甲流人群,如果你可以确定你没有接触已确诊的甲流患者,你就不需要担心自己会感染到甲流了,但若你没有把握的话就对照上面的症状吧。在这里也提醒您万一感染上了甲流,一定要及时就诊,没有甲流的也要加强预防保护自己。
  农业部新闻办发布消息,11月25日,农业部接到中国农业大学报告,该校动物医学院临床医院从52份发病犬鼻咽拭子样品中,检出两份样品呈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阳性。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与当前人群中流行的病毒同源性为99%。有关官员称这是我国首例检测出狗感染甲流。

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八个错误认识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新出了一篇甲流解惑,挺全面的。
  1.甲流像普通流感一样,如果我没有发烧,就没得。
  错。有一半的感染者没有发烧,而是只有诸如恶心、胃痛、腹泻,以及其他一些感冒常见症状。另外,如果你感到呼吸困难、胸口疼或者嘴唇发紫,你就属于症状严重者,无论这种症状已经持续了几天,都应该立即服用达菲。
  2.这是一种温和的流感,死亡率甚至比普通流感更低。
  错。目前全世界约有5000人死于这次甲流,而仅仅是美国,每年就有36000人死于普通流感。问题在于,36000是把所有与流感有关系的死亡,包括大量并发症死亡病例算了进来,而5000这个数字并没有包括并发症。另外,普通流感杀死的大都是老年人,但这个群体因为对流感病毒有某种免疫能力,因此感染甲流的几率不大。于是,本次甲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年轻人感染多,死亡多。
  可以把甲流看做两种病:大部分人得的是普通流感,少部分人得的是严重的肺病。重症患者大都是婴儿,以及20-50岁的青壮年。
  3.只要我身体好就不会有危险。
  错。研究表明重症病人甲流病毒入侵肺部的程度较深,凡是那些肺部功能有问题的,比如哮喘、烟鬼、孕妇(免疫功能暂时减弱)和肥胖、心脏病糖尿病人等比较容易转成重症甲流。但是,目前的统计表明,1/3-2/3的成年重症病人,以及80%的重症婴幼儿,得病前身体都很好。
  与此次甲流病毒类似的一种H1N1病毒在1957年流行过,另一种相似度稍逊的病毒在1977年流行过,所以本次甲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老年人得病的较少。
  4.如果我只吃有机食品、服用维生素药片、戴口罩、常洗手、多喝水,我就不会有事。
  错。研究表明,有机食品、维生素D、口罩、洗手和多喝水都对预防甲流没啥作用,有的甚至有害。当然了,保持基本的身体健康还是会减轻甲流的症状。锻炼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疫苗。
  5.我们有疫苗了,所以不用担心。
  错。虽然美国和英国已经为本国的每一位国民下了疫苗订单,但因为疫苗工厂生产能力有限,很多人还得等。另外,仅在美国就有一半的孩子家长因为相信了民间小道消息而拒绝为自己的孩子打疫苗。
  那么,是否还有必要同时打普通流感疫苗呢?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目前全世界所有流感只有1%是以前的H3N2型,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流感病毒都被这种新的甲流所代替了。但是也有科学家警告说H3N2有可能卷土重来,因此他们建议两种疫苗都打。
  6.疫苗有风险,为什么我们还要打?
  疫苗确实有风险,但非常小。比如,1976年美国为了防止猪流感,为4800万人注射了疫苗,其中有532人得了Guillain-Barré syndrome(一种能导致瘫痪的病),25人死亡,发病率大致为每10万人有1例。但是,这种流感病毒本身就可以造成Guillain-Barré syndrome,发病率为每10万人有2例。更不用说疫苗防止了这么多人得流感所带来的好处了。
  另外,这次事故基本上被证明是疫苗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所致,在控制了污染后Guillain-Barré syndrome病的发病率下降了很多。实际上,为了防止Guillain-Barré syndrome,最好的办法恰恰是打疫苗。目前的数据表明,打疫苗后Guillain-Barré syndrome的发病率低于百万分之一,而得流感后Guillain-Barré syndrome的发病率为百万分之四十。
  7.病毒越传播毒力越弱,因此不必担心。
  这句话是错的。这个流传很广的看法是错误的。确实有很多病毒越流传毒力越弱,但也有相反的例子。我们目前没有能力预测病毒日后的发展趋势,我们能够肯定的是:第一,能够抵抗目前唯一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达菲)的流感病毒迟早有一天会出现,事实上我们已经发现了能够抵抗达菲的甲流病毒。第二,当大多数人都得过一遍,有了免疫力后,就会有新的变种出现。
  8.一旦人类扛过了这一关,就可以高枕无忧几十年。
  这句话也是错的。如果一种新的流感病毒从猪或者鸡那里转入人体,那么我们立刻就会开始一轮新的流感大爆发,其严重程度无法预测。也就是说,我们对未来的流感爆发毫无预言能力。
  这些问题涉及到的是免疫学的问题,人的免疫力就像水的PH值一样,太低或太高都是不正常的,以往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和现在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羊流感”都是针对的青壮年发病。为何这样?这是因为青壮年承载了主要的社会分工,长期处在身体亚健康状态,破坏了自身的免疫体系,导致对抗病毒能力减弱。疾病一来袭,处于社会接触频繁的青壮年得病几率当然比其他人群高多了。因此身体好不等于免疫力正常,比如说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哮喘、重症肝炎等就属于免疫亢进(相当于水PH值太高),在发病前他们的身体都壮得像牛。而肿瘤、乙肝、支气管炎,经常感冒就属于免疫低下(相当于水PH值太低),只要一接触病毒都可以染病。只有从免疫学和社会关系学方面才能诠释为何“非典”“甲型H1N1流感”、“羊流感”等流感会使哮喘、烟鬼、孕妇(免疫功能暂时减弱)和肥胖、心脏病和糖尿病人等比较容易转成重症甲流等,而老年人得病的较少,易感人群学生预防得好不会集中爆发疫情的原因了。关于免疫学的相关知识比较复杂,就非一句两句能说清道明了,网上关于免疫调节剂相关知识的参考资料不够系统,需要整理后再奉献给大家。不过经常日常膳食上食补香菇枸杞人参,小龙虾(含抗氧化剂虾青素,主要功能是修复身体各个器官使其正常运转),藻类(也含自然界最强的抗氧化剂虾青素)等食品,我们得病的几率要小的多,即使得了也容易痊愈。
  好消息也是有的,目前科学家研制疫苗的速度越来越快了。但是,除非我们能够发明出永久有效的流感疫苗,我们就不能说我们战胜了流感。

揭秘甲型H1N1流感疫苗“副作用”之谜

  疫苗进入人体,同样会经历与病毒类似的经历,导致相似的后果发生。
  这就是疫苗副作用产生的源头。(篇幅有限详细请看参考资料)[15]

流感家庭护理

  1、注意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病人。对病人的用品、痰盂及时用热水、来苏水、碘酒消毒。病室空气可用食醋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5~lOmL食醋加等量水熏蒸。
  2、经常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并注意病人保温,切忌出汗受寒,衣被要适中,注意休息,重症有恶寒、高烧者宜卧床,养神安眠。
  3、持续高烧不退可人医院治疗。可大量热服药饮及食疗,帮助控制细菌感染,以降低体温。
  4、营养支持疗法。病期应供给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有营养的食物,同时给予含丰富维生素c的果汁和蔬菜汁如西红柿汁和西瓜汁等量混合,加适量蜂蜜佐餐,既可补充营养,又可预防口腔溃疡及便秘等高烧合并症。病情好转,可供给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以增加抵抗力和促进体力恢复。
 
上一个:桂林旅游会议新闻:亚洲超级模特大赛桂林启动 李玟激情助阵
下一个:桂林旅游相关24项目入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友情连接:
广西国旅南宁会议 北海中旅北海会议 桂林火车票 桂林旅游 桂林会议公司 桂林国旅假期 桂林会议网 桂林网站建设
桂林机票酒店预订网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邮政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支付宝 信天游
 
首 页
|
桂林旅游
|
桂林旅游酒店
|
桂林会议
|
桂林旅游景点
|
桂林旅游新闻
|
联系我们
 
旅游许可证: L-GX-100273
网站备案号: 桂ICP备2021002601号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9145030055470159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