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盘山码头(资料图片)■记者李凯摄
市航务管理处昨天透露,由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航务管理处、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桂林第一次专题开展的港口规划———《桂林港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根据规划,至2030年,桂林将以国际旅游客运功能为主线,逐步建成7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的现代化港区。
桂林现有4个港区,77个码头
桂林水运历史悠久,现共有桂林、阳朔、平乐、资源等4个港区。
桂林境内分布有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和长江流域湘江水系,仅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02条。桂林内河水运从秦朝就开始了。
到清朝,桂林已成为桂北地区最重要的港埠。近代,许多港口设施在战火中被毁,解放后,水路运输重新发展壮大。近年来,我市以沿江城镇为中心的流域经济飞速发展,各流域的旅游客运设施逐渐完善。截至目前,桂林境内各河流上共有码头77个,最大靠泊能力100吨级,年客运吞吐能力1411万人次,年货运吞吐能力46万吨。
桂林港口以旅游港为主,部分港口客货混流
虽然桂林水运基础较好,且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旅游及自然资源,但港口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
据介绍,桂林目前水运开发主要围绕旅游资源进行,各港区停靠的大多为100吨级左右的小型客运船舶。港口也以旅游港口为主,并不对外省市开放。因此,各港区没有对外开放口岸,也没有海关、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等相关机构。因为没有形成物流园区,各港口的物流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加上没有对货种进行港区划分,我市各港口布局零乱,码头功能存在客货混流的现象。这既降低了码头效率,还影响美观,并制约了港口的规模化发展。
同时,由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泊位少,全市大部分港区库场标准低,工艺设备陈旧,能耗大、效率低。大部分港口的设施不配套,有些货运港口至今仍缺乏必要的装卸机械。
建国际旅游客运港,集纳餐饮娱乐居住多功能
过去,桂林港口规划被纳入交通规划进行综合考虑。而《桂林港总体规划》是桂林第一次专题开展的港口规划。
根据规划,我市将建设桂林中心港和阳朔、平乐、资源、全州、永福、灵川等7个现代化港区,涉及六江(漓江、桂江、湘江、资江、洛清江、桃花江)、二支(遇龙河、甘棠江)、四湖(木龙湖、桂湖、榕湖、杉湖)、一库(青狮潭水库)。其中,桂林中心港及阳朔、平乐等港区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根据规划,各港区将在旅游运输、客流集散、区间物流、综合服务功能等方面得到开发和完善。将来,桂林各港区会以国际旅游客运功能为主线,逐步发展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国际旅游客运港区。同时,各港口还会完善在综合运输网中的客流集散功能,完善物流功能,并提供船舶检验维修、餐饮、娱乐、居住等服务。
据了解,桂林中心港包括磨盘山、竹江、龙船坪、冠岩、两江四湖、大圩、南洲岛等港区。其中,磨盘山码头规划为国内外旅游客运始发港,兼顾部分供水、供油等公用码头功能港区。泊位将增至11个,扩建或新建停车场候船厅,配设完备的登船、船舶系泊、车辆保管、供水、供电、有线通讯、广播、电子显示等设施,以及商场、餐厅、菜市、职工住宅楼等后勤和生活设备。竹江港区规划为国内外游客游览漓江专用码头港区。大圩将新建客运码头和货运码头。客运码头设有2个100吨级泊位,货运码头设有4个100吨级泊位。此外,还将新建停车场、候船楼以及仓库、办公及生活等配套设施。
根据经济形势分析,桂林各港区的吞吐量将保持增长态势。至2030年,桂林各港区、码头的客运吞吐量预计将达到293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将达到292.5万吨。
更多资讯:www.citsg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