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讯(记者陆鑫)本报5月22日报道“灵川县城一渠道向甘棠江排污水”后,市环保局和灵川县环保局高度重视,经过连续多日的摸查、溯源,最终搞清了污水来源。有关部门一方面将排污渠并入试运行中的污水厂管网;另一方面,勒令渠道两岸的违规排污企业限期整改。
据了解,在接到市民投诉的当天,灵川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便派人赶到现场调查,一开始并未发现红、黑色污水,而在追查白色污水源头时,工作人员则发现,这实际上属于“面源性”生活污水,其特点是没有特定排污口,以分散、细碎的方式污染水质,其污染源主要是渠道两边排放的生活污水、过量施用的农药、化肥等。
除此之外,环保局工作人员在连续追查源头的过程中,还发现若干家违规排污企业,其中一家私营屠宰场涉嫌排放红黑色污水。工作人员检查他们的排污设备后得知,原来该企业日前安装了一套全新的污水处理系统,排放污水与新老设备磨合期间工作还不稳定有关。
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灵川县环保局首先建议灵川县政府将该污水渠的污水截流管网向上延长,将污水纳入县城污水截流管中,并以此杜绝污水直排甘棠江;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环境违法企业的查处力度,并加强辖区企业和江河水质的监管,保护好甘棠江、漓江。
另据了解,前期查处的违规排污私营屠宰场,日前已经加紧完成了新老污水处理系统的更替作业,屠宰场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已经符合企业污水排放标准。有关部门表示,将继续监督该企业污水排放状况,从源头上杜绝违规排污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