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带来的侗族舞蹈《呀啰耶》,孩子们的认真劲让大家掌声不断。
 大舞台“走进龙胜”现场。

瑶族群众被精彩的表演吸引,不停鼓掌。

红瑶妇女的长发让观众十分震撼。
1月28日,桂林百姓大舞台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举行“走进龙胜”专场演出。这场演出犹如一股暖流,不但为当地百姓送上了新春祝福,也为“美丽桂林———2015绿色体验旅游年”启动仪式增添了光彩。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陈丽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书明,市政协副主席袁绪祥参加活动。
当天的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市星艺合唱团献上大合唱《菊花台》、《龙的传人》,迅速点燃了会场气氛。龙脊镇金江村龙甫文艺队送上壮族舞蹈《耕田乐》,展现了龙胜壮家人勤劳的身影。市文艺演出有限责任公司的杂技《晃圈》,融入了音乐、舞蹈、表演等技巧,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大饱眼福。
龙脊镇金江村黄洛瑶寨文艺队献上的红瑶原生态歌舞《长发谣》,则展示了瑶族妇女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龙胜雅迈艺术培训中心的小朋友也登台献艺,以侗族舞蹈《呀啰耶》展示了新一代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风采。歌伴舞《中国梦》成为整台演出的“压轴戏”。在鼓舞人心的歌声中,人们对祖国和家乡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周卉在致辞时表示,龙脊特色旅游小镇是龙胜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推进城镇化示范乡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昔日的龙脊古镇已华丽转身。周卉说:“在龙脊镇开街的大喜日子里,桂林百姓大舞台为我们送上‘走进龙胜’专场文艺演出,是对龙胜旅游和发展的有力促进和鞭策,也是展示龙胜旅游新发展的窗口和平台。今后,龙胜将以此为契机,把龙脊镇打造成国际特色旅游小镇,推进龙胜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龙胜少数民族文化又一次绝佳展示
——— 桂林百姓大舞台“走进龙胜”文艺演出侧记
宝马腾飞迎福至,灵羊起舞报春来。1月28日,桂林百姓大舞台迎来2015年首场“走基层”演出。“美丽桂林———2015绿色体验旅游年”启动仪式暨桂林百姓大舞台“走进龙胜”文艺演出来到美丽神奇的龙脊镇,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个个精彩节目,赢得了掌声阵阵、欢呼连连。
龙胜生态优美、人文厚重,多个少数民族的百姓世代居住在这里。因此,这场演出充满了浓郁的少数民族色彩。
始建于元末清初的龙脊梯田,是先祖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的奇迹,让世界为之惊叹。几百年来,龙脊梯田上总能看到壮家人勤劳的身影。于是在1月28日的演出中,龙脊镇金江村龙甫文艺队的大姐们,身穿民族服饰,带上干农活时必不可少的竹篓、耙子,为大家献上了壮族舞蹈《耕田乐》。从舞台上下来,潘高星大姐就被观众围拢了,大家都想与她合影留念。潘大姐介绍,自己喜欢跳舞,过去十年中多次代表村里和龙胜参加各种舞蹈比赛,《耕田乐》还在去年举行的桂林市“漓江之声”比赛中拿了大奖。潘大姐还说,虽然自己比赛经验很丰富,但有机会登上百姓大舞台,还是让她感到紧张:“大舞台很有名,我们早就期待有机会参加大舞台的演出。好不容易盼来了实现愿望的机会,大家都想要好好表现。”回望四周,大姐忍不住感慨地说:“过去,这里都是‘土房子’,一点现代化的装修都没有。现在可是大变样了,一栋栋小楼坚固漂亮又不失民族特色,我真是越看越喜欢。感谢大家对龙胜的关心和帮助,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来我家乡看看,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
红瑶长发村声名远扬,妇女的传统长发已经成为龙胜乃至桂林旅游的独特名片。龙脊镇金江村黄洛瑶寨文艺队的红瑶嫂子伴随意蕴悠长的《长发谣》,梳起那长长的辫子,用原生态歌舞展示了生活的幸福绵长、生命的夺目闪光。龙胜雅迈艺术培训中心的小朋友也争先恐后登台,以舞蹈《呀啰耶》展示了侗族人民“饭养身,歌养心,舞养神”的民族文化。龙脊镇和平街文艺队则为大家献上瑶族舞蹈《彩裙飘飘》,将瑶族服饰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展现无遗。
除了为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绝佳的展示平台,本场演出还组织市里专业及半专业的演出团体参加表演。
桂林市星艺合唱团成员们特地赶来,以合唱《菊花台》、《龙的传人》为这场演出拉开序幕。在他们的精心演绎下,这两首歌有了“故事情节”,令人听了之后顿生跌宕起伏的感觉。市文艺演出有限责任公司的杂技《晃圈》,以充满挑战性和观赏性的演出令人大饱眼福。杂技《飞天》更再现了敦煌壁画中凌空飘飞的形象,将女性柔和之美挥洒得淋漓尽致。歌伴舞《中国梦》更将整场演出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大家在歌舞声中,挥别过去的成绩,为新一年许下心愿。
龙胜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毛逸人说:“百姓大舞台2015年首场‘走基层’演出来到龙脊,大家都非常高兴,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都赶来了。大舞台的到来,不仅给大家送来了丰富的精神大餐,也将进一步打开龙胜的知名度、推动龙胜的旅游发展。新开街的龙胜国际旅游小镇将成为桂林一颗新的旅游明珠,在大家的帮助下,闪耀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