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前天,2013年全国普通高考落幕。那么,今年涉及九个科目的考试难度如何?代表着高考怎样的走向?昨天,广西高考试题终于公开,我市9位高三名师对试卷进行了深入解析。他们表示,广西是最后两年使用全国大纲卷,今年的试题设置体现了过渡性,普遍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并渗透新课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总体以“稳”字当头。
语文:难度不大 得分或许稍高于去年
点评老师:蒋先乾,男,中学一级教师,桂林中学语文教师。从教18年,桂林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从今年的语文试卷命题和设置来看,总体结构模式保持平稳,题目难度不大,得分或许稍高于去年。
首先,基础题难度较低。
语音题所考的“埠、蔫、坍”均为常用字,错项只设一个错误;成语题考了“历历在目、处心积虑、求全责备、出神入化”四个常用成语,难度都较低。
第3题为病句题,第4题为衔接排序题,难度也不大。
而第5、6、7题为社科文阅读题,文章内容易懂,题型与往年一致,拿满分不难。
古诗文阅读鉴赏难度也不大,便于考生理解。
第8、9、10题为古文阅读,文章600字左右,文意浅显,全文少见偏僻难字,实词题考了“遂、遏、累、旷”,都出自课内文言文。
诗歌鉴赏题考杜甫的《客从》,叙事诗,第(1)小题要求简述故事,题型似新实旧,答题只需译出诗歌大意即可;第(2)小题考寓意理解,要求考生能读懂诗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诗歌鉴赏没有考表现手法等内容,考查要求有所降低。
散文阅读题选了木心的《林肯中心的鼓声》,四道题分别考句意理解、手法分析、思想感悟、情感变化,题型没有什么变化,重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语言表达题难度也不大。第18题考短文改错,重点考得体、连贯;第19题考长句改短句,也是常见题型;第20题为不变的仿写题,对考生来说,相当于送分题。
作为重头戏的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材料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考生较易读懂,立意也较宽,不易跑题。
数学:题型梯度明显 体现选拔功能
点评老师:欧阳群壮,男,广西中学特级教师,现为桂林市第十八中学副校长。全国数学教育优秀园丁,中国数学学会优秀教练员。
今年高考广西卷数学试题科学、规范,各种难度的题目比例适当,体现选拔功能,选题寓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试题在结构和知识点的分布上总体稳定。
各个题型梯度明显,突出考查常规方法和通性通法,侧重以能力立意为核心。
与去年的数学卷相比:选择题和填空题的难度有所降低,解答题排序做了调整,一反常规把数列放在第一题,不难,但易失分,除22题外,解题的入口较大,但高分难得。总体来说,有以下5个特点:
一:基础性强,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第1-10、13、14题属于基础题,第11、17、18题考查基本运算技能。
二:强化数学思想与方法,如第17、18、22题,这是多年没有过的。
三: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等,如第12、16、19、20题。
四:注重数学实践能力的考查,内容贴近实践,如第14、20题。
五:突出选拔功能和创新意识,如第12题是三角函数的判断题,思维量较大,第21(Ⅱ)题是解析几何题,运算量和运算技巧大,第22题是函数、数列和不等式综合题,强化思维量,分类的标准、特值法和构造法要求较高,多数学生无从下手。
英语:难易适中 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点评老师:杨桂杰,女,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现为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所教学生高考成绩曾居省(区)级首位。
今年高考英语试题设置难易适中,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及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总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听力、单项选择以及书面表达难度不变。
今年的听力部分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话题涉及电话内容、活动安排、日期、人物经历等。主要考查学生在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的简短独白和对话的基础上,能具备获取事实信息、理解主旨、对说话内容进行简单推断及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能力。
单项选择与往年一样坚持“基础、常见、实用”的考核原则,基本没有设置太多障碍。
书面表达题目与2012年一样,依然为考查英文信件。这属于较好驾驭的考题,考生不难拿到理想的分数。但考生自由发挥、阐述观点的空间较小,不利于拉开层次。
与去年相比,完形填空的难度则略有下降。今年完形填空延续以前的记叙文风格,文章讲述了一个纽约先生给穷人送手套,自己从慈善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故事。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结合语境做出正确选择,而不是仅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判断。
阅读理解的文章词汇量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
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今年的阅读理解题文章词汇量约为1242个,低于去年的1346个,说明今年阅读理解文章长度和对阅读速度的要求略有降低。不过,今年题目梯度设置有所变化,由难到易。推断词义题仍是该大题难点,考生需结合上下文方能做出正确选择。试题难易搭配合理,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化学:试题与新课标卷靠近
点评老师:秦河,男,中学高级教师,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化学教研组组长。从教28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广西高级教练。
今年化学试题延续去年大纲卷试题的题量、编排、分值,没有新的改变,难度有一定程度增加,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利于高考向新课标过渡。其亮点是“试题与新课标卷靠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知识在化学实验、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选择题难度都不大,考查的是化学主干知识,有较好的区分度,个别知识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比如,第6题考查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质及用于生活中的常识,难度属于“了解”层次,能稳定学生的情绪;第7题难度属于“掌握”层次,属中等难度。第13题则不属于大纲要求的有机物结构,难度较大,预计得分率不高。
四道大题沿用去年的模式,难度循序渐进。
第29题与新教材接轨,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在化工生产中的运用,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是化学知识与生产技术的完美结合。
今年化学部分几乎没有化学计算,但笔者并不认为以后的教学中可以不重视化学计算的教学。总的来看,今后一定要把握学生练习题的选用、改编,保证质量与数量,杜绝题海战术。
生物:透出新课改气息
点评老师:甘培荣,男,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桂林市第五中学校长。从事生物教学20余年,曾获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桂林市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今年高考从理综生物题目形式看,采用了往年的“5+4”形式,即有5道选择题和4道非选择题共9道题构成,保持了高考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题目内容和考试的要求透出新课改的气息,更能体现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和素养,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总体感觉是选择题较去年容易,而非选择题较灵活,不容易得到高分。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题目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不陌生。题目涉及人类健康,如选择题中的第3题,农业生产、先进科学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等,知识覆盖广,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知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二是重在考查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例如非选择题的第31、32、33题,特别是第33题,要求学生对遗传图解的设计。
三是能促进教师观念改变,有利于新课改的推进。今年的生物高考题对今后生物教学有较好的导向性和启发性。我们应该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切实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物理:命题风格有变
点评老师:蒋宏升,男,中学高级教师,现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首席教师。从教26年,桂林市优秀物理教师,广西高考优秀评卷教师,全国物理奥赛优秀指导教师。
理综物理试题与去年相比,在题型、题量、赋分上保持一致;但命题风格有变,题设物理情景灵活多变,计算题以电学为主;总体难度有所下降。今年的物理试题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既注重了知识的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内容。试题涉及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等内容,但又特别突出对力学、电磁学等重点内容的考查。
第二,易、中、难层次分明,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试题没有偏题、怪题、超纲题,有考查对概念、规律的理解的容易题或中等题,也有难度较大的计算题。
第三,能力要求较高,突显学科特色。特别是计算题,对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数学解题的能力上,有较高的要求。实验题也有较高能力要求。
地理:难度略有下降 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点评老师:唐荣昌,男,桂林中学地理高级教师。从教16年,多次被评为桂林市优秀中学地理教师。
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全卷注重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在考查地理学基本原理、规律、技能、方法的基础上,注重考核考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突显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地理学科知识灵活创新性的特点。与去年相比,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卷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试题的整体难度与去年相比略有降低。
人文地理比重高达76分,自然地理仅占24分,大大降低了考试难度。与去年相比,考生最怕的地球运动部分的试题今年没有出现,有利于稳定考生情绪。
二、试题注重考查生活中、身边有用的地理知识。
试卷立足基础和主干内容,考查学科主干知识。试卷主要选取了“跨国公司的区位因素”、“太行山南段东麓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温州瓜农到海南种植西瓜”、“赤潮”、“生物的种密度”、“新疆盛产瓜果”“中巴在巴西联合建钢铁厂”等地理学科主体内容来设计题目,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重点考查工业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条件。
三、今年考卷地图数量只有4幅,但表达地理事物明了。“无图不成题”,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依然继承了这一特点。图中信息极为关键,需要考生获取图中信息方能获得准确答案。
四、试题注重区域空间定位能力的考查。如第3题,要求考生根据太行山南麓确定其相关的自然地理特征。第36题、第39题,既注重区域空间定位能力的考查,又强调影响区域工、农业发展区位因素的探究。
历史:常规中体现新理念 热点问题隐性考
点评老师:赵进喜,男,中学高级教师,桂林十八中史地教研组组长。自治区优秀班主任,桂林市优秀教师,长期担任高三班主任和文综组组长。
高考文综历史卷总体感觉难度适中,试题类型与去年差不多。命题不拘泥于教材,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立意高远,考查内容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核能力的理念在试题中凸显。主要有以下几个具体特点:
一、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试卷中所有的试题都采用材料设置情境,这就需要学生能准确解读材料,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考的是考生分析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来源广泛,有原始文献、史学论著;材料的选择也比较新颖,不拘泥于教材。“小视角,大视野”更是当今史学界研究的趋势。
二、考查内容突出主干知识,热点问题隐性考
今年历史卷考查明显以主干知识为主,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明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点、经济体制改革等等,并且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迁移。每年历史高考都是热点问题隐性考,今年如第13题“崇尚节俭”;第14题“澄清吏治”;第15题“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中国梦也是人民的梦)。
总体而言,今年历史部分的命题既常规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史料”统领整个试题,所谓“见微知著,睹始知终”,鉴于高考命题的强势导向,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将更具学科特点,专业性将更加明显。
政治:突显时代性 考生拿分相对容易
点评老师:石坚,女,自治区特级教师,现任桂林市中山中学党总支副书记。从教28年,广西优秀政治教师,桂林市学科带头人,桂林市十佳“师德标兵”。
作为新课改的过渡期,高考试题稳中求变,既保持应有的稳定性又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试卷总体内容、形式、难度等都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相吻合,结构稳定、注重基础、强调能力、突出热点、贴近生活,为新课改的平稳推进奠定基础。
选择题仍保持去年文字材料“一拖多”选择题、组合选择题、4选2选择题呈现方式,但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的题量分配变为5:4:3。突出热点,贴近生活:如第27、28题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建立”,既体现国家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时政热点,又考查学生的生活积累;注重基础、强调能力,大部分的题目是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显性错误选项不多,组合选择题数量占绝对优势,难度比去年稍有提升。
主观题还是“3+2”模式,难度比去年稍有下降。命题仍然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考题关注社会热点、体现试题的时代性,突显新课程改革理念。
总之,试题难度适中,考生拿分相对容易。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