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联系我们
 
首 页
桂林会议
桂林酒店
桂林景点
桂林新闻
桂林机票
联系我们
 
  桂林中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热线400 689 1766我们以诚信、专业、热忱、创新为宗旨,真诚为您服务。  
 
关键字
线路类型
价格不超过
途径景点
热门搜索:阳朔 印象刘三姐 三山两洞 桂林会议旅游
桂林一日游 龙胜梯田
桂林酒店
[其它]
¥250
[其它]
¥250
[桂林]
¥160
[其它]
¥250
[其它]
¥250
[桂林]
¥370
[桂林]
¥560
[桂林]
¥850
[其它]
¥380
[其它]
¥316
[其它]
¥560
[其它]
¥680
[其它]
¥530
桂林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新闻 >> 桂林会议培训“70后”“80后”“90后”讲述大学生活 回忆青春岁月  
桂林会议培训“70后”“80后”“90后”讲述大学生活 回忆青春岁月    
作者:桂晨 秦紫霞 薛杨  日期:2013-05-24 17:42:03  关键字:桂林会议桂林会议公司
 

一 群“70后”大学生在追忆青春后,“定格”青春。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前不久上映以来,唤起了不同年代的人对于大学、对于青春的记忆。由此引发了一股追忆青春的热潮。

    “电影里有我们青春的影子。”5月10日晚,在桂湖旁的一家影楼里,21位“70后”卸掉了自己当下身份的各种束缚,女士们还编上麻花辫,或扎上小“冲天炮”,找出那个年代的一些服饰,选择用“穿越”的方式追忆青春。他们还畅谈了当年的大学时光。此外,“80后”和“90后”对这部电影也有共鸣或关注。那么,不同年代的大学生活给他们留下了哪些难忘的印象?近日,记者走近部分“70后”、“80后”和“90后”,听他们讲述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70后:那些年,岁月静好

    他们是最后一拨开会时一冷场有事没事就开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学生、他们是最后一拨看着露天电影、跳着交际舞的学子……电影中那穿过长长的宿舍走廊打到的热水,随处可见的帆布鞋、流行的喇叭裤和红白游戏机无一不在提醒着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大学生,这是让他们倍感亲切的大学生活。

    阶梯教室里奋斗的身影

    从西南师范大学毕业的付林今年34岁了,现任市某高校辅导员。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他还记忆犹新。

    “我们6个玩得好的,喜欢齐刷刷坐在教室第一排。有些古老的风扇吱呀呀地在头上摇着。上课的老师还没到,我们就会倒好一杯水,放在讲台上。由于学习法律,想要上自己喜欢的外语以及文学课还需要四处打听。那时候,每周二晚上,我都会带着在旧书市场买的法语教材,早早地在教室里等着蹭课。还记得文学院的一位古代文学的老师,总是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偶尔在黑板上写两个潦草的字,和学生们唱诵《诗经》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颇有仙风道骨。他为了感谢每节课我们给他准备的那杯从不迟到的热茶,还特地写了一幅书法作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礼物送给我们。那时候,我们都很敬重老师,与老师的感情也非常好,还常常去一些老教授家里跟着师母包饺子。他们清贫乐学的治学、生活态度,一直影响着我到今天。”

    “我们那一代,爱唱《小草》,喜欢看《高山下的花环》。”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的陈虹羽说。在独秀峰下,在漓江边的一张张大学时代的照片都被她精心保存着。陈虹羽回忆,“当时的生活不像现在高校这样方便,公共浴室,生活热水都要自己从开水房打,所以那时候,男生帮女生提热水成为校园一景”。那时候,大教室才是阶梯教室,一般的教室都还只是普通的课桌。那时的学习条件与现在没法比,但很多同学学习都很扎实很勤奋。

    舞池中轻快的步伐见证着青春的岁月

    “我们那时候谈恋爱的是少数,一般一个班也就是三四个,男生接近女生的方式就是跳舞,特别是交际舞。”1995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化学系,当年曾参加过交际舞学习班的孙泽回忆道。而那时候伦巴、恰恰是交际舞的热门科目,如果交际舞跳得好,是会得到女孩子们的欢迎的。“当时我们宿舍就有个小子跳得好,很多女孩子喜欢找他跳舞,我们可嫉妒了。”孙泽说。

    从湖北某高校毕业10余年的罗芳芳告诉记者,她还记得非常清楚,1996年的元旦晚上,学校在大操场举行了盛大的迎新舞会。上千名同学包括外校的同学都来参加。当零点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天空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所有人都异常兴奋,围成一个个大圈子,不管认不认识,都手拉手地在操场旋转。那份热情,似乎把雪花都融化了。她说,那个场面,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什么是青春的记忆?这就是青春的记忆。

    那时的大学,电脑还没有普及,也没有网吧这类地方,除了跳舞,看电影也是“70后”大学生重要的娱乐休闲方式。“当时最流行的就是去录像厅看,学校的礼堂或者是操场也是放电影的地方。”孙泽说。对罗芳芳而言,露天电影场也是留下大学生活美好记忆的地方。她在学校的露天影场,看了《爱情故事》、《走出非洲》、《罗马假日》等一大批经典的电影,她和身边的女孩常常为电影情节感动得掉泪。“那时候。男女生之间的感情是挺纯洁挺含蓄的,男生女生之间就很像电影里说的那样,暗恋不愿说,或者是单纯的男女同学一起出去玩,这样的友谊可以保持很多年。”她说。

    80后:敢爱敢恨才叫青春

    除了电脑没有普及外,电影《致青春》中男生的群架、女生的夜话、散伙饭时的歇斯底里,似乎都出现在“80后”的大学生活中。

    “似曾相识”的闺蜜团与男人帮

    “一直到现在,我都记得那个场景。每次想到就会怀念那时候的自己。”今年33岁、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信息与科技专业的黄亮说,作为理工科的学生,班上男女比例极不协调,40多个人的班上,只有8个女生。那时候他们学校的宿舍楼一共6层,四楼以下全部都是男生,只有最上面的两层楼住的是女生,他们戏称为“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女生们都很爱整洁,男生们就马虎得太多了。

    “我们系男女差异大,有一半的男生都是和我一样没对象的,所以我的大学是和哥们疯狂玩过来的。”黄亮说,理工科压力大,没事的时候,男生们就会凑在一起想出各种方法玩乐,爬尧山、徒步、烧烤、夜骑自行车,以及毕业时几乎一个礼拜的聚餐。“毕业前,我们其实都舍不得大家,但男生嘛,都不好意思说,只是每天聚餐,聚完餐就接着玩,一直到最后的一刻,我们拿着啤酒瓶干了最后一杯,大声说‘我们毕业了’的时候,我知道,我的青春年华结束了。从此我也在没有那么疯狂过。”

    “在大学里,我也像电影里一样,有一个闺蜜团。”2007年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的罗倩说,“有一年我过生日的时,她们集体帮我买了蛋糕,跑到我宿舍楼下大声喊我的名字,和我说生日快乐,我看着那在夜光下的点点烛光,心里真的觉得很温暖。”

    爱要大声说出来

    在感情方面,“80后”的大学生应该要比“70后”更有勇气。

    “电影里郑微那一段,在我的大学生涯里也上演了。”2010年毕业于广西师大汉语言文学系,今年26岁的王诗颖告诉记者,她的大学初恋就是她主动“追”到的。“当时他是我们班少数男生中成绩最好,也是长得最帅的,我第一眼就喜欢他了。”王诗颖说,正如电影里讲述的一样,她在好朋友的鼓励下,也发动了“攻势”,“他习惯早10分钟到教室,每天早上有课的时候,我就会提前20分钟出门,在十字路口和他‘偶遇’,然后找各种机会问他问题,和他讨论、约他出去玩……终于有天晚自习,我看他一个人走,就跑到他面前和他表白了,然后我们就在一起了。”王诗颖说,虽然他们最后因为性格不合没多久就分手了,但想起这段回忆,她还会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青春就给了人一种勇往直前的勇气,不怕失败,喜欢就去争取,这才叫青春。”王诗颖说。

    90后:青春迈开大踏步

    说到自己的青春,“90后”的大学生呈现两种极端,有的喜欢引用时下畅销书《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本书名来形容。他们说青春总是在一点点地“摸着石头过河”。然而,另一方面,“不逼自己,想做就做,我的青春我做主”又成为“90后”自我激励的一句常用口号。在青春的路途上,“90后”们正大踏步地走着。

    青春没有“成功学”

    作为一个连续三届都在本科失业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之列的英语专业学生,今年将从广西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90后”廖乐,大学这4年来从未也不敢松懈。廖乐说,教学楼与图书馆就是她4年中最常驻足的地方。但是,在很多“90后”的大学记忆里,自习教室与图书馆在临考前才会人满为患。“以前特别喜欢图书馆散发的书香味,所以总爱跑图书馆,但是同宿舍的姐妹们大多是临近考试时才会去的。“大家并不觉得学习成绩好就是成功,灵活的丰富的经历最重要。”廖乐说,“以前成功学不都是要读卡耐基的书吗?现在大家才不看呢,都比较喜欢看看娱乐节目,寝室里更多的就是英语、韩语等各种电视节目的声音。”这些“90后”表示,他们的青春不需要“成功学”,只要快乐就好。

    网络让青春格外“独立”

    今年22岁,即将从广西工学院毕业的王婷婷现在一回到寝室,就习惯性地先打开电脑,网络与“90后”大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学里,每个人的青春都格外个性。网购衣服从来不会撞衫。”王婷婷说,大家都没有共同的偶像,也不需要。

    “这是一个信息网络飞速膨胀的时代。有什么事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就都能解决。”大学期间,王婷婷早已习惯24小时把手机挂在网络上。她与相恋3年的男友尽管分隔两地,却也不怎么打电话,她说:“打电话又贵又老土,我们Q聊、微聊啊。”

    也许就是因为网络让交流更便捷,所以毕业那会儿,大家不会像“70后”“80后”大学生那么感伤,因为网络让彼此的距离不遥远。

    记者手记

    曾听过一句话,只有经历过青春的人才会感叹它的美好,正在经历青春的孩子往往浑然不觉。人生阶段性成长中,无论是“集体变老”的“80后”,还是怀念当年穿着帆布鞋的“70后”们,谈起自己的青春,他们都多有感叹。但这些拽着青春尾巴的过来人们,却一致认为,青春可以再从容一些,可以与岁月并肩行走。

    在回顾中,他们都说,青春就是一种体验。正如导演赵薇所认为的:“所谓青春,就是形形色色不同人的青春,青春不属于某一种人,而属于所有人。”

    当今的社会竞争加剧,导致刚踏入社会的青年疲于奔命,对于人生更加深沉的价值与要素缺少相应的关注。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被现实折腾得“兵荒马乱”时,回过头看看,看看那个青春中、在阳光下微笑的自己,我们就应该有继续奋斗下去的勇气。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上一个:桂林会议公司我市正式启动智慧城市建设 重点打造智慧旅游等产业
下一个:桂林会议服务你知道蚊子爱叮什么人吗?被叮咬后应及时消肿止痒
 
 
 
 
友情连接:
广西国旅南宁会议 北海中旅北海会议 桂林火车票 桂林旅游 桂林会议公司 桂林国旅假期 桂林会议网 桂林网站建设
桂林机票酒店预订网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邮政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支付宝 信天游
 
首 页
|
桂林旅游
|
桂林旅游酒店
|
桂林会议
|
桂林旅游景点
|
桂林旅游新闻
|
联系我们
 
旅游许可证: L-GX-100273
网站备案号: 桂ICP备2021002601号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9145030055470159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