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自4月20~24日连续推出“邕城快递乱象”系列报道后,引起不少市民热议,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近日,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南宁市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士就报道所提及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并对如何治理快递乱象、规范行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回应热点
先验或先签、赔偿额度视情况定
自治区邮政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周华东,一直都在关注本报“邕城快递乱象”系列报道,他对市民关注的快递业务中部分至今尚未明确的热点问题作出了解答。
采访中,许多市民对收取快件“先签字再验货”的做法表示不满,担心自己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对此,周华东说,快递方只是履行对商家的承诺,市民在遇到快递人员不允许先验后签时,怨气不应该全部撒在快递员身上,其实他们只是在按与寄件人的约定办事。
“能否先验后签,要看商家与快递公司的合同约定,有的商家为了提高店铺信誉度,允许市民收到快件后先验后收,有的商家则声明先签后验,在承运关系中,快递公司只对合同方的寄件人负责。”周华东说,目前南宁市只有一家快递公司在这一块做了一个新尝试,该公司允许所有收件人不签字就随意拆开快件,如果快件不合意,收件人只要在快递单上签写“不合意”即可。“这主要是快递公司与商家的协议,允许先验后签,但很多快递公司为了多揽生意,就算商家明确要求先签后验,也会承运”。
市民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是快件丢失如何赔偿,许多快递公司对未保价的快递,只愿意赔偿3至5倍运费,说这是“行规”。对此,周华东分析说,《邮政法》确有此项规定,但那只适用于普遍服务,即邮寄一般的信件,而快递不属于普遍服务,它并不适用“3至5倍运费”这种低赔率的处理办法,而应该按照民法相关规定,采用较高赔率赔偿。但消费者如果在寄件前明知快递公司对不保价物品丢失或破损实行的是这样的“低赔率”,仍选择该快递公司邮寄,说明其认可该条款,这种情况要另当别论。
指出难点
“九龙治水”,难解快递行业监管困局
据了解,目前广西取得快递业务许可证的快递企业达到134家,分支机构373个,快递从业人员超过6000人。在南宁从事快递业的快递公司及分支机构已有73家。其中还有10多家物流企业既经营物流业务也经营快递业务。如何监管好快递行业,保障寄件人的权利,成为市民关心的问题,也是行业监管部门面临的课题。
“个个都管,又仿佛个个都管不着,监管起来很难。”提到行业监管,周华东这样感慨。他说,快递业涉及的监管部门太多,有邮政公司、邮政管理局、工商、交通、安监、税务,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部门都不一样,或者不同的细分项管理部门不一,有的则同时由多个部门管理。而邮政管理局很多情况下执法的力度有限,对企业的监管难以奏效。
行业监管的另一个难题是违禁、危险物品的运输和货物的混装,一些物流企业将普通物品与危险品一起运输,许多快递纠纷或损失由此引发。如何监管?4月27日,南宁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陆女士介绍说,南宁物流市场的监管职责在商务局,交通局仅负责运输市场的监管,但在日常的路检中,如发现非法运输违禁物品、危险化学品的,两局都会对非法运输行为做出处理。
陆女士介绍,目前南宁市的货运企业有2200家,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共41家。作为交通部门,他们只对企业的运输资质进行审批,并对非法运输违禁品的车辆进行处罚。严格来说,普通货物是不能与危险品货物混装在一起的,但是由于物流企业众多,多家运输车辆都是在物流园里装载货物,实际操作中车辆装载什么货物,交通局也不清楚。“我们只是在道路上进行检查,源头上的检查还涉及到公安、商务等多个部门,可能会存在交叉或重复执法,因此监管起来难度不小”。
行业展望
“加盟制”转型为“直营式”
“邮政管理局在全区各市县聘请了67名社会监督员,对快递业的服务进行监督。”周华东说,由于自治区级邮政监管人员偏少,快递业在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出现不少问题得不到及时监管,去年全国各省(市、区)增加了3000多个编制给各地市以及城市增设邮政管理局,广西也增加了130多个编制。去年,广西各地级市相继挂牌成立邮政管理局,今年及今后这130多个编制人员将陆续上岗,壮大全区快递业监管力量。
“为了加强对快递市场的监管,全国各省(市、区)设置了邮政业消费者申诉电话12305,快递投诉也可以打这个电话。”周华东称,治理快递行业乱象,也需要快递企业自身的行动,中国民营快递自1992年起诞生,由于受到当时的法律、经营环境和资金的限制,不得不以加盟制为主,混乱的加盟制管理成了快递乱象的根源。逐渐完成快递业的转型,采用直营式管理势在必行。“快递是一个较新的行业,要促使其健康发展,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还要快递企业以身作则,消费者个人也应该参与进来,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快递行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