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节就要到了,节前置备年货,几乎是每家每户的“必修课”。众多商家踊跃参加节前展销会,就是为了在“春节经济”里分一杯羹。
然而,从几篇报道来看,并非展销会里的所有商品都让人放心。上周,林先生在中心广场一展销会上发现疑似用鸡假扮的“长白山爆烤乳鸽”;同一展销会上,周女士又遇到了泡在水里会把水染黑的“东北黑木耳”;而前不久,专门在展销会附近卖假酒的邓某等人也在桂林落网。据他们交代,他们之所以喜欢去展销会,是因为那里“人气高,而消费者警惕低”。因此,市民逛展销会置办年货时,也要和平时购物一样擦亮双眼,小心其中的猫腻。
当然,小心展销会猫腻的责任不能仅仅落在消费者头上。作为展销会的举办者,不能为了收取参展费就“开闸放水”,对参展产品的质量和来历不闻不问;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除了应像新闻中那样,认真对待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也应该像对待实体店铺一样,严格执行各种监督和管理制度,不让节前的展销会成为执法的“真空地带”。
桂林生活网讯(记者陈延明 通讯员张玉保 海燕)市民周女士在市内一年货采购会上买了一种“东北黑木耳”。回家后她发现,这些“木耳”有臭味,放在水里泡,清水都变黑了。周女士觉得上当了,到工商部门投诉。昨天上午,榕城工商所到商家处检查,并将两麻袋涉嫌为不合格产品的“东北黑木耳”依法扣押。
周女士告诉记者,那些“东北黑木耳”,是她18日在位于中心广场的“2013年桂林市首届迎春年货采购会”的“B40”摊位上买的,“那时下午5点多钟了,自己没细看,要了10元钱的木耳就急着回家了。回家后泡点来试下,闻到好臭,第二天一看,泡木耳的水都变黑了。”
事后,周女士找摊主要退货,摊主不给退,她就到消协和工商部门投诉。
25日,记者在榕城工商所见到了周女士带去的“东北黑木耳”。这些“木耳”呈黑色,有一股劣质墨汁干后的臭味。为了验证周女士所说的情况,记者取出两片放入杯中,并倒入温水。一分钟后,杯中的清水开始变色;五分钟后,水泛青;十分钟后,将泡木耳的水倒入空杯,发现这杯水与清水比较,颜色黑得离谱。不仅如此,用水泡过的“木耳”褪色相当严重。现场工商人员都认为,这绝不是正常黑木耳泡后应有的现象。
昨天上午10点,榕城工商所执法人员前往年货采购会“B40”摊位检查。当时,摊位上就摆着两堆“东北黑木耳”。摊主是名中年妇女,她说不知道这些货从哪来,执法人员让她出示相关货品的合格证明,但她拿不出。
随后,执法人员以该摊涉嫌销售不合格产品,依法对剩余的两麻袋“东北黑木耳”进行了扣押。执法人员表示,若摊主能提供该产品的合格证明,可提交至工商所然后领回产品,不然就按不合格产品依法销毁。
昨日上午11点,周女士再一次来到年货采购会“B40”摊位要求退货。商家收回产品,退给了周女士10元。而截至昨日下午6点,摊主未到工商所处理此事。
桂林会议旅游网转 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