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联系我们
 
首 页
桂林会议
桂林酒店
桂林景点
桂林新闻
桂林机票
联系我们
 
  桂林中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热线400 689 1766我们以诚信、专业、热忱、创新为宗旨,真诚为您服务。  
 
关键字
线路类型
价格不超过
途径景点
热门搜索:阳朔 印象刘三姐 三山两洞 桂林会议旅游
桂林一日游 龙胜梯田
桂林酒店
[其它]
¥250
[其它]
¥250
[桂林]
¥160
[其它]
¥250
[其它]
¥250
[桂林]
¥370
[桂林]
¥560
[桂林]
¥850
[其它]
¥380
[其它]
¥316
[其它]
¥560
[其它]
¥680
[其它]
¥530
桂林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新闻 >> 桂林会议培训市民热议桂林有无必要集中供暖 六成网友赞成  
桂林会议培训市民热议桂林有无必要集中供暖 六成网友赞成    
作者:桂林生活网  日期:2013-01-19 10:40:51  关键字:桂林会议培训
 

今冬以来,由于我国南方多个城市的平均最低气温创多年来新低,有关南方城市集中供暖的呼声在网上也愈演愈烈。据《人民日报》就“你支持南方供暖吗”所做的调查显示,赞成南方供暖的网友超过了八成。这些网友认为南方冬天也很冷,需要集中供暖过冬。不少网友还质疑:为何北方能供暖,政府还有补贴,南方人就得忍着,或者自己想办法?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何在?

    与全国其他南方城市一样,今年冬天我市也特别冷。据报道,从2012年12月17日至今年1月7日,我市连续20日平均气温低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今年冬季的冷,从此可见一斑。寒冷的冬天让不少市民和网友也加入了南方供暖这一话题的讨论之中,特别是在有报道称“隔壁”的兄弟城市柳州市已将集中供暖提上议程的情况下,不少市民和网友更是认为桂林不能掉了队。

    网友“訾洲枫树聚”在桂林生活网论坛就是否支持桂林集中供暖发起了投票调查(点击参与投票)。截至昨天中午12点,共有145名网友进行了投票,其中选择“桂林冬天也蛮冷,所以我支持”的网友有90人,占了62.07%;选择“从改造的角度上讲费用太大,而且桂林集中供暖不现实,难度太大,所以不支持”的网友有42人,占28.97%;选择“继续关注”的网友有13人,占8.96%。

    那么,桂林的冬天究竟有多冷?是否真有必要采取集中供暖?近日,记者深入我市部分高校、民居、商场、出租房,进行实地温度测量和采访,并就桂林冬天有无必要集中供暖的话题采访了部分市民、学者和网友。

    现象:这个冬天,真的蛮冷!

    地点:大学生宿舍时间:1月16日上午11时气温:12.8℃

    “你来的不是时候,前几天比今天冷多了。”当天上午11点,记者来到广西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基础数学专业2011级研究生李海燕的宿舍的时候,她正在寝室的书桌旁复习功课。只见她双手戴着手套,左手抱着一个暖手袋,双腿上还放着一个。见记者带去的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是12.8℃,李海燕摇着头说不太相信。

    “桂林冬天的天气实在是很冷,我们都有些受不了了。”李海燕有些痛苦地说。李海燕和室友曹小辉都是典型南方人,一个老家在玉林博白,一个老家在广东湛江,来广西师大上学前,都没怎么尝过冬天冷的苦“你看我的双手都生冻疮了。”李海燕说着脱下手套,露出的右手手指被冻得通红。“以前在老家也生过冻疮,但是没有在桂林这么厉害。”李海燕告诉记者,去年12月份,天气一冷她的手就开始生冻疮,最厉害的时候右手肿得像馒头“教室和寝室都没有空调和暖气,干坐在这里双脚都会冻麻木的。“如果不用热水泡脚,坐在这里半个小时脚就麻木了。”李海燕说,所以她们一到冬天,晚上基本不在桌上看书,书和电脑都搬到床上去了。“我们都是在床上看书上网,这样才暖和些。”

    而室友曹小辉则显得更加不适应。今年冬天每天睡觉前,除用热水泡脚外,她还“动用”了3个热水袋,一起放进被窝暖被子。“这样上半夜还是挺暖和,但到了下半夜就觉得冷了。”她告诉记者,今年元旦后天气最冷的那几天晚上,她都是半夜被冷醒,伸出双手一摸头发上都结了雾。

    由于天气太冷,又没有洗衣机,李海燕和室友洗衣服只能烧热水,有时还要戴上橡胶手套。“这样没有赤裸双手那么冷,但还是很冷。”李海燕说。

    地点:农民工出租房时间:1月16日下午5点40分气温:11.8℃

    “来这边烤烤火,别冷着了。”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农民工蒋述伍在建干路附近城中村阳家里的出租房的时候,他正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烤火,他的小女儿在屋外玩着水。“今天天气还不算冷,前几天那才叫冷。”蒋述伍一边说着,一边招呼记者坐下来烤火。他随手拾起一根木材丢进火堆,不一会儿红红的火苗照亮了昏暗的屋子。

    蒋述伍老家在全州,2006年的时候携全家来到桂林打拼。由于收入不高,还要负担两个上学孩子的生活费,一家人只能在城中村租一间简陋的出租房住“你看这房子到处都有缝隙,不刮风下雨还好,如果刮大风,睡在被窝里都感觉凉飕飕的。”蒋述伍有些自嘲地说。记者环视了这间出租房一周,除了这个火堆屋里再没有其他的取暖设备。“没办法,天又冷,电炉又烧不起,只能捡些柴火回来烧火烤了。”蒋述伍说。

    当记者问他是否赞同集中供暖时,蒋述伍呵呵一笑,称自己和家人已习惯了这样过冬,家里虽然冷,但总比在室外冒着风雨干活要舒服。再说,即使有了集中供暖,他目前也用不起。“家里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花钱取暖这事我还不愿意干。”蒋述伍说。

    地点:漓东街道办事处办公室时间:1月16日下午气温:10.6℃

    一台空调,一个“鸟笼式”取暖器,这是漓东街道办事处某办公室的过冬“标准配备”。1月16日下午5点,天色灰蒙蒙的,一场小雨过后,气温愈发低了(记者走进办公室时并未开空调)。

    40多岁的老黄是漓东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也是复员转业军人,用他的话说就是“身体倍儿棒”。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有些招架不住桂林的寒冬了。记者来到他的办公室时,他刚泡了一杯热茶,端在手里取暖。“没办法,太冷了。尤其是下冻雨那几天,手都冻得通红。平常出去办事我又不习惯戴手套,有时候手指都没知觉了。”老黄一边说着,一边给记者看他红肿的手。“我很发愁,据说今年是桂林28年来最冷的冬天,要是不开空调,我都不知道怎么过冬了。”

    而他的同事———“90后”小秦显然有更多法子应对寒冬。在她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有两个暖手宝,还有一个类似于鞋套一样的暖脚器。小秦说,自己大学是在北方读的,回到桂林才发现室内居然比北方还冷。无奈之下,她准备了两个电暖手宝轮流上阵,还买了一个暖脚宝,只要将它的USB接口连接上电脑,就能利用电脑的电使暖脚宝发热。这样坐在电脑前就不会感觉到脚冷了。“有时候实在冷,我就起来跳跳绳,走动走动,正好当做锻炼。”小秦说。

    地点:净瓶山桥下穿山街道樟木村时间:1月15日晚上气温:9.9℃

    “村子里冷,你多穿点。”1月15日,听说记者要来采访,细心的陈霞凤这么叮嘱道。

    陈霞凤是穿山街道樟木村的居民,家就挨着江边。“夏天是蛮舒服的,冬天就难捱了。”陈霞凤边说边将记者迎进家门。这是一座两层的小楼。平常孩子在外地读书,这栋小楼里就只有陈大姐和她的丈夫住。2010年,两口子经济相对宽裕了,就在一楼装上了空调。很快,陈霞凤发现空调“不给力”,还费电,干脆就不用了。

    陈霞凤说,以前自己是务农的,冬天再冷也得下田。近几年生活好点,就帮人打打零工,做做饭,“越来越怕冷”。怕记者冷,陈大姐拿出火盆,添上了木炭,红彤彤的炭火燃起来后,整个大厅变得暖和起来。“今年蛮冷,还好我有预见,提前买了100斤木炭。平常我没事就夹两块炭,两个人一起烤着,浑身都暖和。但是不能烤太久,也不能把房间里的窗户全部关掉,否则容易一氧化碳中毒的。”

    地点:华荣超市五里店分店时间:1月16日下午气温:13℃

    1月16日下午,华荣超市五里店分店的服务员小肖正忙着将商品摆上货架。由于要统一着装上岗,小肖在制服里穿了厚厚的毛衣,看上去有些臃肿。大专毕业后,小肖找了好几个工作,超市这份工作也是他最近才换的。“总的来说,这里(超市)的工作也不算辛苦,就是要统一着装。夏天还好,短袖凉快,冬天制服就是薄薄一件,里面不多套两件衣服,站在收银台处就会被冻成‘冰棍’。”

    小肖说,平常他负责收钱找零,有摆放货物的活儿也干“动着就不嫌冷,一停下来就觉得冷。”

    小宇和小肖经常值同一个时段的班。小宇表示,店里有规定,不能拿着暖手宝,也不能烤火“让顾客看到也觉得在偷懒,影响不好。”因此,尽管天气寒冷,他们也只能通过多加几件衣服御寒。“要是全部装上暖气就好了。”

    正方观点: 暖气不该是北方的专属

    “南方人说,我们这三度,冷!济南人笑了,说我们这零下三度,冷!北京人笑了,说我们这零下十三度,冷!哈尔滨人笑了,说我们这零下二十三度,冷!加格达奇人笑了,说我们这零下三十三度,这才叫冷!听完大家的回答,南方人淡定地笑着说,我说的是室内!”

    这是网上一则有关天气的笑话。这个笑话有调侃和吐槽的成分,但同时也反映出南方的天气之冷。1月4日-6日,我市市区及县域多地降下冻雨,地表温度一度在零摄氏度上下徘徊。“28年来最冷的一个寒冬”,这让南方的网民直呼“伤不起”。

    在桂林人论坛上,桂林多变的天气成了网友们谈论的焦点。网友“kings108”说,桂林冬天大部分时间都是“要结冰又不结冰的”,空气湿度非常大,北风呼呼地吹,全身冷到骨头里“感觉比北方冷多了”。

    “kings108”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网友们纷纷跟帖表示“感同身受”。那么,大家是否赞同全城供暖呢?全城供暖又是否可行呢?记者就此走访了几位市民。

    漓东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老黄对此持支持态度。老黄说,南北方的划分主要是以秦岭—淮河一线来划分的。从地理学上分析,山脉对南北冷热空气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南方多属于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从经济节能的角度来说,南方不必安装暖气。但在近几年的气候变化中,南方的天气也变化无常,并非几十年前的“温暖如春”。以桂林为例,近几年冬季的平均温度均在0-5摄氏度之间,室内温度为7-15摄氏度,比北方室内温度都要低。因此,在南方安装暖气也无可厚非。

    尹春杰是广西师范大学教师学院教师,也支持安装暖气。作为“南漂”一族,南方的一切都让来自河南的尹老师感到满意。可唯独南方的冬天让她觉得挺难受。“北方是干冷,南方是湿冷。北方有暖气和热炕头,所以人在其中并不觉得冷。在南方,多数是用电暖器或者是空调,空调开久了不仅容易得‘空调病’,而且还耗费不少电能。以办公室为例,如果安装的是1匹空调,连续开8个小时就要耗掉6.4度电。按这个标准计算,要是每层楼、每个办公室都开空调,那么一个工作日将消耗掉多少度电!因此,集中供暖更环保,更低碳。”

    2012年12月27日,广西新闻网刊发了一则消息称,作为南方的城市,柳州明年将实施分布式能源项目,即利用余热余温,通过能源站及管网建设,向用户提供蒸汽、冷风、热水等能源服务,让全城居民和北方居民一样,在室内享受温暖的冬天。这则消息让不少网友拍手称快。土生土长的桂林网友“阿迪达”就很支持这个举措。与其他人的观点稍有不同的是,他更注重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公平性。“安装暖气无关地域,但凭什么我们南方人就要在家穿个大棉袄吃饭看电视的受冷?我的北方朋友来桂林都说特冷,在家和在外面一样,受不了桂林的那个冷,更受不了在家还披个大棉袄吃饭看电视……”“阿迪达”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现南北方统一安装暖气,是自然和社会资源均等化的一个体现。

    反方观点:桂林集中供暖不现实

    有赞成就有反对的。尽管网上调查显示超六成的网友支持桂林集中供暖,但也有很多网友和市民并不赞同桂林集中供暖。媒体人士周先生就表示:桂林这个南方城市不适合搞集中供暖。他说,这几天全国出现大雾阴霾天气,有媒体报道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北方冬天供暖,大量的煤和天然气燃烧,排放的粉尘给空气造成了污染。如果桂林也搞集中供暖,那么肯定也要增加煤炭和天然气燃烧后二氧化碳和粉尘的排放量,这对于旅游城市桂林来说肯定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用冬天短时间的供暖换来桂林空气质量长时间的下降,这是得不偿失的。

    而市民李女士则认为,桂林集中供暖不太现实。她说,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布局已成型,之前没有考虑过要铺设暖气管道。如要重新铺设,这将是个复杂和繁琐的工程,而且投资不少,再加上设备的运营和管理维护都需要经费,搞这么大的工程,一年下来却用不上多少天,实在有些浪费。

    网友“真大脚丫”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桂林应该算亚热带地区的气候,我印象一年当中气温低于10摄氏度的时候也不会超过两个月,低于18摄氏度应该不超过3个月。冷的时间不长的,没有集中供暖的必要。比我们还冷得多的长沙、武汉都还没有搞这些东西,我们有什么理由呢,就算我们不缺钱的话。”

    晓善(网友)说:“桂林不是冷,是因为电费太贵,我们不敢开空调,不敢开取暖器。有那个心思去搞供暖那么大的工程,还不如帮我们解决下生活成本。”

    网友“cctvk4”在桂林人论坛说,桂林冷也就冷一两个月这样,一年就用这几十天,剩下时间谁出钱维护?人家北方大部分是火电,靠余热供暖,我们这边以水电为主,怎么维持持续热能?直接烧锅炉?现在的取暖方式可以做到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人走就关;而集中供暖,24小时不断,不管有人没人。其实现在很好啊,做个大点的火笼,下面扔个20块的取暖器,一家人围坐一起,聊聊天多好。

    而有些网友和市民则认为,政府投入那么多钱来搞集中供暖,还不如将这些经费当做电价补贴,返还给用户。网友“红五月大路1965”就说,在桂林搞集中供暖不太现实,这样工程巨大,恐得不偿失。不如投资多建些电站,降低电费,普及用空调来取暖还比较现实些。

桂林会议旅游网转 http://www.glcits.com

 

 

 
上一个:桂林会议服务桂林计生家庭爱心保险投保量广西第一
下一个:桂林会议公司桂林“绿色能源·智能电网产业园”项目竣工投产
 
 
 
 
友情连接:
广西国旅南宁会议 北海中旅北海会议 桂林火车票 桂林旅游 桂林会议公司 桂林国旅假期 桂林会议网 桂林网站建设
桂林机票酒店预订网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邮政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支付宝 信天游
 
首 页
|
桂林旅游
|
桂林旅游酒店
|
桂林会议
|
桂林旅游景点
|
桂林旅游新闻
|
联系我们
 
旅游许可证: L-GX-100273
网站备案号: 桂ICP备2021002601号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9145030055470159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