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市排水工程处了解到,经过近一年的整治,目前桂林市区道路内涝点已由2011年年底的16处减少为11处。随着一系列治理工程的继续实施,预计明年4月前,桂林的道路内涝点数量将降至个位。
据统计,2007年,桂林市区道路内涝点共有70多处。此后,我市排水部门对每个城区的内涝点进行梳理并采取工程措施进行解决,城区内涝点开始逐年减少。
今年,我市先后实施了滨江路漓江剧院段慢车道内涝整治工程、环城西一路与将军路口车行道治涝工程、自由路七星公园大门段车行道内涝整治工程等。通过埋设雨水管和雨水箅等工程手段,改变了雨水漫道现象,方便了居民的出行。截至目前,桂林市区内的道路内涝点已减少至11处。
现在,一批内涝积水整治工程还在积极实行中。
凯风路是桂林市的“南大门”,旁边是铁路的老边沟。自从铁路报废以后,排水边沟全部淤死。排水部门计划铺设口径500毫米至1米的雨水管700多米,使雨水得以接入下游的雨水管道。
在中山北路与芳华路的交叉口,由于污水管在周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被打断了,上下游的落差达4米,排水不畅造成污水涌入地势低洼的桂林火车始发站。排水部门计划埋设口径1米的管道,解决站广场的内涝问题。
另外,还有不少项目也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黑山立交桥是目前桂林市内环路线的一个节点,也是唯一没有雨水泵房的立交桥,排水部门打算建设雨污水合建泵房,最终实现截留的污水排入污水管网、立交桥雨水进入南溪河的目的。用于解决环城北一路与环城西二路交界口两座隧道之间内涝问题的雨水泵房,也正在积极实施当中。
市排水工程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系列的内涝积水整治工程计划在2013年汛期之前完成,届时,在洪水不超过警戒水位的情况下,桂林的道路内涝点数量将降至个位。
桂林会议旅游网转 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