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秋节不到半个月,市场上的月饼已经提前“抢滩”,竹篮、红纸、铁盒做包装抢眼球,传统工艺月饼受追捧。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今年市内的月饼市场正刮起一阵“复古风潮”,“复古”、“传统”等元素成了各月饼厂商争夺市场的“杀手锏”。
“朴素月饼”蛮走俏
去年,记者走访月饼市场,发现天价月饼鲜少人问津,当中秋节将过,价格便来个三级跳。而市内一些厂家生产的“朴素月饼”却受追捧。昨天,记者再次前往这些厂家探访,发现这些“朴素月饼”面貌不改,价格反而有所提升。
“豆蓉、蛋黄的涨了2块钱,其他口味的基本不变。”在市内某厂食堂门口,市民黄女士手里拎着10盒月饼,她几乎每年都要来这里买月饼,“都是自己吃的,这里实惠,而且是老味道,虽然包装一直很朴素,但味道很不错。”
临近中午,该厂食堂门口买月饼票的人依旧排着长龙。李先生正打算用票到生产窗口换月饼,却被告知要到下午方能领取。该窗口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包装机器一直在运转,但已经忙不过来,“现在还不是最旺的时候,再过几天,那人就更多了。”
伴随“朴素月饼”继续走俏,月饼市场上也刮起一阵包装“复古风潮”。
叠彩路一家饼屋,一种竹篮做包装的月饼很抢眼,盖子上还贴着红纸,包装非常复古。此外,还有一种红色薄纸盒包装的月饼,用绳子绑着,看起来更朴素传统。这两种月饼都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据店员说,这两种都是今年的新品。
市内某连锁超市各分店内,月饼大多设在最显著的位置。几乎每家店都有一种正方形铁盒装的月饼,月饼名称以该连锁超市的名字命名。相比货架上其他品牌的豪华大盒装月饼,铁盒月饼显得很质朴,包装上只有两朵牡丹,象征富贵吉祥,且价格只需几十元。
店内工作人员称,这是该店从去年开始自制的月饼包装,“很简单,但是蛮喜气、蛮传统的。”工作人员说,该超市顾客群大多是周边的居民,正是因为铁盒月饼简单实惠,相比其他数百元的豪华月饼,得到了更多顾客的青睐。
“传统的包装让我们觉得很温馨,传统工艺的月饼让我们吃着更加放心,吃到过去熟悉的味道也让我们激起一些怀旧思绪。”一位正在某饼屋选购月饼的市民说。
物美价廉是个“硬道理”
在市中心一家商场的超市里面,某国际著名甜品品牌专柜上,造型精美的“雪月饼”早早地被摆上了柜台。
这种特色月饼都是冰激凌做成的,8只装礼盒里面共有8种不同口味的月饼,这些月饼不单造型圆润可爱,月饼的包装甚至有还降温、保温的功能,让月饼随时保证最佳口感。但是这么一盒月饼售价却接近700元,实际购买者相对较少。
记者走访市场时候还看到了鲍鱼、鱼翅、抹茶、巧克力等作为馅料的新口味月饼,比起传统口味月饼来这些月饼包装要精美很多,但往往价格却要翻上好几番,而且总是配以“666”“888”这样的价格标签,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市内超市里桂林本地企业生产的传统口味的月饼,价格只需80到100元不等,从走访市场的情况来看,那些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月饼价格要更加“亲民”,许多买月饼自己吃的市民,更乐于购买这种月饼。
一家饼屋的销售商告诉记者,日益高昂的月饼价格让市民“尝鲜”的欲望减少,商家不断推陈出新,但消费者实际买回家自己吃的却很少,越来越多的市民还是希望月饼能够物美价廉。
月饼“复古”理性回归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王修志表示,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月饼市场宣传、消费都存在一个误区,一味追求豪华、高档,这只是迎合一部分消费群体,失去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传统意义。月饼市场在经历过度包装、炒作之后,对消费者来说,会有一个理性的回归。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吃上一个圆圆的月饼,象征着团团圆圆。从自我消费来说,多数民众购买月饼都是为了一定的寓意,他们要的不是豪华的包装,而是氛围。
所以,朴实的、传统的月饼更能唤起这些群体的共鸣。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月饼“复古风”,不但在工艺上返璞归真,价格也变得更加亲民,正是商家瞄准了这一理性消费群体,“炒作、噱头永远只是一时,市场终归还是要回归理性,这是市场的一种规律。”
桂林会议旅游网转 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