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市区内,你随处可以看到扎堆乞讨的人,或者推着自制四轮车卖唱的人,他们活动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或者大型商场门外,妨碍了周边的正常交通秩序,也影响了城市的文明风貌。

这些乞讨人员,他们每人手拿一个小塑料桶,搬个小凳子坐在路边或者站着,一有人经过,便边念叨“给点钱吧”边上前乞讨,大多好心人都会好心地给一些钱。在微笑堂商厦门前或者地下通道出口处,经常聚集着五六名乞讨者,他们还会互相聊天。

这些卖艺乞讨人员的装备都是统一制式,自制的四轮车车上还装着音响,一个下肢残疾的乞丐趴在上面用手爬行,伴随着伤感的思乡音乐,一种悲凉的气氛由然而生。这些乞丐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来回的爬行,沿街不少商贩和行人都给他们捐了钱,

“如果你们生活有困难,就跟我们回救助站,那里有吃有住。”市流浪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劝说这些乞讨人员。“我才不跟你们走呢。”一名“盲人”收起小板凳离开,“步履蹒跚”地走出十几米远,随后,她把竹棍往胳膊下一夹,腿脚利索地走了。
“这些人都是‘老面孔’了,他们经常在固定的一个地方乞讨。”据秀峰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调查,这些人绝大部分是享受全额城乡低保政策的残疾人,有的还领退休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