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去年我区金融融资总量“逆势飘红”,银行存贷款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在我区7项超万亿元指标中占了两项,金融业已经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日前在南宁召开的全区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把金融业打造成为千亿元产业。
连续5年实现金融资本净流入
金融业向千亿元产业跑步前进 近几年,我区金融业令人兴奋的现象是金融主体大幅度增加,金融对经济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金融业已发展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金融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至2012年,我区已连续5年实现金融资本净流入,结束了过去60多年广西金融资本净流出的局面,进入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金融资源的新阶段。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道伟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今后10年将是我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区金融业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有关专家表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新10年扶贫开发,我区有望得到中央更大力度的支持;近年来中央为促进我区发展出台的支持政策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作用逐步显现,前几年开工建设的一批项目陆续竣工投产,目前正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等等,都使我区金融业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
日前在南宁召开的全区金融工作会议为我区金融业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确定了主要目标:着力打造、构建和实现“一千亿、二中心、三高于”。“一千亿”即着力把我区金融业打造成为千亿元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占服务业比重达到12%以上,总量达到1000亿元以上。通过金融业的做大做强做优,促进经济做大做强做优。“二中心”即着力构建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中心,不断提升我区金融业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增强金融业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可持续能力。“三高于”即着力实现金融各行业发展速度高于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高于上年增速,通过金融业的领先发展,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不少专家表示,我区应该抓住当前有利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我区金融业的赶超跨越。
先天不足挑战多
金融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我区金融改革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复杂,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很突出,对我区赶超跨越,特别是金融业加快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有关专家指出。
专家分析,从我区来看,今年经济运行增速下行风险大、控制物价上涨压力大、保障和改善民生难度大,很有可能遇到资金偏紧、建设用地偏紧、能源供应偏紧、企业生产成本偏高的突出问题。
从金融业自身发展看,我区金融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突出表现在金融总量小、基础差、结构失衡和发展不平衡。存贷款余额、上市公司数量、总股本和总市值占全国比例偏低,均低于同期我区GDP在全国的2%左右的占比水平;证券期货业比重明显偏低,信托、汽车金融、消费金融等非银金融机构甚至一片空白;地方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与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对欠发达地区、县域、“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服务仍然较为薄弱。
此外,作为大西南唯一的出海大通道,作为面向东盟的前沿,我区在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的数量、结构和质量等方面,与四川、云南等西部省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我区金融业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和金融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直接间接融资“双管齐下”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建设
“金融业要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方面,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薄弱方面的政策引导、推动、激励和扶持。”自治区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区要通过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大力发展小微型金融机构、放活农村金融市场集聚更多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放手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来实现企业上市的重大突破,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三农”融资难问题。
在加大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上,我区将加强对重点区域、重要产业和重大项目的支持。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两区一带”、“14+10”产业体系及“千亿元工业企业工程”、“十亿元工业企业工程”等的信贷支持,确保这些区域、产业和项目的信贷投放增速高于全区平均增速。
另外,我区还将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带动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积极培育发展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主的小型社区类金融机构,完善财税、担保、保险政策支持体系和差异化监管措施,调动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大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我区重点突破的工作之一。我区将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动区内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场外市场、境外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灵活运用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融资工具,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
在创新融资方式上,我区将大力发展股权投资类企业,加大引进境内外股权投资机构、股权投资基金力度,并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领和撬动作用,引导更多资金投入我区。
金融机构要“扩编”,开放合作需深化
构建和完善普惠制金融组织体系
自治区金融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我区地方金融主体偏少、微型金融主体发展滞后、金融服务不够均衡的实际,要着力构建和完善包括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小微金融等多种所有制、多种成分构成的普惠制金融组织体系。”
引金入桂方面,我区将重点引进实力强的全国性、地方性银行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外资金融机构到广西设立分支机构、业务运营中心和后台服务中心,鼓励和支持证券、期货、信托、保险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进驻广西。继续做大做强做优现有的地方金融机构,大力培育发展新的地方小微金融机构。
“发展新型地方小微金融机构将是我区破解中小企业担保、贷款难题的有效途径。”业内有关人士表示,重点在于加快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积极推进自治区、市、县的多层次、多成分的融资性担保体系,以及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县域特别是“三农”的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我区金融开放合作水平的重要举措,我区将着力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人民币结算中心、离岸金融中心、投融资中心和金融合作与信息交流中心,形成金融机构集聚、市场发达、信息灵敏、设施先进、服务高效的中国-东盟金融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把南宁打造成为立足广西、辐射西南、服务于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域,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设立广西‘中国-东盟金融合作试验区’”。有关专家表示,我区要重点利用好跨境贸易人民币阶段试点政策,积极推动人民币在东盟的区域自由化,加快将广西打造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人民币结算中心,同时,加快组建和设立中国-东盟货币区域银行间挂牌交易式平台、国际股(债)权交易服务中心等各类金融要素交易平台。大力鼓励“走出去,引进来”,全面提升我区金融开放合作水平。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