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即将到来。日前,市民政部门召开相关会议,部署今年清明节祭扫服务工作。从即日起到4月15日,我市殡葬系统启动“行风建设月”活动,旨在切实提高我市殡葬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殡葬服务需求,保障清明节祭扫活动文明、安全、有序。
以优质服务保障平安清明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清明节祭祀活动将更为集中,车流量、人流量将更大。据市民政部门预测,清明节期间出城扫墓的人数将达到25万至30万人次,车流量将达3万多台次,两项指标预计将比去年增加15%-20%。
为了能让广大市民度过一个平安、文明、和谐的清明节,此次“行风建设月”活动的主题为“惠民、绿色、人文”,市民政部门将通过一系列规范、文明、诚信、优质的服务,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增加社会认同感和满意度。
据了解,在清明节期间,我市殡葬系统将进一步落实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六公开”制度,实行“阳光服务”,并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和布局,增加便民设施。此外,市民政局要求各殡仪馆、公墓提前制定清明节接待和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并在清明节前对殡仪馆、公墓等场所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清明节期间,市民政部门还将继续设立观察点,对重点时段的祭祀人数、机动车流量、祭祀方式、祭祀服务内容、对市容市貌和城市管理带来的影响等进行观察,发布相关服务信息,为市民出行扫墓提供方便。
倡导文明祭扫绿色殡葬
今年清明节,市民政部门继续倡导市民选择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发现和培育受群众认可和欢迎的绿色节地葬法,引导群众文明节俭治丧,革除丧葬陋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殡葬。
为了方便祭祀群众,倡导绿色清明,今年清明节期间,市民政局负责人建议广大市民可以通过网络祭祀、家庭追思、社区公祭等新形式,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内容融入到现代文明的形式之中,减轻公墓集中祭扫的压力;也可以通过鲜花、诗赋、信函、音像等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仰,减少祭扫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减少火灾隐患。
基本服务和选择性服务分开
随着清明节的到来,祭祀服务场所的收费价格受到了市民的普遍关注。市民政局要求各殡葬服务单位严格执行价格政策,不得借清明节哄抬价格,对服务收费和商品价格要明码实价,合理控制批零差价,坚决制止漫天要价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实行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分开,殡葬服务单位不得捆绑、诱导消费。属于政府定价的要严格按定价收费;属于选择性收费的,必须与事主签订收费协议,全面实行“阳光殡葬”,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
清明节期间,市民政局还将对殡葬服务和用品价格进行监管和引导,对收费项目不合理、服务内容不明确、服务用品价格虚高等问题进行清理整顿。
面对即将到来的清明节祭祀高峰,市民政局负责人提醒市民,根据自身情况尽量采取错峰祭扫,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拥挤和交通堵塞,共同打造一个平安、文明、有序的清明节。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