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市进行公交线路调整,变化的线路有100路、28路、30路、21路等,而31路和15路也暂停营运。这是继2010年9月1日,我市公交线路调整后的一次大调整。
从周一开始,100路、28路调整后的线路已经开始运营,有市民叫好,也有市民叫苦。昨天,记者坐公交车进行体验,感受线路调整给市民带来的“便”与“不便”。
记者体验之100路
方便:很多居民不用再换车了不便:市中心到体育中心要绕路
原先由芳华路口到天鹅塘的100路车,到达桂林火车站后,改为左转上海路向东行驶,经体育中心到高新区内的政务服务中心,将高新区板块与北边连接。
昨天下午3点30分,记者来到芳华路口等候100路,原本五六分钟一趟的公交车却推迟发车了。
下午3点47分,一辆100路从附近车场开了出来。记者上车后询问司机为何会延迟发车,司机董师傅无奈地表示,现在他们要经过穿山桥,“桥上车道太窄,很难通行,一不小心就会发生追尾,容易堵车。”而前面的车回不来,他们也发不出去,碰到上下班堵车高峰,发车时间只能一拖再拖。
下午4点48分左右,车子抵达终点站。董师傅说,线路调整后,他跑一趟要比平时多花30至40分钟的时间,由于主线路未改变,而调整时间不长,许多市民并不知道线路调整一事,所以乘客量还未有太大变化,“现在到火车站以后,乘客都比较少了。”
据称,线路调整后,目前100路线路较从前增加了2辆车、4个司机。
市民声音
对于100路调整,在乐群路口上车的江阿姨颇有意见。“我经常到体育中心游泳的,平时都是坐31路,直接从十字街往东,大概20分钟这样就到了,现在线路一调,路远了,车子好难等。”江阿姨说,她下午4点半前到达游泳馆方能进场,“今天看来是游不成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对你不利,对人家可能是有利的。”听见车上市民对100路线路调整持反对意见,市民龚先生提出了异议。他说,现在乐群路一带市民去体育中心的确是远了一点,但是对北极广场、火车站一带的人来说是方便了,因为不用再转两三趟车。
记者体验之28路
方便:到市中心多了一条线路
不便:望城岗一带居民反映乘车难
28路车从南边的金地球市场出发,穿过高新区,终点由栖霞路延伸至十字街。
昨天早上7点半左右,正是上班高峰期,记者在漓江路观察了3辆开往十字街的28路车,发车间隔在10分钟左右。7点44分,记者跟着上了公交车,车上座位已经坐满了人,走道上也站了七八个人,车内还算宽松。到七星公园花桥门口后,28路不像31路车左转至解放桥,而是直行开往栖霞路。一男乘客惊慌失措地起身,觉得不太对劲“这车不到十字街了?”旁边有人告诉他,“要绕一圈。”男子很疑惑地说,“明明左转就可以上解放桥,为什么转到这里?”原来他看到28路会到十字街,却没有注意要绕行栖霞路。记者掐了下时间,原本乘坐31路到市中心的乘客,因为此站,多花了2至3分钟时间。
市民声音
对于终点由栖霞路延伸至十字街的28路,让在市中心工作的杨先生很受惠。因为工作需要,他经常要在净瓶山大桥和市中心间来往。以前,最头痛的就是坐车,根本就没有直达车,只得中转。对于这次线路调整,杨先生觉得方便了自己,因为28路可以直达。
可取消31路,却让很多市民抱怨,特别是住在辅星路、望城岗一带的居民,他们认为28路并不能完全覆盖原31路线路。原女士说,因为28路没有了望城岗站,他们坐车不得不多走一站的路程。董女士一家人住在世纪新城,以前从家里走出来,两三分钟就可以到毅峰路站,然后乘31路到市中心。可是从19日开始,她得到高新区站上车,走过去要10来分钟。
记者体验之301路
方便:线路重合选择更多
不便:弄得人晕头转向
除了本周已调整的100路和28路,同样受关注的还有上个月开通的新能源公交车301路。301路公交车由川东一路尾始发,经北极广场绕行芦笛路、九岗岭,经东安街口、香江饭店路口后向机场路行驶,终点为琴潭客运站,沿途共设24个站点,一个月过去了,它的运营情况如何?
下午2点整,记者在群众路口搭乘一辆由南往北行驶的301路公交车。车上的大半座位已经坐了乘客,粗略数数,约有18人,然而对于这辆拥有31个座位的车而言,还是显得比较宽松。
从群众路到终点站,一路上还需经过9个站点。但在这些途经站点上车的乘客并不多,仅仅只有5人。
20分钟后,车辆抵达终点站。这时,除了记者和司机,车上只剩一名乘客,而其他大多数乘客都在火车始发站下车。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记者算了算,301路平均每7分钟发一趟车。下午2点35分左右,记者坐上开往琴潭车站的301路。一路上,乘客上上下下,但车内的总人数始终没超过12人。50分钟后到达终点站。
记者从司机石师傅口中了解到,301路由北极广场至火车始发站这一段路程,分别与1路、18路、32路、99路公交车线路重合。而从西凤路口到象山区政府这一段路程,又与1路车线路重叠。
301路公交司机表示,乘客不多可能是因为新线路,市民不熟悉的原因。
市民声音
罗小姐家住群众路,在叠彩商贸城经营一家布艺店。她说,如果赶时间,哪辆车先来她就坐哪辆车,除了18路的票价是1元,其他几路经过的公交车票价也都是2元。“现在的公交车线路多,弄得人晕头转向,虽然影响不大,但是感觉路线都差不多,是不是太浪费资源?”
线路整合,是扩大覆盖还是为节约成本?
由于此次公交线路调整,主要是将部分线路延伸合并,有些感受到不方便的市民质疑,“是不是公交公司为了节约成本?”
昨天,市公交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梁先生对记者说,这次线路的改变,根据城市发展和线网规划来完善公交系统,并非节约成本。这其中,又主要调整了高新区板块,因为近年来,高新区发展较快,各种居民居住区、办公区以及体育馆等等,使得这里的公交需求量增大。
“之前,这个地方的公交线路主要是按支线车辆来布局,比如之前的23路、31路、28路等,而这次调整,根据‘围绕主干线’布局的思路,主要是将各支线车延伸或者由更大的主干线覆盖。”他介绍,由于主干线车辆为双层车或大容量车,而且到站频率在3至4分钟,相比于支线车8至10分钟的密度,方便了乘客。
而此次调整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因为线路的整合,使得两地之间的转乘减少。
针对市民们提出的线路调整后的不便之处,梁先生表示,“调整确实可能会对一些小线路的部分人群造成影响,我们也正在逐步搜集居民意见。比如市民提到的望城岗站,在现场观看后,如果不存在安全问题,将考虑重新加站。”
线路延伸后,如何保证车辆载客量,解决拥挤度问题?梁先生称现在正将28、30路等更换车型,由7米车换为9至10米车型,同时,会加大对这些车次的发车频率。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