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招聘会现场。
昨日,我市第57届人才交流大会暨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吸引了480多家用人单位进场求贤,推出了1.3万多个岗位和2.1万多名求职者展开“双向选择”。经统计,约8000人和用人单位达成入职意向。
企业打出“亲情牌”
“本地就业,可常回家看看。”“儿行千里母担忧,当地就业解母愁。”在招聘现场,记者看到,多家桂林企业用横幅打出“亲情牌”。一家机械制造公司招聘负责人说,本地企业在薪酬上无法和珠三角的企业PK,但是,只要薪水相差不太多,本地企业还是有招人优势的,亲情就是重要的一环。一名曾到广东打工多年的应聘者坦言,在本地工作比较有归属感,有“主人”感。在外地,总有一种漂泊感。看来,“亲情牌”还真是招人的一张好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亲情牌”更适用于年龄稍大、准备在家乡结婚、在外打工多年的人;对很多没有什么牵挂、未曾打拼过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哪儿有发展机会就去哪儿仍是主流想法。广西师大一名姓李的应届毕业生说,大城市机会总要多一些,个人的发展空间和上升机会也更大,所以还是青睐到经济发达的城市找工作。
市人力市场负责人认为,很多人看重亲情,给本地企业招工带来了一定的“利好”。但是,对求职者而言,薪酬和个人发展空间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随着今年湘桂铁路复线的建成和2014年贵广高铁的通车,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往来于发达地区,“亲情牌”就不一定能留人了。比如在恭城,高铁建成后,到桂林要一个小时,到广州也只是一个多小时。因此我市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壮大企业实力,做到既打“亲情牌”,也给高薪酬,才能提高在市场中的人才竞争力,才能揽到更多的人才。
跳槽成职场常态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有不少企业是招聘会的“常客”。一家餐饮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说,之所以几乎场场必到,着实是人手不够。人手不够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入职不久,刚刚熟悉工作,却辞职了。
据了解,餐饮业和服务业的跳槽现象最为常态,对众多企业来说,员工做了一年、半年甚至3个月就跳槽已经是见惯不怪了。记者随机问了20多名已和用工单位签订就业意向的求职者是否有跳槽准备,半数以上的人回答说,一定会,“不会像老一辈那样,一辈子都在一个单位做事。”而跳槽理由是:尝鲜、挑战自我。
记者采访中发现,自我意识较强、追求个性也是年轻人辞职跳槽的原因。在一家通讯公司工作多年的刘小姐正准备辞职,她告诉记者,跳槽的原因是不想上倒班,不想下班后占用自己的时间接受公司的培训。员工之间出现隔阂、被老板批评、老乡朋友邀请到别的地方看看等都是跳槽的原因。
“对很多服务型企业来说,招工成了常年的事情,‘短工化’越来越突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名多年负责组织招聘会的工作人员说,对新一代年轻人来说,高流动性和高脆弱性非常明显。
为了留住员工,很多企业采用了做够一年就发年终奖的方式。永福一家科技公司为了让员工安心,在招聘现场使出了新招,用车辆搭乘前来应聘的求职者到工厂去参观,让求职者根据看到的岗位实况来确定自己应聘的岗位。其招聘负责人说,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向求职者表示他们求贤的诚意,二是让求职者更好地找准岗位,更好地和企业实现“双向选择”,三是让求职者更真实地体会企业的文化。
企业留人需要多想办法
不少企业表示,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利润空间处在下降通道,但是员工对工资的诉求一直在上升,除了给工资,还要管“五险”。一家服装厂负责人说:“在目前的利润下,实在是涨不动了。”
但是,求职者则不这样看。在他们看来,薪酬虽然比往年涨了一些,但是现在的生活成本高。前来求职的一名陈姓同学说:“现在什么都贵,不是我们好高骛远,而是没有1500元一个月,实在难以安排生活。”
市人才市场一名负责人说,劳动力无限供应的时代过去了。目前,“求职难”与“招工难”并存。“求职难”是缘于一些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招人就要马上能用”的要求;“招工难”缘于企业无法满足求职者对薪酬、自我价值等方面的诉求。目前,我市的企业在薪酬上是难以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竞争的。但是,可以从“软环境”入手,解决好员工在住房、医疗、孩子教育等方面问题,这样即便在实际收入方面没有经济发展城市的优势,也能留住不少人才。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