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日前通过国家湿地专家委员会的评审,目前已呈交国家林业局进行最后审批。这标志着我市对会仙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又迈出了一大步。
昨日,自治区政协主席马铁山率领督查组来到我市,就提案《关于加强桂林会仙湿地保护,维系漓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办理情况进行了督查。在相关汇报会上,这一消息的公布,让与会人员都欢欣鼓舞。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总工会主席李达球,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广西区委主委彭钊,市领导刘君、李志刚、粟增林等参加了相关活动。
据了解,会仙喀斯特湿地位于临桂县及雁山区,古桂柳运河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湿地分布之广大,山水景观之秀美、历史文化之深厚,在全国乃至全球峰林岩溶地区罕见。会仙湿地是漓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漓江之肾”。宋朝时期的会仙湿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目前,仅剩6平方公里。
这一情况,被自治区政协委员们看在眼里。在去年召开的广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农工党广西区委提交了提案《关于加强桂林会仙湿地保护,维系漓江水生态系统健康》。该提案被自治区政协列为重点提案,交由桂林市政府、自治区水利厅、自治区林业厅共同办理。
一年多来,我市加大了对湿地生态保护的力度,也加大了保护宣传的力度,使得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围湖造塘、造田、建房等现象得到了控制,湿地水域退化现象也得到了改善。
目前,我市已成立了会仙喀斯特湿地综合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并将会仙湿地保护列入我市“十二五”规划,同时列入世界旅游城总体规划建设项目之中。近日,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正在等待国家林业局的最终审批。
当天,马铁山一行深入会仙湿地进行了实地视察,并详细了解了世界旅游城关于会仙湿地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座谈会上,马铁山对会仙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提出建议:进一步加强领导,有效推进会仙湿地的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完善湿地保护的有关政策措施,为推动湿地保护创造良好环境;自治区有关部门要继续密切配合,从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大力支持会仙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切实帮助桂林市、临桂县解决保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君表示,桂林市将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局尽快批复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的申报方案,以尽快实施《总体规划》,推动会仙湿地的保护列入到国家层面,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