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下午4点,老师带着一批学生共25人上了这辆校车,而校车的限载人数为19人。
11月16日,甘肃省正宁县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牵动国人神经。一辆核载9人实载64人的幼儿园校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后,共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其中19名死者是幼儿。
在这一组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还有无数个悲痛的家庭。校车是否安全这一话题,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记者了解到,目前整个大桂林一共有校车275辆,其中85%集中在民办幼儿园。这些校车运行是否安全?各相关部门又是如何监管的?近日,记者对我市校车安全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
“顶风”违规的超载校车
11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七星区普陀路一所小学旁,观察该校校车运行的情况。从下午4时到6时许,记者看到该校校车往返送了5趟学生。
当天下午4时许,一辆黄色中巴出现在校门口附近,车身印有“校车”的醒目字样,并且写明“限载19人”。记者观察到,校车上配有一名司机和一名跟车老师。记者细数了每趟送学生的人数:第一批上车的学生一共有25名;第二批有22名学生;第三批有20名学生,其余两批上车的学生数量均未超过18人。
18日早上,记者来到八里街八定路一幼儿园门口蹲守。8时许,一辆车牌号为桂CJ97××的面包车停在幼儿园门口,该车车身并未涂有校车标识。车刚停稳,一名老师模样的女子走到车门旁,将车上的小朋友逐个抱下车。记者细数了一下,除了司机外,从车上下来的小朋友至少有15人,其中两名小朋友坐在副驾驶座上。随后,记者通过交警部门查询得知,该车核载人数为7人。如此看来,这辆面包车当天载小朋友的人数已远远超过了核载人数。
综观近两年,全国各地发生的校车事故令人触目惊心。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了部分校车事故事例:
今年3月,在北京门头沟地区,一辆核定载客49人的客车载着81名幼儿园师生,以98公里的时速撞上路边的施工围挡,造成一名男童死亡;
去年12月27日,湖南省衡南县松江镇东塘村,一辆搭载20名小学生的三轮摩托车冲到桥下,造成14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重伤;
去年2月26日下午,江苏省如皋市郭园镇发生一起惨剧,7座的校车内竟被塞进了26个孩子。上车10分钟后,4岁女孩吴某因车厢内拥挤发生呼吸困难,最终不治身亡……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袁桂林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一年来,因为校车问题引起的伤亡人员总量,要超过我们国家报道的黑煤窑矿工的死亡数量,这个数量是很惊人的。
血淋淋的教训,本应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记者暗访的以上两所学校的校车超载现象,实在并非个例。今年9月7日,七星区交警就曾查处一起校车超载事件,七星区某私立小学核载19人的校车上竟塞了65人。而且,该校的校车6月份就曾因超载被交警查处过。9月21日,象山交警联合象山区安监局、教育局共同开展校车安全隐患整治行动,短短两小时内就查处了两起校车违章行为,一辆是超载,另一辆没有行驶证且涉嫌套牌。
校车的隐患有哪些
我国颁布实施的《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中,对“校车”曾做出明确定义:用于运送不少于5名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机构的学生及其照管人员上下学的客车和乘用车。按乘坐对象分为幼儿校车、小学生校车和其他校车,按车辆属性分为专用校车和非专用校车。
桂林市公安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综合股的云警官介绍,专用校车车身喷成黄色,而且车身、车头等部位印有明显的“校车”统一标识;非专用校车不需将车体喷为黄色,但要求车上挂有校车外观标牌,两类校车都需在教育和交警部门备案。
教育部门和交警部门对校车的属性也有一致的认同:专用校车是专门用于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车辆,而非专用校车只是学校与车辆所有人达成协议,在上下学时接送学生,其余时间车辆可自行安排。
记者从桂林市教育局获悉,整个大桂林一共有校车275辆,已统一标识的有120多辆,未统一标识的有140多辆。
潘女士(化名)是八里街一家民办幼儿园的负责人,2005年开始接手该幼儿园。这些年来,该幼儿园一直是以签协议的方式,租赁一辆面包车接送学生。“接送学生途中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幼儿园本来不想接送的,但不少家长有这一要求,我们才勉强答应。”潘女士说,近几年幼儿园竞争较激烈,一些民办幼儿园以优惠的交通费接送学生,达到争生源的目的,对于校车安全却有所忽视。
灵川县乐艺幼儿园已办学10年,是该县县城少数拥有专用校车的幼儿园之一。该园副园长秦春艳分析了部分幼儿园不愿配专用校车的原因:专用校车成本过高。以该园为例,校车是一辆14座的金杯车,每月油费花销约4000元,专职司机约2000元/月,专职跟车老师500多元/月,再加上车辆定期保养维修费用,专用校车每月约开支7000元。而幼儿园有45名需要接送的孩子,每人每月的接送费用为60元。如此算来,专用校车每月在开支方面都会出现亏损。“尽管校车是填钱运行的,但孩子的生命安全还得放在第一位。”秦春艳说。
按规定,凡是校车都需经交警部门审批,并在教育部门备案。但从记者几天采访的情况来看,一些幼儿园、学校存在私下与车主协议接送学生,并不经教育和交警部门审批的情况。更有甚者,一些家长合伙租赁车辆接送孩子的现象也有。
记者从灵川县教育局了解到,八里街一带共有19所幼儿园,仅有3所幼儿园的校车备了案。
校车监管难在哪里
记者了解到,目前桂林的校车实行教育和交警部门联合管理的制度。教育部门主要负责校车登记备案、日常的监督管理;而交警部门则负责校车、驾驶员资质的审查、批准以及日常校车运行的监督管理。
云警官介绍,校车申报的程序是先经教育部门把关审核,再由公安交警部门检测车辆安全性能,以及审查校车驾驶员资质。在审批阶段,交警部门对核定乘员人数、驾驶员近3年交通违纪计分情况、近3年发生交通事故情况等条件,都会逐一进行把关。“凡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审核都通不过,从源头上杜绝校车安全隐患。”云警官说。
尽管如此,相关部门在谈及对校车日常运行的监管工作时,仍表示“比较头痛”。灵川县教育局一位姓朱的工作人员说,如果发现超载、不经备案使用校车等违规现象,教育部门仅能责令校方整改,并没有强制性的执法权。
而市公安交警支队一位姓刘的负责人表示,校车管理是学生交通安全的一部分。近年来,桂林交警部门深入学校、社区,向广大市民宣传交通安全,并一直坚持“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在这两年开展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中,也有专门关于学生安全的监管工作——— 护卫天使行动。七星交警所办起的“少年交警学校”,就是一个抓学生交通安全的鲜活例子。
2009年,交警部门曾排查全市校车情况,并做好了登记备案。“有些校车出现变动,却不来交警部门审查备案,很难动态地掌握每辆校车情况。”刘警官说,尤其是一些“黑校车”的出现,让交警部门路面巡查难度增大。交警呼吁大家共同监督校车,只要发现其有违规行为,及时举报,交警部门将严厉打击。
所幸的是,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后,桂林市交警和教育部门积极行动起来。11月18日,市教育局召开了5城区校车安全紧急会议,要求近期集中对全市校车进行全面检查。而市交警部门以例行检查结合路面巡查,对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乘车情况进行安全普查和重点整治。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