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径比赛现场
昨天是本届区运会田径比赛正式开始第一天,桂林田径队派出了多名选手参加100米、400米、1500米、跳远、铅球等项目。在铅球和跳远比赛中,桂林队均有金牌进账。从表面上看,在开赛首日即收获三金,感觉上还不错。但桂林田径队的莫教练告诉记者,虽然守住了优势项目,但桂林田径必须重视断层问题。
优势项目缺乏稳定性
昨天的田径比赛,除了跳远获得一枚金牌,桂林队另外两块金牌均来自传统优势项目铅球。15岁的韦子雄获得男子铅球乙组冠军,在女子乙组比赛中,15岁的唐群容更是在提前两投的情况,轻松拿下这枚金牌,她还试图冲击12.16米的广西纪录,但遗憾没有成功。
那么,桂林铅球在广西已经没有对手了吗?这样的成绩放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属于什么档次?
当记者把这些问题抛给国家级田径裁判、桂林市体育局特聘田径主教练李英贤教授时,李教授表示,桂林铅球在广西确实处于领先水平,但这并不是什么可喜的事情,我们与全国水平还相差太远。
李教授说:“虽然拿到金牌,但是其他对手水平不高,我们的队员在比赛中稳定性也不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运动员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导致在比赛中动作变形。对此,李教授表示今后要加强基础训练把基本功练扎实。
田径选手面临选材难
众所周知,广西田径的优势在短跑等项目上,按理来说在青少年比赛中,区内各城市应该竞争得十分激烈,但是在100米、400米、1500米男、女甲乙丙级别比赛中,桂林虽然派出了选手参加比赛,但没有一个人夺得金牌。难道桂林在这些项目中没有高手吗?
谈及这个现状,桂林田径队的莫教练有些神情严肃。他说:“我们短跑水平要想有更大的提高,挑选好的苗子至关重要,但是苦于后继无人。”
近年来,桂林市体育局培养了多名田径中级教练员,还聘请了2005年江苏全运会女子400米第三名陈翠玉当教练,但是却无奈遇到了青少年田径选手选材难的问题。
莫教练说,为了选材,他们几乎绞尽脑汁,首先是靠各个学校的推荐;其次他们会在桂林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寻觅有潜质的在校学生;第三,篮球运动员身材较为高大,所以他们还会去关注青少年篮球比赛。如果实在找不到人,他们只有一所一所学校去问。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现在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从事体育运动,这才是他们最头疼的事。
莫教练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田径运动,让家长认识到只要肯投入,练田径的孩子未来也会有很好的前景。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