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侨资企业广西桂林吉福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燕玲陪同下,广西桂林市侨办副主任余治水率相关工作人员就“万侨助万村”项目罗汉果种植基地管理模式、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等问题,深入桂林市临桂县中庸乡、宛田乡进行实地调研。
2010年开始,侨资企业桂林吉福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罗汉果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在临桂、龙胜、灵川等10个县建立罗汉果种植基地8000多亩,100多个自然村4000多个农户种植由该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并回收果品的罗汉果,种植户户均每亩年收入8000元,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因此,罗汉果种植被农户尊称为发财产业、致富产业。
在临桂县中庸乡桐木村罗汉果收购点,桂林吉福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果品收购人员正忙于清点罗汉果种植户交来的鲜果,然后把大果、中果、小果分装在竹框里,并按事前签订的合同价把钱付给农户。见此情景,余治水高兴地靠上去与正在低头数刚领到手的果钱的村民于带喜聊起来。当了解到于带喜全家今年种有15亩罗汉果,正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力争明年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时,余治水称赞他有眼光,勉励他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随后,余治水来到临桂县宛田乡庙坪村牛江塘屯肖小萍家位于半山腰的果园考察。肖小萍家种植罗汉果20亩,预计今年纯收入在8万元以上,是当地罗汉果种植大户之一。期间,余治水边听情况介绍,边细心察看,较全面了解肖上萍家罗汉果种植、产量、销售等情况,为肖小萍家取得的良好收成感到由衷的高兴。
余治水表示,桂林吉福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行的“公司+基地+农户+罗汉果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既给广大农户创造了致富的机会,又解决了公司的原料供应问题,是双赢的举措,是较成功的“万侨助万村”项目,桂林市侨办将对其先进做法进行总结推广,引导更多的侨资企业参与到“万侨助万村”活动中来,为推动桂林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