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垃圾费了!! 漫画 那艺田
每天晚上,居民将家里积累了一天的垃圾装袋放在家门口。次日清早,环卫工人登门把垃圾收掉。对于这个生活片段,绝大多数市民早已司空见惯。从1988年开始,桂林在全国率先实现上门收垃圾服务,至今已经实行23年了。
“桂林垃圾模式”大获成功后,全国各大城市也相继跟进。直到今年,全国还有廊坊市等城市,刚刚开始试点生活垃圾上门服务。
如今,桂林市部分住宅小区的垃圾上门服务却遭遇尴尬。一方面,部分老小区、城中村的垃圾上门服务出现中断,生活垃圾被居民随意倾倒在外,居民意见纷纷;另一方面,环卫工人抱怨垃圾费收不上来的声音有增无减……
“上门收垃圾”断档现象频生
“以前大家都是把垃圾装袋放在门口,等环卫工人上门收的,现在多数人直接把垃圾丢在楼下,环卫工人也很少上门收了。”11月7日下午3点多,家住西山路南巷33号居民区的朱女士说,该小区约有80户人家,但是现在只剩一两栋大概20多户能继续享受这项服务。
记者在该小区看到,整个小区仅门口有一个垃圾桶,里面已塞满各种生活垃圾。居民们的生活垃圾或堆在墙角,或堆在绿化树下,散发出阵阵恶臭。门卫值班员唐女士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已持续两年了。
负责该小区垃圾收运的环卫工人李玉香告诉记者,对小区所有住户的垃圾,她原本都一一上门收取。直到近两年,有业主认为环卫工人上门收垃圾,对住户的安全构成威胁;还有人认为将垃圾丢放在门口不卫生,宁肯自行将垃圾拿到楼下丢。于是,她才开始“针对性”地上门收垃圾。一些居民不定时地将垃圾扔在小区内导致环境污染,这种情况她也管不了。
居民的话证实了李玉香的说法。4栋的刘女士说:“以前我们将垃圾堆放在门口,老鼠会把垃圾袋咬破,生活垃圾洒满楼道,不卫生也不方便通行。还有,曾经有小偷装作环卫工人进入小区收取垃圾服务费,有些居民就挨骗了……”
对此,也有居民表示不满。朱女士认为,她交了费就理应享受应有的服务,何况上门收垃圾本就是便民服务,使得居民的生活垃圾不用“落地”,是对环境卫生最好的保障,一旦不实行,小区整体的环境卫生难以维持。
同样的情况在市内其他小区屡见不鲜。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七星、秀峰、叠彩、象山等各个城区的部分小区,发现清风小区、施家园以及信义路一带居民区,同样存在生活垃圾乱扔的现象,尤其以没有物业服务的老小区为多。
据了解,目前,市内一些老小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缺乏管理,安全问题突出,居民安装铁门等,影响环卫工人上门服务;二是大量租户不愿意交纳垃圾费,将垃圾随意倾倒;三是环卫工人与居民之间的矛盾,收费或者收垃圾过程中,不够理解包容,从而影响了服务质量。上门收垃圾服务因各种原因遭遇瓶颈。
物业管理下的垃圾收运“新模式”
其实,同样的现象也长期存在市内部分物业管理小区,尤其是中高档的新开发小区,这里已鲜见环卫工人挨家挨户地上门收垃圾。物业公司的介入,使得一种垃圾收运“新模式”在部分小区产生。
这些小区的物业公司往往在单元楼下设置垃圾桶,要求居民统一将垃圾倒入垃圾桶,由环卫工人统一收运。
刚搬入“桂湖景苑”小区1年半的王女士已向物业公司缴纳了1年的物业管理费,这项费用里包含了每月7元的垃圾处理费。交费时,物业公司提醒她,垃圾需要她自己拿到楼下的垃圾桶倒掉。
李先生所住的“公园林涧”小区,物业公司同样代收垃圾处理费,不过是与物业管理费分开的。李先生说,他到物业公司交物业管理费的同时,也把垃圾处理费一并上交,“小区里面大多数人都是这么交的。”
对于环卫工人不再“上门”服务一事,这些小区的大多数居民都表示接受。“小区里面有很多垃圾桶,平时上班、买菜下楼的时候就顺手带上垃圾。”王女士说。
这种“新模式”下,不论是垃圾收运方面,还是上门收费问题,物业公司都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卫站提供了协助。而据了解,这种协助并不是无偿的,目前市内但凡代收垃圾处理费的物业公司,均与辖区环卫站之间存在协议关系。环卫站对于收缴率有一定要求,物业公司则从中获取一部分回报。
尽管物业公司代收费用会进行截流,但环卫站依旧在不断寻求这样的合作。七星区环卫站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高档小区都装有程控门,而且保安层层把关,如果没有物业公司的配合,环卫工在收垃圾和收取垃圾费时,难度都比较大,还不如让物业公司代收。
收费难成最大瓶颈 “捆绑”议题迟未获批
52岁的陈恭平是象山环卫站的环卫工人,目前负责香江小区的垃圾收运工作。对于收垃圾的艰辛他没有一句怨言,而每到收取垃圾费时,他却觉得头疼和无奈。
“今天我跑了24户人家,只有4家交了钱。”11月4日,陈恭平无奈地表示,平均每天只要交两毛多钱的垃圾运收服务费,香江小区220多户人家,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愿意缴纳。上门收费吃“闭门羹”,已成为他的家常便饭,自打做环卫工作以来,这件事已经困扰了他15年。
从实行之初到上世纪90年代,我市垃圾处理费的收缴率达到80%以上。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收缴率不断走低,近年来一直在68%左右徘徊。垃圾费收缴率降低的背后,是各城区环卫站每年数以百万元计的亏损。
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以下简称环卫处)的卢副主任说,桂林市是全国第一个实行上门收垃圾有偿服务的城市,在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方面曾起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当时不少城市的环卫部门工作人员来我市“取经”。一晃23年,曾经走在前面的我们如今碰到了诸多困难,比如收费方式,当然还包括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复杂因素,这使环卫工作变得越来越艰难,“我们一直在做努力,不断尝试改革创新,但由于各种原因,进展迟缓。”
据了解,全国各大城市目前均已在逐步推进生活垃圾费收费方式的改革,实现垃圾费与水费捆绑。柳州、北海市已全面铺开,其中北海市环卫处将收费点直接设在自来水公司,市民只有交纳了垃圾处理费,方能交水费。我市平乐县将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与电费挂钩,居民按用电量缴纳相应的生活垃圾服务费。
那么桂林市环卫部门为何迟迟不能实施呢?卢副主任说,从2003年开始,广东肇庆率先实行垃圾 费与 水费捆绑,当时他们就到该市进行考察借鉴,带回了相关的系统软件,跃跃欲试。他们与自来水公司沟通,却始终未能达成协议,此事被一拖再拖。据称,环卫处几乎年年向政府上报费用捆绑的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未能实施。
“如果能在水电费里扣除垃圾费就好了,只要住户有人在家,那肯定会用电用水,从水费中扣除既省事也省时间。”东安花园小区的居民彭先生也力挺垃圾费水费同步收缴的方式,他说,这样一来,环卫部门收取垃圾费的收缴率大幅提升,如此水涨船高,相信政府也将投入更多的经费维护完善环卫设施及提高服务水平,居民的生活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上门”仍要继续 服务方式可以改良
从1988年延续至今的“上门收垃圾”服务究竟该向何处发展?卢副主任表示,市环卫部门坚持不懈地进行这项服务,其目的与当初创立的初衷是一样的,就是杜绝垃圾“落地”,消除垃圾死角,保证城市环境的清洁卫生。“这项服务今后还会持续地实行下去,只是方式方法需要不断改革创新,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
卢副主任解释,每月7元的垃圾处理费包含了四个环节:即上门收垃圾,用人力三轮车将垃圾送到中转站,再由中转站送到垃圾处理厂,最后处置。“实际上,‘上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居民自行将垃圾拿下楼,环卫工人统一收运,同样属于上门服务。”
对于物业公司与环卫站之间的合作方式,该负责人表示,此种方式方便垃圾收运,更能缓解长期以来的环卫部门的收费压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值得推行的。但是,垃圾处理费是一项行政专项收费,并且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物业公司的代收以及从中获取回报的一系列行为,需要在政策法规范围之内,不得逾越。他表示,目前这种模式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规范,但随着市内新建小区的不断涌现,物业化管理方式将成为以后小区管理的发展方向,垃圾收运的这种模式也会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而对于一些没有物业管理的老小区,环卫部门正联合业主委员会协调,筹集资金购买垃圾桶,保证小区垃圾有处安放,并敦促居民不要随意乱扔垃圾,尽量减少垃圾死角。
一名业内人士说,要让城市的环境卫生进入良性循环,环卫工人自身素质与市民的保洁意识都还需要同时提高。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