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jpg)
.jpg)
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大寨村曾经是龙胜最贫困的村寨之一,而如今随着龙胜龙脊梯田景区的开发,沉寂了几百年的山村瑶寨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村。下面我们就跟随本台走基层记者黄新强去了解这个山村瑶寨的发展变化。 沿着刚刚完成拓宽的蜿蜒山路,我们一路颠簸来到大寨村,村里寨花楼的主人潘荣恩,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龙脊金坑梯田被誉为世界旅游景观一绝,她以恢弘磅礴的气势,云雾缭绕的山颠,独具特色的瑶寨,多姿多彩的风情,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这里不仅是中外游客休闲观光的世界奇观,也是中外摄影家向往的摄影天堂。潘荣恩告诉我们,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金坑梯田开挖于元朝时期,虽然已经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但在过去,也仅仅是用于耕作种田的普通田地。只是在最近几年才为世人所了解, 并逐渐成为旅游热点。就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他们的村寨来的游客比往年更多,更加热闹火暴。 【同期声】龙胜各族自治县 大寨村 村民 潘荣恩:“在黄金周前三天,前两三天就是住满,一直1号到5号都是住满。” 回忆起往年贫困的日子,潘荣恩感慨万千,他领着我们来到村里的老房子前,他说,这些年日子好了,原来的房子又旧又破,也不适合用来接待游客,所以不少村民都新建了新样式的吊脚楼。 【同期声】龙胜各族自治县 大寨村 村民 潘荣恩(记者:“ 我们这个老房子和新房子有什么区别。”)“老房子一楼就是,关牛关猪,二楼人住的,三楼放粮食。”(“那我们的新房子呢?”)“新房子一楼是大厅,二楼就是房子住人的,三楼也是住人的,住客人的。” 前来大寨景区游览的游客,从2003年的2000人次增加到2010年10.5万人次,随着旅游的兴盛,大寨村的村民们增收致富的路子也不断拓宽,就连地里的蔬菜,也再不用靠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六个小时到镇上去卖换几个钱了。 【同期声】龙胜各族自治县 大寨村村委会 副主任 潘德英:“之前没有通路,种出来的菜又卖不出去,但是从03年以后,基本上村民种的菜也就是自给自足,卖在当地就是给客人,提供给客人吃。” 现如今,在大寨村,不愁销路的远不止这些蔬菜,这里的村民近半数人家开办了农家旅店。围绕乡村旅游,村民们为游客提供的不仅是无公害的农产品,还有精美的旅游纪念品,更还有旅游服务,甚至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当地红瑶群众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都有晒衣服、包粽子的传统习惯,搞起旅游后,百年来的这个传统,已经成为吸引游客参与的节庆活动,“晒衣节”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年,前来参加“晒衣节”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晒衣节”已经成为大寨村品牌节日。 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大寨村的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短短几年的时间全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高山的瑶寨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同期声】龙胜各族自治县 大寨村村委会 副主任 潘德英:“之前,很穷的,很破烂的,98年才有电,03年才修下面的路,就是到去年,2010年的时候,接近4000块钱人均的收入了。”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