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名老人走过民主路一家烟酒专卖店门前。如今的茅台酒让普通百姓敬而远之。
中秋国庆期间,市民想从市面上购买到一瓶“飞天”茅台酒,可不容易。
今年,茅台酒频繁涨价,无论是厂家的限价令还是发改委的约谈,都未能阻挡住“国酒”涨价的步伐。到国庆节前,53°的“飞天”茅台酒零售价格已涨至1400/瓶。
一年里连续几次涨价,茅台酒的昂贵标签,早把普通消费者拒之门外。但就是这样高价,依然有人追捧,使茅台酒在节日期间热销断货,出现了市场上一酒难求的现象。
像茅台酒等高档白酒这几年是逢节必涨,它为何涨得如此底气十足?这些很难进入大众消费市场的新“奢侈品”,最终都是谁的杯中酒?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入市场调查。
“刹不住”的茅台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茅台涨价了……”这是今年中秋国庆前夕,一些网友对茅台酒的调侃。
带动白酒行业涨价,茅台酒又一次处于风口浪尖。
以往中秋,在桂林做建材生意的曾家世,总是要备几瓶茅台酒,过节时好为自己的生意“打点”。
今年中秋节前,曾家世准备去买四瓶53°飞天茅台,却连跑了几家烟酒店都没舍得掏钱。
他抱怨道:“涨价太快了。”在一些店面,已经涨到了1500元左右一瓶,这让他很头疼——— 节前想请人吃两餐饭,仅喝酒就要喝掉四五千元,花费太大。
事实上,进入2010年下半年后,市场上的茅台酒就开始频繁涨价。
其中,53°飞天茅台在去年7月中旬为每瓶850元左右,此后一路上涨至1000多元。今年1月,厂家宣布茅台酒出厂价上调20%,更引发了新一轮白酒涨价潮。
当时,茅台酒厂同时推出“限价令”,规定53°飞天茅台在专卖店的售价不得超过每瓶959元,商场超市不超过1099元。
但滑稽的是,“限价令”没有奏效,涨价风潮也波及桂林。曾家世感叹,中秋节的茅台酒行情比限价高出近40%,“限价令”俨然是个摆设。
茅台“把持不住”,引起了更大的连锁反应。
中秋之前,五粮液、洋河等其他高端白酒也按捺不住,宣布调高出厂价格,纷纷涨价。在桂林的五粮液专卖店,52°的五粮液零售价也破了千元。
面对节日高档酒疯狂的涨价,9月14日,国家发改委约谈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及茅台等酒业巨头,要求维持白酒行业价格稳定。
9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信义路5号的国酒茅台专卖店,这里的飞天茅台标价1099元,营业员表示从过春节后就一直未涨价。对于厂家的限价,营业员解释,厂家并没有过明确的说法。
据透露,最初的时候指导价由959元调至1099元,后来又调至1199元,不过这些都是对经销商的内部指导价。
但出了专卖店,茅台的身价就不一样了。
记者走访市内一些超市、烟酒店,53°飞天茅台售价在微笑堂标价1598元,大众超市1380元。而一些烟酒店已经超过了1400元,最低的也要1380元,而且全部缺货。
一家超市的老板坦言,中秋之前刚刚涨了两百元,如今茅台是新货一到,还没上专卖店就被抢购一空。
茅台价格的连番冲高,让很多人纳闷:一年前几百块钱可以买到的茅台,怎么一下涨了这么多?
根据茅台官网的数据显示,1987年,53°茅台酒的零售价是8元钱每瓶。1988年价格改革后,物价部门将53°茅台价格定为140元每瓶,2010年12月均价已达到了1300元。
茅台酒的涨速,已经远超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蓄意而为的“茅台荒”?
高价格并不是想喝茅台的人最大的阻碍,一酒难求才是购买者真正的烦恼。
9月30日,在国酒茅台专卖店,营业员指着橱窗里的53°飞天茅台告诉记者,每瓶售价1099元,每人限购两瓶,而且现在缺货,必须预订。记者瞄了瞄预订名单,登记人数密密麻麻已排了好几页。
营业员说:“前段时间太缺货,每天只能卖2到3瓶,还要看是不是熟客,熟客要先照顾。”
该店的业务代表陈秋霞表示,并非是经销商囤货抬高售价,“是实在没货,加价也买不到。我们这两个月已经向厂家要了几次,但都没有货。”
当天,记者又来到象鼻山旁的“烟酒海洋”茅台专卖店。
同一种茅台,既没看到标价,也没有样品。营业员说:“哪有货哦,根本没有上架,节前的早都卖完了,什么时候到货晓不得。”要买,也需要预订,而且是“无期”等待。
对于节后的茅台价格,该店团购经理周维维给了一个预期,“不好说,但很有可能涨价。”
一位想来买茅台的秦先生说,超市、烟酒店里的茅台价格不受“控制”,价格过高,专卖店里的“平价”茅台又一瓶难求。
在秦先生眼中,茅台酒似乎进入了这样的“销售循环怪圈”。中秋节、国庆节、春节时送礼消费需求大增,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但恰恰在这时,新一轮的涨价、断货又开始了,如此循环往复。
剖析背后的原因,很耐人寻味。
市内一位长期经营白酒的经销商透露,茅台有独特的销售方式,主要由几大块组成:特供,协议单位,经销商,专卖店。他表示,出厂茅台大部分供给部队、政府和国宴专用,通过经销商和专卖店流入市场本就不多。
此外,茅台酒厂还被指故意“控货”提价,制造供不应求的局面。
此前,有媒体披露“茅台为保证价格逐年上涨,刻意制造供不应求”。现在茅台涨价的路子就是缺货,先让经销商涨价,消费者接受后再提高出厂价,造成涨价又缺货的局面——— 这就是白酒行业的所谓“饥饿营销”。
对此,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曾对媒体表示,此轮涨价真正原因“应该去问经销商”。言下之意则是经销商囤货,炒高了茅台酒的价格。
“厂家要求实施‘限价令’,但只针对专卖店。经销商更愿意囤一些货,走别的渠道给我们,因为更有赚头。”一位烟酒店老板表示。
但无论是谁推高了茅台价格,茅台酒即便价格飞涨,也没能浇灭那些有购买力的消费者抢购的热情,年年涨价仍是供不应求。
以至于国庆期间,一些茅台酒专卖店纷纷实施限购,消费者只能凭身份证限购。
喝茅台是“身份”
普通消费者闹不明白,茅台的高价已经把大众市场挡在门外,那么又是谁在为它的轮番涨价买单呢?
“买的不喝,喝的不买”,这是高端白酒市场的一句俗语。
以茅台为例,每年只有少量的茅台酒进入了大众消费市场,主要用于招待、送礼等人情消费,那么其价格就不由简单的市场供求来决定了。
陈秋霞称,最近的价格“疯涨”很正常,因为一到旺季茅台就断货。几乎年年如此,茅台酒从来不愁销路。
据统计,茅台终端售价从300多元上涨到千元,只不过用了3年左右时间,涨幅一点不逊色于楼市,这让许多人视之为抵抗通胀的保值品——— “买房不如买茅台”。
曾家世告诉记者,以前他这样的人买茅台,多数都是到宴客或者送礼的时候才买。现在却是看见53°飞天茅台就抢购。甚至在饭局上,不少私营老板以能拿得出53°飞天茅台为荣——— 他们炫耀的不是价格高的好酒,而是炫耀能拿到货。
在这些生意人眼里,一旦受到市场认可并且相对高档的白酒,都是他打通关系获得工程的一块敲门砖。“虽然茅台在中间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关键的,但是请人家吃饭,一看是茅台,对方往往就能够对我另眼相看。”曾家世说。
经常接触茅台酒消费者的经销商也对此表示赞同。
他们认为,对于想办事的人来说,能拿出真的茅台酒是能显示出一定实力的,所以茅台酒的价值,有时候和市场价格没有关系,它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象征。
正是购买者对茅台的这种价值认同,令类似高档白酒坚决地“奢侈品化”。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在高端白酒竞争中,要打击对手拉开差距,要提升品牌,势必涨价。这不仅仅体现在茅台、五粮液近20年来竞相提价,对白酒市场领袖地位的争夺上,茅台还有更大的野心。
茅台酒总经理袁仁国曾说,茅台应该打造成为“奢侈品”。言下之意,未来茅台卖的不是酒,是身份。
团购不在乎涨价
为实施自己的品牌战略,茅台一下推倒了白酒行业的“多米诺”骨牌,一涨俱涨的情况非常普遍。
9月,随着五粮液、洋河等白酒企业涨价消息传出,记者了解到,市场上高档白酒涨价可谓你追我赶,五粮液原先800多元的市场价早已不见踪影,52°五粮液大多已经涨到了1109元。
而洋河系列白酒、水井坊、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各种知名白酒都跟进涨价,涨幅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
推高这些高端白酒涨价的背后,还有一个若隐若现的影子,那就是公款消费。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在线调查发现,总共5680位受访者中,大多数受访者(84.3%)认为,国内近期高端白酒涨价首要原因在于“公务部门消费量大,不在乎涨价”,92.9%的公众认为,高端白酒涨价与公款吃喝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10月3日,记者来到虞山食品批发城,走访一些白酒销售商。一些销售商表示,9月份,他们销售的洋河系列白酒、水井坊、泸州老窖等白酒至少比上月上升了两成,“有一些熟悉的单位,一来就要几箱。”
“烟酒海洋”的周维维说,这段时间到店的客户,都是团购的老客户,私人购买的很少。“对于知根知底的老客户,最多只能卖半箱(6瓶),实在是供不应求。”
在店里,记者遇到了一位来提货的该店会员。他手上拿着一张刚开好的发票,提着8瓶茅台正要出门。他自称是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酒早就预定了,帮单位要的,国庆拿来接待、送礼。”
营业员说,成为该店会员需单次消费5000元,所以大多会员都是单位。这其中,有政府部门、有企事业单位,也有房地产公司。
但对于这些会员名单,专卖店表示是保密的。
“这些客户结账爽快,而且购买量大,谁都愿意先做他们的生意。”专卖店一位营业员说,每到节假日,会员的需求就会猛增,即使涨价,这些单位客户也是茅台酒的坚定追随者。
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政务、公务和商务用酒的销量很大,的确是高档白酒“并不在乎价格”的重要原因,而这正是茅台等品牌在乎的含金量所在。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短短数月,茅台价格一再攀升就不仅仅是场“游戏”了。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