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字概括现代都市人的状态,那就是“忙”。人们为生活而忙,为工作而忙。忙甚至成了一种习惯,很多珍贵的东西,在忙碌中,逐渐远去而毫无察觉。突然有一天,意识到有些东西应该珍惜的时候,却往往无可追寻、无可挽回,剩下的,只有深深的遗憾。这诸多遗憾中,最令人追悔莫及的恐怕就是子欲孝而亲不在。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呼吸科主任孙志佳,就是一个忙碌的人。忙到做了23年的医生,却从来没有给父亲看过病,忙到父亲想盖个房子,却一直没有时间回去弄。直到有一天,他做完一台手术后,发现一个未接来电,原来是家人告知他,他父亲已经去世。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留给他深深的悲伤和深深的愧疚。事后,他辞去了科主任的职务,他说:“病人更重要?家人更重要?自己也重要”,要多留一点时间给家人和自己。 “当女儿温暖的手在我们粗糙的脚上抚摸时,我和老伴心里真是百感交集……”这是重庆沙坪坝区天星桥中学一位教师的母亲给学校有关领导来信中的话。今年放暑假前,天星桥中学给全校160余名教职员工布置了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回家向父母尽孝,并以照片为证。该校三代同堂的年轻干部李帙奇及其父母都是学校教师,暑假里,一家三口每天轮流给87岁及84岁的爷爷、奶奶梳头、洗脚。他告诉记者,两位老人的笑容一天比一天多,一大家子从来没有这么温馨过。 “梳头、洗脚只是一种形式,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关爱才是最重要的。”此次“暑假作业”的发起者———天星桥中学校长向跃进认为,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感念父母的恩德,如何回报社会、关心他人!而教师又担负着树人重任,对其个人的道德修养应要求更高。
予亲情 孝道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羊城晚报》的文章评论到:亲情,特别是对于父母的亲情,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却也最容易忽略的内容。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父母心存感恩。但又习惯了父母的照顾和宽容,把对父母的孝顺置于生活各种选择的最末选项。偶有自责,又侥幸地想来日方长。但不幸的结局往往是相同的:子欲孝而亲不在。事实上,人伦、亲情,包括孝道,是人们生命、生活意义之重要所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予亲情、孝道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以一些必要的仪式强化人们对于亲情、孝道的珍视,却是很有必要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传统。 今天 我们该如何尽孝? 重庆日报的文章评论到:“衣食无忧,内心孤独;儿女双全,无人交流。”这16字概括了当今老年人的尴尬处境。“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回到温暖的家中,看看爱你的父母。父母感受到关爱,对年轻人本身也是一种情感满足。”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如何,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和文明进步程度。此外,对父母尽孝也包括对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这一辈子女老去后,他们的孩子也会关心和尊重自己的父母,一代人的榜样,可以影响几代人。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