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大学教师安琰石一篇名为《用熊猫粪便培育茶叶》的文章称,用大熊猫粪便培育出的茶叶具有抗癌功效。此文在网上引起激烈反应,大熊猫粪便培育茶叶是否可行?熊猫茶是否真的具有抗癌功效等问题,成为网民讨论的焦点。 今年7月12日,安琰石在雅安参加中国熊猫网创办一周年座谈会上,听到来自卧龙的熊猫专家说,熊猫的吸收功能很不好,大概只吸收了所吃食物30%的营养。“这不就意味着还有70%的营养在熊猫的粪便里。”安琰石认为,绿茶有防癌的功效,而熊猫的主食是竹叶,竹叶里含有相同的抗癌成分,用熊猫粪便养茶,更会有防癌效果。8月8日,安琰石完成《用熊猫粪便滋养熊猫生态茶极品来传播生态汉字策划方案》,并提交四川省版权局申请著作权。用熊猫粪便滋养出来的茶应该是稀品,既然是稀品,安琰石为将来的这种茶叶定价为每斤219865元,极品每两2186元,相当于目前市面上最贵竹叶青的10倍。 记者就此事件采访了大熊猫专家、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张和民称,用大熊猫粪便作为种茶的肥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暂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能够证明,熊猫粪便培育出的茶叶具有抗癌等保健功效。他还说“熊猫粪便只是作为肥料帮助了茶叶的生长,具体能否将竹子中的抗癌功能进行‘传递’,还没有人能确定。”对于安琰石利用“国宝”大熊猫粪便培育茶叶,为其冠名“国茶”并给予高定价的做法,张和民表示,现在有很多打“熊猫牌”的广告宣传,都是利用大熊猫“国宝”名声谋取利益的做法,并不可取。 人民网:熊猫粪种熊猫茶,卖的不是茶,是拐对此,人民网的一片文章说到:纵观熊猫粪便养茶的报道,通篇只有两个字:忽悠。所谓的“专利”。原来只是四川大学老师安琰石的一篇文章,获得了四川省版权局颁发的“著作权”。懂点“著作权”知识的人都知道,只要你的文章不是抄袭的,就能获得著作权。再则,大学老师给普通人的印象,一般都是踏实严谨。但看看安琰石老师对熊猫茶的描述,全都是头脑里的主观想象,没有科学依据。赵本山的小品《卖拐》,让全国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啥叫“忽悠”。现在看来,赵大忽悠的徒弟不仅舞台上有,在大学校园里也有。
千龙网:“熊猫茶”有创意缺常识,千龙网的文章也提到,拿熊猫粪便做肥料,培育出所谓的天价防癌“熊猫茶”,可谓是个创意有余,但科学常识不足的策划案。这种方案如果是放在蒙昧时代,还能蒙住不少人,但是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再兜售所谓的“稀有”,那纯粹就是忽悠。熊猫因稀有而珍贵,主要是指其科研价值,如果说因为其吸收率低,就觉得粪便营养高,那何不直接用竹子呢?因此,综合来看,“熊猫茶”就是利用民众迷信稀有物品的心理,做得一个商业策划案。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