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理由
作为“桂粤湘黔”交界区域的重要中心城市,桂林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明显。“十一五”期间,桂林“一环三射”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三桥十路”的建设缓解了市区交通瓶颈压力,使城市内环道路实现连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经济跨越式增长,大家有目共睹。“十二五”时期,桂林将建设成为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实现“公(公路)铁(铁路)水(水运)空(航空)”一体化的现代立体交通大动脉新格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报告摘录
以建设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目标,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连市高速公路和国家公路运输网络建设,加强国道、省道干线公路提级改造及县际联网公路、县内乡际联网公路建设,加快完善“双环、三枢、五射、八通道”的大区域交通格局。提高漓江、桂江通航能力,构建民航、铁路、公路、内河航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打造市县1小时经济圈和区域城市2小时经济圈。
●代表热议
坚持交通优先发展
◆黄振德(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市委工作报告中对“十二五”时期的交通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目标,令人振奋,值得期待。
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实力。桂林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应围绕“1小时交通圈”要求,以路站运一体化为目标,坚持交通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战略,努力提高交通运输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大建设、大改革、大发展。
作为交通行业主管部门,我们“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要全力打造“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成安全、舒适、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为建设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促进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
◆阳明(兴安县委副书记、县长)
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实际上也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桂林是旅游城市,除了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才是吸引游客和企业前来观光、投资的保证。
根据市委工作报告,“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建设兴安至桂林、兴安至资源、兴安至龙胜以及灌阳经恭城至平乐、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等一批高速公路。这将使桂林实现高速公路连线成网,市县1小时经济圈的形成,将为健全城镇建设标准,提高城乡建设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以兴安为例,我们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与桂林的大交通建设同步进行,城镇化进程将不断推进。日后,大家不仅来兴安方便快捷,在兴安也能体验到舒适、人性的服务。
各县与桂林市区连接更紧密
◆赵奇玲(灵川县委副书记、县长)
桂林建设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给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了机遇。灵川县作为市区的北大门,近年来不少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火热建设。绕城高速公路、桂林至兴安高速公路、湘桂铁路、贵广高铁在境内交会,也形成了一个交通枢纽,拉动了八里街的经济,使人流、物流、商贸流快速增长。
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桂林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打造市县1小时经济圈,这将使各县与桂林市区的连接更为紧密。就灵川而言,我们今年将开展滨江北路灵川段、福利路灵川段的建设,力争明年年底前实现通车,届时灵川与桂林市区将实现完美的无缝接轨。
相关链接:双环、三枢、五射、八通道
“双环”指绕城高速公路和过境交通组成的物流运输环线。
“三枢”指航空、高铁和水运三类区域交通枢纽。
“五射”指桂林—三江、桂林—柳州、桂林—河池、桂林—梧州、桂林—衡阳五条高速公路。
“八通道”指世界旅游城范围内的八条城市结构性联系道路,包括机场路、临苏路—万福路、洛清江沿线联系五通—两江—苏桥的322国道和规划的苏五路(苏桥—两江—五通)、321国道临桂至五通段、规划的新苏路(临桂新区—四塘—苏桥)、规划的新雁路(临桂新区—会仙—雁山)、规划的新罗路(临桂新区—会仙—罗锦)。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