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无人的街道上,黄秀梅冒着风雨坚持清洁工作。见习记者卿乙然 摄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可以回家看女儿了,黄秀梅忘记了湿衣物带来的寒冷,露出喜悦笑容。
黄秀梅(右)与她的工友在清除小巷中的杂草。
他们橘色的身影,一年365日,每天都在街巷穿梭,风雨无阻,为了城市街道的整洁和美丽而忙碌。他们就是我们的“城市美容师”--- 环卫工人。近日,记者走近他们中的一员--- 从事街道环卫工作11年的普通环卫工人黄秀梅,记录下她工作中的点滴。
8月24日凌晨4点,信义市场。3个戴着斗笠的人推着一辆三轮车缓缓走来。黄秀梅,秀峰环卫站信义路班组组长,和两名同事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偶尔驶过的汽车大灯的照耀下,黄秀梅穿的橘色反光背心十分显眼。
“今天我上早班,凌晨4点到这里清扫街道,要到12点才下班。”黄秀梅边说边从三轮车里拿出了她干活的工具--- 一把长柄竹扫帚,两把棕榈毛小扫帚和一个铁锹。
此时正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带来了丝丝凉意。下雨天对环卫工人来说是糟糕的事,因为雨水裹挟着泥沙,树叶、废弃物遇水沾附在路面,清扫起来更难了。
“这种天气,风还不小,不戴斗笠不行,戴上也麻烦,因为一下就被风吹歪了,碍手碍脚的。”黄秀梅边说边摘下了头上的斗笠,冒着雨继续清扫。她拿着长长的竹扫帚,挥动扫帚的动作始终快而有力。当她扫完前方100多米的路面,返回来装运垃圾时,记者发现她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虽然不时有阵阵凉风吹过,黄秀梅的额头上仍满是汗珠。
“这种工作你看着简单啊,其实好累人的。”黄秀梅喘着粗气对记者说。记者试着扫了10余米的街道,已经觉得浑身发热,手臂竟也有些发酸。“我们早上清扫干净了,等天亮大家出来上班的时候,环境好一点,心情也会舒畅一点。”
早上8点,黄秀梅和同伴总算将负责的街道区域清扫干净。随后要做的,就是对街道进行保洁。南北方向从信义市场路口一直到少年宫旁的春天桥,东西方向从丽泽桥到西山公园立交桥都是黄秀梅小组的保洁区域。保洁的工作量一点不比清扫街道的小,每天都要拿着小扫帚沿着街道走上好几个来回,哪里有垃圾随时清除干净。“有时候光是保洁清理的垃圾就能装满一大车,这一段路在市场门口,所以垃圾特别多。”黄秀梅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地上是否有垃圾。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