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市面上的山西老陈醋95%都是勾兑醋,而且,大多添加位防腐剂,这一说法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在接受采访时爆出:市面上的山西老陈醋95%都是勾兑醋。王建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消费者来说,这似乎是个难以接受的现实。但现实就是这样,大家平常喝的醋基本都是勾兑的。王建忠表示,“勾兑醋还分两种,一种是冰醋酸勾兑的,一种是加苯甲酸钠防腐的添加剂,放添加剂的占了95%,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纯酿的6度老陈醋,没有多少。” 据了解,2010年以来,山西省质监局先后对6家不合格生产企业现场做出不予许可的决定。从2009年至今,先后查处违法食醋生产案件15起,查处和取缔食醋“黑窝点”12家。不过,获证企业生产的食用醋未发现突出的质量问题。中国每年消费约330万吨的食用醋,大约有3000多家生产企业,即便如恒顺醋业这样的上市公司 ,目前每年食用醋的产量也只有18万吨,其他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更小,多而散的局面导致监管较为困难。 2000年,我国出台配制食醋国家标准规定,配制食醋必须是指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食用冰醋酸、食品添加剂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醋。对此,北京金中泰食品科技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占永表示,“勾兑醋也并没有犯规,国家有勾兑醋的标准,允许勾兑。”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此标准规定强调,企业在生产配制醋时不得使用工业冰醋酸;另外,“配制食醋中酿造食醋的比例不得小于50%”。但神奇且匪夷所思的是,食品级的冰醋酸和工业级的冰醋酸中国现在还检测不了。
新华网的一篇文章说到,在这一瓶醋闹出的风波之中,我们也看出一些积极的信号,比如据说“国家正在对配制食醋和酿造食醋两个标准进行修订”,以后勾兑醋只能叫“配制食醋”而不能浑水摸鱼。希望新国标早日出炉;更希望其他食品行业的含混国标也早日明确,断了“勾兑食品”的香火。
中国青年网的文章也说到:一些企业勾兑的是醋,稀释的却是商业伦理、行业良知。在添加剂聚结着多重焦虑,触动着民生痛点的语境中,商家还不肯收敛,俨然要“将添加剂添加到底”。对百姓肌体的戕害,对行业标准的侵蚀,让人深恶痛绝。它已不只是阉割了民生期许,背弃了职业道德,还一脚踏入法律“禁区”。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