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既是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结合部”,也是工业与农业的交汇点,还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平台和切入点,在宏观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拉动全市经济前进的重要“马车”,有意识地将行政资源、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社会资源等向县区倾斜,扶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市领导高度关注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君多次深入各县,就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调研。刘君强调,要切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继续推进“四大建设”,狠抓工作落实,促进县域经济进一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经过努力,目前,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占到全市GDP总量的三分之二强。桂林已形成县县有特色、区区有新气象,县域经济在广西遥遥领先。
工业发展令人瞩目
上半年,我市各县坚持以“工业强市”战略为主导,狠抓工业投入、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培优扶强、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节能减排等工作,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1—6月,12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317.57亿元,同比增长45.32%。
以灵渠闻名于世的兴安县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工业似乎是个“短板”。近年来,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迅速崛起,兴安这片历史厚重的土地上正在吹响工业大发展的号角。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兴安县与光伏产业相关的企业已增至15家,其中桂林尚鼎新能源等6家企业已顺利投产。预计上半年,全县太阳能光伏产业可实现产值19.5亿元,成为兴安支柱产业。
“桂林山水甲天下,荔浦衣架俏天下”。作为“中国衣架之都”,目前,荔浦县拥有竹木、金属、浸塑、布艺等各类衣架制品及其配套产品生产企业126家,已形成了一个产值超20亿元的衣架产业。今年,该县对现有的126家衣架企业实行整合、转型升级。目前,由8家衣架龙头企业整合组成衣架集团公司,使衣架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由该县组织企业牵头制定的《木制衣架》国家轻工行业标准,已由国家工信部审核通过,并颁布实施。这不仅填补了国家衣架产品标准的空白,也标志着该县在全国衣架行业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我市新型工业重镇永福今年上半年也加快了工业发展的步伐。该县以苏桥经济开发区产业新城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开发区水、电、路和生活服务、治安防控、文化娱乐、公共交通等设施的配套建设有序推进。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和“钱粮并举、效益优先”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强化农业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中心,以深入实施湘江、资江、漓江、桂江“四大流域”和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提升规划为抓手,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强力推进特色效益农业、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水平。
工业搞得有声有色的灵川县,近年来在农业发展上也狠下工夫。上半年,该县通过抓好“696工程”建设(即甘棠江、漓江、桃花江、花江、马河、潮田河等六大流域产粮带,大圩万亩提子、万亩蔬菜、潭九公路沿线万亩柑橘、海洋万亩优质桃、潮田万亩优质梨、青狮潭万亩百香果和灵川镇万亩蔬菜等9个规模化示范基地及6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和“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以工业带动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今年上半年,全州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目前,该县的优质谷、食用菌、生猪等优势农产品加快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继续加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该县首创的“稻—灯—鱼—菇”循环农业模式得到自治区、桂林市两级肯定,自治区农业厅还计划在全区推广这一模式。
近年来,平乐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实现了稳步发展。今年,该县以四大农业绿色品牌为带动,建设了一批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还成功组织了漓江、桂江禁渔期制度实施,实现了该县对江河渔业资源实行休渔保护零的突破。
由于各县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化这个重点和农民增收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使农民收入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增长期。据统计,上半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04.18亿元,同比增长4.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777元,同比增长20.3%。我市也正在建设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市、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市和“吨粮万元工程”示范市,逐渐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旅游经济再上台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更大范围推介桂林旅游,同时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为我市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
阳朔县是我国旅游名县。今年,该县通过开展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工作,建立健全旅游业标准体系,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形成了覆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功能的地方标准和服务规范。此外,该县的乡村旅游也得到蓬勃发展。
近年来,资源县旅游业发展较为迅猛。上半年,该县以资江—八角寨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地保护项目、丹霞温泉续建工程、天门山景区、五排河景区等景区景点的建设、开发为重点,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旅游业实现新发展。目前,五排河景区正在报批举办“五排河·中国旅游城市全能定向越野赛暨中国东盟邀请赛”。
曾荣获“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县”的龙胜各族自治县以“龙脊梯田”、“龙胜温泉”闻名于世。今年,该县以大桂林旅游圈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把生态资源与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大力整治旅游环境,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标志,不仅在于经济的发展,更在于社会事业的进步。今年,我市各县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人们福祉不断提升。
恭城瑶族自治县可谓我国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面旗帜。该县历来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把民生工作做为工作重点。上半年,该县的新农合参合率达99.01%,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成绩显著,已有12.69万人参保,参保率达83.34%;发放3.09万人养老金528万元,发放率为96%,提前7个月完成上级下达新农保试点征缴和发放目标,工作进展在全区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中排名第一;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近年来,临桂县在“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战略的指引下,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同步推进,实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互动双赢。该县通过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扶贫开发,使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同时,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今年计划新建廉租房188套,已办理项目立项、初设、可研、用地预审、环评等前期手续;已落实经济适用房100套并完成主体工程。
今年,灌阳县在协调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5月底,该县10件为民办实事工程46个项目中,有8个项目已经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91亿元,占总投资的48%。同时,该县还统筹推进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