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日傍晚,一男子在宁远河中拉地笼
 网友曝漓江上最近常有人用地笼捕鱼
“站在宁远桥上能看到好多地笼,已经持续好长时间了。”19日下午,市民唐女士向晚报反映,地笼在宁远河又死灰复燃。不少见此情景的市民既痛心又着急,疾呼有关部门能够重视此事。
十几条地笼“潜伏”在宁远河
宁远河全长2000多米,河流经过宁远桥和雉山桥后在安新洲尾汇入漓江。其中,宁远桥段紧邻象鼻山景区,以其美丽的风光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19日下午6点左右,记者来到宁远桥头。清澈的河水正平静地流动着,长长的水草在水中摇曳。平静的河流中,十几条突出在水面的“长龙”,分外惹眼。它们是“潜伏”在清流之间的地笼,正在分分秒秒地“吞杀”着漓江的鱼儿。
记者数了数,仅站在桥面上,就可以看到12条地笼。这些地笼最短的长约六七米,最长的15米左右。沿着靠近雉山路小区的河堤往漓江桥方向走,记者又看见了4条地笼。河中央,两个男子正提着地笼干活。
市民:天天目睹漓江鱼被地笼“吞掉”
地笼,又称“绝户网”、“一扫光”,其对鱼类的杀伤力仅从其名就可知晓。只要进了地笼,小鱼小虾无一幸免,连泥鳅都跑不掉。
唐女士每天上班骑车都要经过宁远桥。当宁远河河水变浅的时候,她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河中的地笼。“有时候就看见一长排的地笼排在一起,紧紧密密的,真的是要把河里的鱼崽都斩尽杀绝了。”唐女士还注意到,地笼主人捕鱼后就把“战利品”摆在宁远桥头卖,“那些鱼虾,绝大多数非常小。”
跟唐女士有一样感受的,还有住在宁远河边的居民,“天天看到漓江鱼这样被‘吞掉’,好心痛。”
“我们天天都可以看到这些害鱼的地笼,怎么执法部门一直看不见呢?”住在雉山小区的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居民有些气愤和无奈地叹息。他说,每当看到一些人为了个人小利放地笼,他都很想去阻拦,可是根本无能为力,只能期待相关部门尽快来处理这些事情。
市渔政局:执法有阶段性且难度大
市民天天看着地笼“绝杀”漓江鱼,难道有关部门真的没有注意到宁远河中地笼的“嚣张”吗?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市渔政站采访了站长宛玉剑。
宛玉剑说,该部门对桃花江、宁远河、小东江等漓江流域存在的市民用地笼捕鱼的情况,“并不是不知道”,而是“都很清楚”。
既然渔政部门知情,为何不及时清理、整顿地笼呢?
“近年来,针对漓江地笼的整治行动从未中断过,却屡禁难止。”宛玉剑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该部门的执法存在难度。
宛玉剑说,地笼本身具有的高捕获率,导致使用者众多,地笼泛滥成灾。另外,该部门执法有间断性,导致执法效果不佳。
“我们不仅仅是管河里(捕鱼)的地笼。”宛玉剑说,该部门还要管在漓江水域电鱼的情况,以及监管市场里面非法买卖野生动物的事情。精力被占用和分散的情况下,该部门只能阶段性地集中处理某一方面的事情。宛站长说,他们也很心痛漓江鱼被地笼“绝杀”,但“(部门)人手少,事情多,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么,位于市中心的河流存在地笼捕鱼现象,是否会‘优先’清理整顿呢?”针对记者的提问,宛玉剑说,不论是哪个位置的河流,只要存在地笼捕鱼现象,他们都会积极整治。对于宁远河中的地笼捕鱼现象,宛玉剑说,该部门会尽快派人前往处理。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