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武,曾经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的名字!北京大运会两块金牌得主。然而,他再次闯入公众视野,却是因为其在北京王府井等地街头卖艺乞讨,多次被警察带走、城管驱赶。 7月15日,有网友微博爆料称,前国家队体操选手、北京大运会男子吊环金牌得主张尚武在王府井地铁口卖艺。据悉,张尚武来王府井卖艺是为了给脑血栓的爷爷治病,但是现在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他还透露,自己现在没有住处,居无定所。 命运仿佛给张尚武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如果不是跟腱断裂,如果不是无奈退役,这个冉冉升起的体操希望之星,这个被国家队着力培养的体操苗子,也许会书写华丽的人生,一如他队友邢傲伟、杨威。不过,张尚武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退役,天塌不下来,只是体操生涯告一段落。但退役后的张尚武却沉沦了,成为一个惯偷。十次盗窃,是张尚武的人生污点,更让他深陷囹圄。 10年之间,从世界冠军、梁上君子,到阶下之囚,再到如今靠“倒立”“托马斯”等体操技术卖艺,张尚武的道路,令人唏嘘不已。 从前排球名将摆摊卖报、前举重冠军邹春兰当搓澡工到前马拉松冠军艾冬梅卖金牌度日再到现在的前体操冠军卖艺,中国的退役运动员已有太多的“伤不起”。这接二连三的“伤不起”到底是谁造成的呢?
体操冠军的落寞与迷茫 京华时报的文章评论到:我们在对张尚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余,更应该看到,张尚武其实是一个“弃儿”。他被河北省体操队“抛弃”——张尚武由于已经受伤,提出想退役和上学,毕业后可以当老师,但是省队不允许;他被社会保障部门抛弃——他的“爷爷奶奶都得了脑血栓动不了了”,却没有有效救治,于是这个孝顺的孩子,“没有办法才去偷东西”。没有办法也不能偷东西,但面对这样的哀伤叙事,相关部门为何不及时伸出援手,释放体制温情? 冠军乞讨击中竞技体育软肋 西安晚报的文章评论到: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体育等同于金牌,“唯金牌论”一度是竞技运动员培养的主导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文化课程只是点缀,体育项目才是最为重要的。为了获得好成绩,很多人为此而放弃学习知识技能的机会和适应社会的时间以及青春年华。然而,冠军毕竟只是极少数,在梦想破灭之后,注定要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很多运动员除了项目外一无所长。虽然,我们无法知道哪种因素是压垮张尚武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当前这种畸形竞技体制,理应为此而羞愧。在某种意义上,张尚武的沉沦,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其实也是体育圈的悲剧。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