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位于资源县的广西首个风电项目—— 金紫山风电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进入装机阶段。通讯员邓华 摄
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具有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等特质,被视为中国未来的支柱产业。近两年来,桂林在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政府引导扶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地”。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桂林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强引擎。
从无到有新兴产业悄然展翅
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通知,明确加快培育和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力争达到8%左右。
当各地开始厉兵秣马瞄准新兴产业蛋糕时,桂林的新兴产业已从无到有,成为经济发展中备受瞩目的重头戏。
“桂林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工业,也不能因为保护青山绿水而无所作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君这样告诫桂林工业口的负责人。桂林工业的“破题”,就选择了从调结构入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2010年,一批“零排放、无噪音”的电动公交车相继在桂林、南宁投入运营,这标志着桂林新能源汽车产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桂林制造”的电动公交车还行驶在上海世博园,在世博会上展现了山水桂林、绿色桂林的自豪。
向“太阳”借能源,向“山风”借力量。桂林大力培育太阳能、风能等新兴绿色能源产业,强力打造“转型引擎”,努力构建核心竞争优势。自2009年以来,桂林多个县区因地制宜,先后引进了太阳能、风能等新兴绿色能源产业项目。
2009年10月,桂北山区资源县海拔1725米的山峰上,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金紫山风电场,该项目预计今年8月底投产,届时,资源将有望站上广西风电的制高点。资源的风电示范效应还引发了连锁反应,2010年,中国电力、亚洲风力等知名企业先后抢占兴安县、全州县等桂北“山头”。
在“中国十大名镇”兴安,太阳能光伏产业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占地1.4平方公里、总投资150亿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园里,桂林尚科光伏等11家生产企业或竣工投产,或开工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初步形成。
而桂林国家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筑起了桂林可持续发展的厚实基础,也绘就了今日桂林“绿色GDP”美景。目前,创意产业产值已占高新区GDP的10%。此外,一批涉及LED、光电子元器件、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及环保等新兴产业也落户桂林国家高新区英才科技园和信息产业园。
桂林人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的雄心,正悄然变成现实。
做大做强 新兴产业奋力高飞
进入“十二五”,桂林如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在年初召开的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君指出,工业正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将坚持生态优先,着眼新型工业的趋势和要求,以工业大发展实现桂林跨越发展局面。桂林将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重点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使新兴产业成为桂林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目前,作为广西新能源汽车推广的3个试点城市之一,桂林按照国际旅游名城的城市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正全面推进电动汽车在桂林市的产业化发展,使桂林成为发展绿色能源、实施节能减排的示范性城市之一。
在新能源方面,桂林正致力于打造千亿元光伏产业园,打造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将把光伏产业作为桂林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构建以兴安光伏产业园为核心,以高新区、临桂、灵川、全州、平乐等县(区)特色光伏园为支撑的桂林太阳能光伏产业带,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具有桂林特色的产业链,力争达到千亿元规模,成为桂林市经济支柱产业。
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将着力打造桂林国家高新区千亿元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培养一批本土知名品牌、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功能区划合理、主导产业突出的千亿元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目标。
“大鹏一日因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桂林新兴产业一定会展翅高飞、腾空万里……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