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提到黄竹岗村,没几个人不竖起大拇指的,因为新时期的黄竹岗人自力更生,从过去的贫困“尾巴兵”到成为如今的致富“领头雁”,从小康“文明村”到移民“导师村”。能发生今天的巨大变化,正是因为该村有了一个优秀的党支部。 黄竹岗村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海拔600多米的崇山峻岭中,全村45户203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因为修建兰洞水库,他们由原来的桥头村整村搬迁到黄竹岗。 【同期声】恭城瑶族自治县黄竹岗 村民 李富强:“我们刚搬上来的时候,生活是好困难的,天天都想到政府去要点钱,争取点资金,争取点粮食,后来我们在党组织的带领下,采取了要靠自力更生的道路,一心一意搞好生产,要搞好自身发展,将来才能把生活水平提高上去。” 穷则思变,黄竹岗人开始靠山“吃”山,造林种果,改变单一的种粮模式。在党员骨干的带领下,村民在山坡上、田地里挖坑种果造林,请来农技人员指导大家种植月柿。党员骨干主动与贫困户结对子,出钱为他们垫付购买农资的费用,手把手的指导他们管护果树。2010年,全村月柿种植面积突破了2000亩,人均纯收入在全县率先突破1万元。 【同期声】恭城瑶族自治县黄竹岗党支部 书记 李强碧:“我们黄竹岗从搬迁到现在40多年,都是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积极与贫穷作斗争,特别是到了2000年以后,我们党组织带领群众转变观念,走农户集体共同富裕的道路。” 脱贫致富的黄竹岗村通过“水果立村、月柿为主,集体发展、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成立了水果专业合作社,推行标准化生产,创办出口水果生产基地,并在全县率先通过了绿色食品(水果)验收。2010年,村党支部争取到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在黄竹岗建立了一个2000亩的有机食品(月柿)生产基地,实现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了集体经济收入的支持,村党支部多方筹集资金,由党员带头,组织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先后完成了村内主干道硬化、路灯安装、人饮、绿化、防洪堤等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崭新的水库移民新村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同期声】恭城瑶族自治县黄竹岗党支部书记 李强碧:“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地发挥我们党组织的先锋堡垒作用,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各种养殖、种植业生产,利用我们的有限资源,发展无限的产业。”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